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森林保护
,更具体地说是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林业害虫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BrachymerianosatoiHabu)防治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ker)的方法。
技术介绍
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ker),又叫椰子木蛾,属鳞翅目织蛾科,原产印度和斯里兰卡,现已扩散到中国、缅甸、泰国、孟加拉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椰子织蛾是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上的主要害虫,危害方式主要为幼虫啃食寄主叶片背部叶肉组织,叶取食后在叶片吐丝构筑虫道,影响寄主生长,严重时可导致寄主死亡。根据前期调查结果,椰子织蛾已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定殖,并在多地暴发成灾,已对中国椰子、槟榔等棕榈科植物造成严重危害,属于高风险性有害生物。目前椰子织蛾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喷雾。化学喷雾虽然见效快,但因树木高大、害虫躲避等导致防治效果差,防治后会出现害虫的再猖獗。长期施药也会造成害虫的抗药性。药剂的残留造成环境污染,杀死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天敌的保护利用是可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刚钻大腿小蜂的扩繁:以椰子织蛾的蛹为寄主扩繁金刚钻大腿小蜂,取刚羽化1~3天的金刚钻大腿小蜂种蜂,先让雌雄蜂交配,之后加入寄主寄生,然后取出雌蜂,让其继续进行其他蛹的寄生,直至该雌蜂死亡,每天补充营养源,17~22天一代;(2)金刚钻大腿小蜂的释放:选择晴好天气,气温在20~30℃,释放培养的金刚钻大腿小蜂,采用间隔放蜂,每间隔3~5株作为一个放置点,每隔5~7天释放一次,按蜂虫比3~7:5的比例释放,至少释放6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金刚钻大腿小蜂的扩繁:以椰子织蛾的蛹为寄主扩繁金刚钻大腿小蜂,取刚羽化1~3天的金刚钻大腿小蜂种蜂,先让雌雄蜂交配,之后加入寄主寄生,然后取出雌蜂,让其继续进行其他蛹的寄生,直至该雌蜂死亡,每天补充营养源,17~22天一代;(2)金刚钻大腿小蜂的释放:选择晴好天气,气温在20~30℃,释放培养的金刚钻大腿小蜂,采用间隔放蜂,每间隔3~5株作为一个放置点,每隔5~7天释放一次,按蜂虫比3~7:5的比例释放,至少释放6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扩繁条件为20~30℃,相对湿度70%~80%,光周期12:12h。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椰子织蛾的蛹不超过5日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金刚钻大腿小蜂防治椰子织蛾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宝乾,彭正强,唐真正,温海波,龚治,马光昌,金涛,金启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