一种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06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触控层;与所述触控层直接电连接的辅助导电层,用于传输所述触控层的信号;所述辅助导电层覆盖部分所述触控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触控层上设置辅助导电层,增加了触控层的导电性,满足窄边框工艺的开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装置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触摸功能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触控面板、控制器和显示面板。触控面板包含有两块基板以及两块基板之间作为触控电极的TX驱动电极和RX感应电极,TX驱动电极和RX感应电极均与触控集成电路(touchintegratedcircuit,TouchIC)电连接。在用户触摸该触控面板时,TX驱动电极和RX感应电极之间会产生互电容,触控集成电路能够根据该互电容来判断用户的触摸位置。目前触控电极一般采用ITO(氧化铟锡)透明导电材料制成。出于降低成本或者克服ITO材料本身的缺陷等目的,ITO薄膜也逐渐被其他材料制得的薄膜取代。纳米银导电薄膜具备优异的导电性,简易的制备工艺,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透光率,因此成为制备触控电极的理想材料。图1为现有纳米银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为增加纳米银线层102与基板之间的黏附作用,在纳米银线层上设置有增粘层103,但增粘层103增加纳米银线层102与基板101的黏附力的同时也降低了纳米银线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触控层;与所述触控层直接电连接的辅助导电层,用于传输所述触控层的信号;所述辅助导电层覆盖部分所述触控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位于所述基板上的触控层;与所述触控层直接电连接的辅助导电层,用于传输所述触控层的信号;所述辅助导电层覆盖部分所述触控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电层直接接触设置在所述触控层上,所述辅助导电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触控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面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电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面积是所述触控层在所述基底上的投影面积的2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层上且与所述触控层对应设置的增粘层,所述辅助导电层嵌入所述增粘层且与所述触控层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电层的厚度与所述增粘层的厚度相同。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导电层为金属辅助导电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