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卫星授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导航
,特别涉及一种卫星授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军事、航天、深空探测、通信、交通、电力、金融、国防等各行各业,对时间和频率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高精度时间基准已经成为通信、电力、广播电视、安防监控、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基础保障平台之一。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NSS)卫星授时是目前远距离、大范围内高精度时间同步最有效的方式。通常卫星授时装置采用单系统单频配置,如采用GPS的L1频点(1575.42MHZ)进行授时,这种卫星授时装置的授时精度不高,不能满足5G通信对授时精度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电离层延时误差通过克罗布歇(Klobuchar)模型来计算,电离层的模型值与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导致接收机钟差的计算存在误差,进而导致秒脉冲(PulsePerSecond,PPS)的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卫星授时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升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卫星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观测信息,利用获取的卫星观测信息计算影响伪距观测量的各误差项,并利用伪距观测量和预设的接收机坐标计算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利用预先建立的观测方程以及计算出的各误差项、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联合计算接收机钟差和电离层误差系数;根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钟差对接收机本地时钟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卫星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两颗或两颗以上的卫星观测信息,利用获取的卫星观测信息计算影响伪距观测量的各误差项,并利用伪距观测量和预设的接收机坐标计算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利用预先建立的观测方程以及计算出的各误差项、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联合计算接收机钟差和电离层误差系数;根据计算出的接收机钟差对接收机本地时钟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之前还包括:建立所述观测方程;所述观测方程包括:其中,变量z=P-ρ+c·dts-T,P为伪距观测量,单位为米;ρ为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c为光速;dts为卫星钟差,T为对流层延迟;变量Δt=c·dtr,dtr为接收机钟差;变量Iklobuchar为根据克罗布歇模型计算出的电离层延迟模型值,变量k为电离层误差系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预先建立的观测方程以及计算出的各误差项、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联合计算接收机钟差和电离层误差系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载波相位观测量平滑伪距观测量,以减少伪距观测量中的观测噪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星授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合计算接收机钟差和电离层误差系数的方法为最小二乘法或者卡尔曼滤波法。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孔哲,王献中,李丽媛,
申请(专利权)人:和芯星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芯星通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