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90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前组镜片、孔径光阑及后组镜片,所述前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密接成的第一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密接成的第二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七透镜;第三双胶合透镜;第四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二透镜及第五双胶合透镜,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为具有大光圈的且日夜共焦的变焦镜头,其在确保足够通光量的同时能实现全天候的监控并且具有较大的变倍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属于光电成像

技术介绍
现如今,安全监控系统应用在生活中的各个场所,且对监控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需要满足全天候的监控、需要有更高的分辨率更高清的图像、需要监控更广的范围。为此现有的监控镜头很少能够满足全部的这些要求,要么需要人工调焦进行日夜变换监控、要么镜头通光量太小,以至于在夜间成像效果不理想或者是定焦镜头,观测的清晰范围有限。针对这些问题,研制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的变焦镜头不具备大光圈的且日夜共焦,且无法保证具有足够通光量实现全天候的监控。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前组镜片、孔径光阑及后组镜片,所述前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密接成的第一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密接成的第二双胶合透镜;所述后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七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八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九透镜密接成的第三双胶合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一透镜密接成的第四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二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三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四透镜密接成的第五双胶合透镜。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胶合组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40mm之间;第四透镜与第二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84mm;第二胶合组与第七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45mm;第七透镜与第三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4mm;第三胶合组与第四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23mm;第四胶合组与第十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第十二透镜与第五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第五胶合组到像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16mm。进一步的,所述前组镜片焦距fL1与后组镜片焦距fL2比值满足以下条件:-1.8<fL1/fL2<-1.6;镜头在摄远位置时的焦距ft与镜头在广角位置的焦距fw的比值满足:4.5<ft/fw<5.5;进一步的,所述后组镜片中第十二透镜的焦距fa与第十三透镜及第十四透镜密接成的第五双胶合透镜的焦距fb满足以下条件:1.0<fa/fb<1.5。进一步的,所述后组镜片中第十二透镜的焦距fa与第十透镜及第十一透镜密接成的第四双胶合透镜的焦距fc满足以下条件:0.1<fa/fc<0.2。进一步的,所述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折射率N满足条件:1.4<N<1.6。进一步的,所述第十二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折射率N满足条件:1.4<N<1.6。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透镜焦距fd与第七透镜焦距fe之比满足以下条件:-0.8<fd/fe<-0.5。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透镜焦距fd>-25mm,第七透镜焦距fe>3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为具有大光圈的且日夜共焦的变焦镜头,其在确保足够通光量的同时能实现全天候的监控并且具有较大的变倍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实例中,图一所示,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具体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前组镜片、孔径光阑及后组镜片,其中前组镜片包括A组镜片组及B组镜片组:A组镜片组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密接成的第一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B组镜片组包括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密接成的第二双胶合透镜;另外,所述后组有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C组镜片组及D组镜片组C组镜片组包括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七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八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九透镜密接成的第三双胶合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一透镜密接成的第四双胶合透镜;D组镜片组包括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二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三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四透镜密接成的第五双胶合透镜。其中A、C组分别为固定组,B、D组为变倍组和移动补偿组,以达到变焦的效果。在变焦过程中所述本实施例:第一胶合组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第四透镜与第二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84mm;第二胶合组与第七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84mm;第七透镜与第三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4mm;第三胶合组与第四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23mm;第四胶合组与第十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36mm;第十二透镜与第五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第五胶合组到像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1.54mm。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组镜片焦距fL1与后组镜片焦距fL2比值满足以下条件:-1.8<fL1/fL2<-1.6;镜头在摄远位置时的焦距ft与镜头在广角位置的焦距fw的比值满足:4.5<ft/fw<5.5;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组镜片中第十二透镜的焦距fa与第十三透镜及第十四透镜密接成的第五双胶合透镜的焦距fb满足以下条件:1.0<fa/fb<1.5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组镜片第十二透镜的焦距fa与第十透镜及第十一透镜密接成的第四双胶合透镜的焦距fc满足以下条件:0.1<fa/fc<0.2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折射率N满足条件:1.4<N<1.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十二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其折射率N满足条件:1.4<N<1.6;本实施例中,所述镜组中第四透镜焦距fd与第七透镜焦距fe之比满足以下条件:-0.8<fd/fe<-0.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透镜焦距fd>-25mm,第七透镜焦距fe>30mm。由于上述镜头组构成的光学系统达到了如下的光学指标。1.焦距:f=8-40mm;2.F数:F1.5-1.6;3.像面尺寸:1/2英寸适用光波段:400nm-700nm、850nm。上述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专利技术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如果本文中使用了“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的话,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第一”、“第二”的使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上对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前组镜片、孔径光阑及后组镜片,所述前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密接成的第一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密接成的第二双胶合透镜;所述后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七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八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九透镜密接成的第三双胶合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一透镜密接成的第四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二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三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四透镜密接成的第五双胶合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前组镜片、孔径光阑及后组镜片,所述前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一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二透镜密接成的第一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四透镜;由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六透镜密接成的第二双胶合透镜;所述后组镜片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曲折力的第七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八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九透镜密接成的第三双胶合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一透镜密接成的第四双胶合透镜;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二透镜;由具有正曲折力的第十三透镜和具有负曲折力的第十四透镜密接成的第五双胶合透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第一胶合组与第三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40mm之间;第四透镜与第二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84mm;第二胶合组与第七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4~45mm;第七透镜与第三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4mm;第三胶合组与第四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23mm;第四胶合组与第十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5mm;第十二透镜与第五胶合组之间的空气间隔为0.1mm;第五胶合组到像面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16mm。3.根据权利1所述的一种大通光日夜共焦的变焦监控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组镜片焦距fL1与后组镜片焦距fL2比值满足以下条件:-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峰叶文炜何丽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