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47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蝇蛆分离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架;在养殖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够将在蝇蛆培养料养殖生成的蝇蛆有效的分离出来,蝇蛆的分离率达到90%以上,剩余的蝇蛆留在蛆粪中;而现有蝇蛆分离方法对蝇蛆的分离效率低于85%,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蝇蛆自动分离,不需要铲去培养基再清洗蝇蛆的操作,使蝇蛆分离操作更加简便;并且分离出来的蝇蛆的携粪量非常少,清洗用水量较少,而现有分离方法的携粪量较大,由此清洗用水量较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蛆粪自动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蝇蛆分离装置
,是一种蛆粪自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蝇蛆是营养成分全面的优质蛋白资源。目前蝇蛆的养殖方法较多,比如(一)在设有斜面的水泥池中养殖,水泥池内的蝇卵培养成蝇蛆后,蝇蛆会沿着水泥池的斜面爬出水泥池,然后再统一收集蝇蛆,该水泥池养殖方法成本较低,但是蝇蛆分离率和收集效率较低;(二)将蝇卵接种于粪便中,然后采用塑料布蒙住粪便培养,该养殖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揭开塑料后,臭味很重,并且在塑料上也爬有蝇蛆,粪便上的蝇蛆也不好分离。目前蝇蛆的分离方法也较多,比如(一)上述提及的水泥池斜面分离;(二)利用蝇蛆避光性的特点,将培养基置于强光之下,蛆便会钻到培养基底层,这时除掉上部培养基,剩余的培养基倒人纱布筛内,在水中反复漂洗,即可得到干净的蝇蛆,此蝇蛆分离技术较为繁琐,一方面要除掉上部培养基,另一方面还要在水中反复漂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蝇蛆分离方法存在蝇蛆分离率低、蝇蛆分离技术较为繁琐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架;在养殖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在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集蛆槽的左右两侧均为开口。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每一个养殖架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所有集蛆槽左右向设置的开口均相互左右对应,集蛆槽的左上端位于与其上下对应的培养基台的左方,集蛆槽的右上端位于与其上下对应的培养基台的右方,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左右向长度均相同,并且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前后向长度均相同。上述养殖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养殖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每层培养基台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培养基台,在每一个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在每一个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只设置一个集蛆槽,集蛆槽能接住所有养殖架的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集蛆槽的左上端位于最左方的培养基台的左方,集蛆槽的右上端位于最右方的培养基台的右方,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左右向长度均相同,并且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前后向长度均相同。上述蛆粪自动分离装置还包括传动机构,培养基台为传动机构中的传送带,左挡板设置在传送带左侧边缘,右挡板设置在传送带右侧边缘;在养殖架内前后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位于左右相邻的传送带之间的支撑立柱,在每一根支撑立柱上固定有能支撑传送带的横向支撑杆。上述蛆粪自动分离装置还包括养蝇房,养殖架均位于养蝇房内;或/和,在最上层传送带上方以及上下相邻的传送带之间均设置有家禽饲养笼。上述集蛆槽的顶端前侧内固定有前横向挡板,在集蛆槽的顶端后侧内固定有后横向挡板。上述集蛆槽呈左高右低的倾斜状。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能够将在蝇蛆培养料养殖生成的蝇蛆有效的分离出来,蝇蛆的分离率达到90%以上,剩余的蝇蛆留在蛆粪中;而现有蝇蛆分离方法对蝇蛆的分离效率低于85%,同时,本技术实现蝇蛆自动分离,不需要铲去培养基再清洗蝇蛆的操作,使蝇蛆分离操作更加简便;并且分离出来的蝇蛆的携粪量非常少,清洗用水量较少,而现有分离方法的携粪量较大,由此清洗用水量较多。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养殖架,2为左挡板,3为右挡板,4为集蛆槽,5为后横向挡板,6为前横向挡板,7为支撑立柱,8为横向支撑杆,9为第一层传送带,10为第二层传送带,11为第三层传送带,12为第四层传送带,13为第五层传送带,14为第六层传送带。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至2所示,该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架1;在养殖架1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2,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3;在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4,集蛆槽4的左右两侧均为开口。将本技术放置在养蝇房内,蝇蛆培养料放置在培养基台上,蝇蛆培养料的铺放厚度低于左挡板2和右挡板的高度3,利用蝇蛆培养料对无菌家蝇进行养殖,无菌家蝇产卵至蝇蛆培养料中,当蝇卵在蝇蛆培养料中孵化成蝇蛆后,蝇蛆从蝇蛆培养料内爬到蝇蛆培养料的表面,爬出蝇蛆培养料的一部分蝇蛆分别翻过左挡板2和右挡板3后,掉入集蛆槽4内;爬出蝇蛆培养料的另一部分蝇蛆分别从培养基台的前侧和后侧掉落至集蛆槽4内,蝇蛆掉落至集蛆槽4后,从集蛆槽4的左端开口向集蛆槽4内冲水,将集蛆槽4内的蝇蛆从集蛆槽4右端开口冲出,冲出后进行后续的集中收集工序。通过上述可知,本技术能够将在蝇蛆培养料养殖生成的蝇蛆有效的分离出来,蝇蛆的分离率达到90%以上,剩余的蝇蛆留在蛆粪中;而现有蝇蛆分离方法对蝇蛆的分离效率低于85%,同时,本技术实现蝇蛆自动分离,不需要铲去培养基再清洗蝇蛆的操作,使蝇蛆分离操作更加简便;并且分离出来的蝇蛆的携粪量非常少,清洗用水量较少,而现有分离方法(先铲去培养基再清洗蝇蛆)的携粪量较大,由此清洗用水量较多。使用本技术养殖蝇蛆时,每隔7天将旧的蝇蛆培养料更换为新的蝇蛆培养料,更换出来的旧的蝇蛆培养料是经过蝇蛆处理后的蛆粪,该蛆粪中含有少量蛆蛋白和蝇蛹,可以将该蛆粪应用于有机肥料的生产中。采用本技术分离出来的蝇蛆能够作为蛆蛋白,用于蛆蛋白饲料的生产,也可以从蛆体(蛆蛋白)中提取几丁质、尿囊素、抗菌肽等高附加值产品的产出。蝇蛆培养料可以采用现有公知的蝇蛆培养基或蝇蛆培养粪料。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蛆粪自动分离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每一个养殖架1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4,所有集蛆槽4左右向设置的开口均相互左右对应,集蛆槽4的左上端位于与其上下对应的培养基台的左方,集蛆槽4的右上端位于与其上下对应的培养基台的右方,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左右向长度均相同,并且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前后向长度均相同。如附图1、2所示,养殖架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养殖架1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每层培养基台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培养基台,在每一个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2,在每一个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3,只设置一个集蛆槽4,集蛆槽4能接住所有养殖架1的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集蛆槽4的左上端位于最左方的培养基台的左方,集蛆槽4的右上端位于最右方的培养基台的右方,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左右向长度均相同,并且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前后向长度均相同。集蛆槽4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集蛆槽4的左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架;在养殖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在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集蛆槽的左右两侧均为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养殖架;在养殖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在每一层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在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集蛆槽的左右两侧均为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养殖架最下方的培养基台的下方设置有能接住从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的集蛆槽,所有集蛆槽左右向设置的开口均相互左右对应,集蛆槽的左上端位于与其上下对应的培养基台的左方,集蛆槽的右上端位于与其上下对应的培养基台的右方,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左右向长度均相同,并且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前后向长度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蛆粪自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养殖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养殖架上自上而下间隔分布有至少两层培养基台,每层培养基台包括至少两个左右间隔分布的培养基台,在每一个培养基台的左侧顶端均设置有左挡板,在每一个培养基台的右侧顶端均设置有右挡板,只设置一个集蛆槽,集蛆槽能接住所有养殖架的培养基台上掉落的蝇蛆,集蛆槽的左上端位于最左方的培养基台的左方,集蛆槽的右上端位于最右方的培养基台的右方,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的左右向长度均相同,并且上下分布的培养基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金胡杨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