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长程介质加载的混合等离子波导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
,具体是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长程介质加载的混合等离子波导。
技术介绍
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Surfaceplasmonpolaritons,简称SPPs),是沿着金属-介质界面传播的渐逝的电磁波,可以支持金属和介质界面传输的表面等离子波,从而传输光能量,且不受衍射极限的作用。正因为其独特的性质和在各种领域的应用前景而成为众多研究的对象。《纳米·快报》在2009年刊载了“Gain-AssistedPropagationinaPlasmonicWaveguideatTelecomWavelength”一文提出的掺杂纳米晶体的聚合物带加载等离子体波导,在电信波长上增加了27%的传播长度,随后,《光学快报》刊载了“Long-rangedielectric-loadedsurfaceplasmon-polaritonwaveguides”一文,丹麦奥尔堡大学的TobiasHolmgaard团队报道了长程介质加载SPP波导(LR-DLSPPW),传播长度达到了毫米数量级,但这种结构的损耗较大。《纳米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长程介质加载的混合等离子波导,包括自下而上顺序叠接的低折射率基底层、低折射率缓冲层、硫化物层和脊层,其中,所述低折射率缓冲层和低折射率基底层的接触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硫化物层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接触端面的面积小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上表面面积且其接触端面的边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上表面的对应边之间有间距;所述脊层与硫化物层的接触端面的面积小于硫化物层的上表面面积且其接触端面的边与硫化物层的上表面的对应边之间有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硫化钼的长程介质加载的混合等离子波导,包括自下而上顺序叠接的低折射率基底层、低折射率缓冲层、硫化物层和脊层,其中,所述低折射率缓冲层和低折射率基底层的接触端面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硫化物层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接触端面的面积小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上表面面积且其接触端面的边与低折射率缓冲层的上表面的对应边之间有间距;所述脊层与硫化物层的接触端面的面积小于硫化物层的上表面面积且其接触端面的边与硫化物层的上表面的对应边之间有间距。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君,王各,娄健,徐政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