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81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及方法,测试装置包括连接在互感器一次侧的主设备和连接在互感器二次侧的测试设备,主设备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调节模块和电源转换电路,测试设备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测试设备和主设备分别连接到互感器二次侧和互感器一次侧;在测试设备端通过开关控制,选择测试信息,并将所述测试信息无线传输给主设备;主设备根据所述测试信息选择输出至互感器一次侧的电信号;测量互感器二次侧的感应电流,判断互感器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测试互感器时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互感器极性测试
,具体地说是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变电站建设中,互感器极性测试工作是继电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传统变电站的互感器极性测试工作应用最多的是直流电源法,传统互感器极性测试工作需要3-4人操作,在测量CT(currenttransforme,电流互感器)时,当电流互感器变化较大时,二次侧的感应电流很小,几乎无法使指针表偏转,若再使用万用表的毫安档就无法准确的判断电流互感器极性是否正确,而且频繁的使用干电池不仅造成浪费而且不利于环保。在测量PT(Potentialtransforme,电压互感器)或CVT(CapacitorVoltageTransformer,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时,由于加在一次侧电压需要很大,传统方法都需要人工去加一个较高的电压,或是测量一个较高电压,导致工作过程中具有一定危险性。测量互感器的传统工器具零散,易损,安全性差,没有专业工具,严重制约了现场工作效率;并且在传统试验过程中需要两组人员,加量侧与测试侧相距远,试验与测试不同步,易出错,且耗费人力和时间;传统工作准备时间长,人员配合效率慢,必须通过多次测量提高判断准确性,大大增加工作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客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及方法来测试互感器的极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包括连接在互感器一次侧的主设备和连接在互感器二次侧的测试设备;所述主设备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调节模块和电源转换电路,所述测试设备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依次连接信号输出模块和互感器一次侧,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连接信号调节模块,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测量模块连接互感器二次侧。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段旋钮SA,所述三段旋钮SA的输入端连接二段开关S2的第一输出端,三段旋钮SA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均通过分压电阻接地,所述二段开关S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分压电阻接地,二段开关S2的输入端连接按钮S1的一接线端,按钮S1的另一接线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LE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无线发射模块,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源开关S0连接电源。可选地,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编码芯片,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编码芯片的Vcc管脚,编码芯片的Dout管脚连接发射天线,编码芯片的D0管脚、D1管脚、D2管脚和D3管脚分别连接三段旋钮SA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二段开关S2的第二输出端。可选地,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微安表、正表笔和负表笔,所述按钮S1安置在正表笔上,正表笔的第一接口为音频接口,连接互感器二次侧的一端,第二接口连接微安表的一输入端,负表笔的第一接口连接互感器二次侧的另一端,第二接口连接微安表的另一输入端。可选地,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电流输出电路和电压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调节模块包括电流调节电路和电压调节电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解码芯片,解码芯片的D0管脚、D1管脚和D2管脚连接电流输出电路,解码芯片的D3管脚连接电压输出电路,解码芯片的VCC管脚连接5V电源,解码芯片的VSS管脚接地,解码芯片的OSV1管脚通过电阻R16与OSV2管脚相连,解码芯片的VT管脚通过电阻R15与接收芯片的GND管脚相连,解码芯片的DIN管脚连接接收芯片的DATA管脚和DATA1管脚,接收芯片的VCC管脚连接5V电源,接收芯片的TX管脚连接接收天线。可选地,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D3管脚,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磁式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电磁式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继电器2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均连接电源VCC,电磁式继电器K1触点的一端连接V3端口,另一端分别连接VN端口或V2端口,继电器2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源VCC,另一端通过V0端口连接延时动作电路。可选地,所述延时动作电路包括继电器K6,所述继电器K6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V0端口、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阻R3的一端,继电器K6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6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6的正极,三极管Q6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6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11的一端和稳压管DO1的正极,稳压管DO1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和电容C1的一端,电容C1的另一端和电阻R11的另一端均接地,继电器K6触点的一端连接V0端口,继电器K6触点的另一端通过V1端口连接电压调节电路。可选地,所述电流输出电路包括A相电流输出电路、B相电流输出电路和C相电流输出电路,所述A相电流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5,所述电阻R5的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D0管脚,电阻R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6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3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正极,继电器K3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3的负极均连接电源VCC,继电器K3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电路,另一端连接IA端口;所述B相电流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7,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D1管脚,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8的一端和三极管Q4的基极,电阻R8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4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4的正极,继电器K4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4的负极均连接电源VCC,继电器K4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电路,另一端连接IB端口;所述C相电流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D2管脚,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5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5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继电器K5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继电器K5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5的负极均连接电源VCC,继电器K5触点的一端连接电流调节电路,另一端连接IC端口。可选地,所述测试仪还包括腕带、基座、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在腕带上,基座上设置卡槽,第一旋转部上设置与卡槽配合连接的卡扣,所述第一旋转部通过卡扣在卡槽内竖直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部与测试设备固定连接,第二旋转部与第一旋转部通过螺杆转动连接。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根据测试装置还提供了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方法,所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测试设备和主设备分别连接到互感器二次侧和互感器一次侧;S2,在测试设备端通过开关控制,选择测试信息,并将所述测试信息无线传输给主设备;S3,主设备根据所述测试信息选择输出至互感器一次侧的电信号;S4,测量互感器二次侧的感应电流,判断互感器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专利技术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在互感器一次侧的主设备和连接在互感器二次侧的测试设备;所述主设备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调节模块和电源转换电路,所述测试设备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依次连接信号输出模块和互感器一次侧,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连接信号调节模块,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测量模块连接互感器二次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连接在互感器一次侧的主设备和连接在互感器二次侧的测试设备;所述主设备包括无线接收模块、信号输出模块、信号调节模块和电源转换电路,所述测试设备包括无线发射模块、控制模块和测量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依次连接信号输出模块和互感器一次侧,所述信号输出模块还连接信号调节模块,所述电源转换电路连接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测量模块连接互感器二次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三段旋钮SA,所述三段旋钮SA的输入端连接二段开关S2的第一输出端,三段旋钮SA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均通过分压电阻接地,所述二段开关S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分压电阻接地,二段开关S2的输入端连接按钮S1的一接线端,按钮S1的另一接线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Q1的基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二极管LED1的负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无线发射模块,二极管LED1的正极通过电源开关S0连接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无线发射模块包括编码芯片,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编码芯片的Vcc管脚,编码芯片的Dout管脚连接发射天线,编码芯片的D0管脚、D1管脚、D2管脚和D3管脚分别连接三段旋钮SA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出端和二段开关S2的第二输出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测量模块包括微安表、正表笔和负表笔,所述按钮S1安置在正表笔上,正表笔的第一接口为音频接口,连接互感器二次侧的一端,第二接口连接微安表的一输入端,负表笔的第一接口连接互感器二次侧的另一端,第二接口连接微安表的另一输入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电流输出电路和电压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调节模块包括电流调节电路和电压调节电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包括解码芯片,解码芯片的D0管脚、D1管脚和D2管脚连接电流输出电路,解码芯片的D3管脚连接电压输出电路,解码芯片的VCC管脚连接5V电源,解码芯片的VSS管脚接地,解码芯片的OSV1管脚通过电阻R16与OSV2管脚相连,解码芯片的VT管脚通过电阻R15与接收芯片的GND管脚相连,解码芯片的DIN管脚连接接收芯片的DATA管脚和DATA1管脚,接收芯片的VCC管脚连接5V电源,接收芯片的TX管脚连接接收天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互感器无线极性测试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1的一端连接解码芯片的D3管脚,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电阻R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分别连接电磁式继电器K1线圈的一端、继电器K2线圈的一端和二极管D1的正极,电磁式继电器K1线圈的另一端、继电器2线圈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孟达魏军王圆刘林田周钦龙项茂阳刘家泰刁培松刁颖馨张心静薛淑姣罗文肖航宫冲冲赵双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