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盐碱地改良方法,具体涉及采用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
技术介绍
盐碱土地主要是指各种盐土、碱土以及不同程度盐化或碱化的土壤,其含有较多盐碱成分,理化性质较差,大多数植物都无法在其表面正常生长。我国有各类盐碱地约3600万hm2,且盐碱化面积有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对盐碱地的改良措施主要包括水利改良、物理与农业改良、化学与生物改良等,这些技术措施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改良效率低、工程规模大、投资及运行维护费用高、改良效果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现有盐碱地改良方法中存在改良效率低、工程规模大、投资及运行维护成本高、改良效果差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布局:在盐碱地上采用挖沟渠、垒堤坝的方式将其分成若干块待治理地块,并在盐碱地设置若干口养殖池塘,每块待治理地块的四周均为堤坝,堤坝的外侧为沟渠;二、治理:在4月末对若干块待治理地块进行浸泡和冲洗6~10次,然后种植耐盐碱牧草,单次浸泡和冲洗用水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布局:在盐碱地上采用挖沟渠、垒堤坝的方式将其分成若干块待治理地块,并在盐碱地设置若干口养殖池塘,每块待治理地块的四周均为堤坝,堤坝的外侧为沟渠;二、治理:在4月末对若干块待治理地块进行浸泡和冲洗6~10次,然后种植耐盐碱牧草,单次浸泡和冲洗用水量为130m3/亩~160m3/亩,得到治理盐碱地废水;三、每口养殖池塘配备一台投饵机,养殖池塘的水源为治理盐碱地废水、地下水或河湖水,且1亩养殖池塘的蓄水量与1亩待治理地块单次浸泡和冲洗用水量的比为(3~5):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鲤鱼-牧草综合种养殖改良盐碱地的方法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一、布局:在盐碱地上采用挖沟渠、垒堤坝的方式将其分成若干块待治理地块,并在盐碱地设置若干口养殖池塘,每块待治理地块的四周均为堤坝,堤坝的外侧为沟渠;二、治理:在4月末对若干块待治理地块进行浸泡和冲洗6~10次,然后种植耐盐碱牧草,单次浸泡和冲洗用水量为130m3/亩~160m3/亩,得到治理盐碱地废水;三、每口养殖池塘配备一台投饵机,养殖池塘的水源为治理盐碱地废水、地下水或河湖水,且1亩养殖池塘的蓄水量与1亩待治理地块单次浸泡和冲洗用水量的比为(3~5):1;鱼种放养前7~10天,用漂白精对养殖池塘进行消毒,漂白精用量为300~500g/亩;四、鱼种放养:在5月上旬向养殖池塘中放养鲤鱼、鲢鱼和鳙鱼,以放养鲤鱼为主,搭配放养鲢鱼和鳙鱼,且鲤鱼、鲢鱼和鳙鱼的放养生物量比为16:3:1,所述放养生物量=放养规格×放养量;其中鲤鱼的放养规格为350g/尾~450g/尾,放养量为1200尾/亩~1300尾/亩;鲢鱼的放养规格为150g/尾~250g/尾;鳙鱼的放养规格为150g/尾~250g/尾;五、养殖管理:①、饲料投喂:按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投加饲料,每日投喂3次;②、每口养殖池塘配备一台增氧机,保证养殖池塘的水中含氧量为不低于5mg/L;③、水质调控:养殖期间保证养殖池塘的水中总氨氮浓度低于0.5mg/L,当养殖池塘的水中总氨氮浓度达到0.5mg/L以上时,向养殖池塘的水中添加糖蜜,糖蜜添加量为Akg,依据A=H×S×(30×CTAN-N–19)/1000计算A,式中H为养殖池塘的水深,单位为m;S为养殖池塘的面积,单位为m2;CTAN-N为养殖池塘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刚,徐伟,徐奇友,罗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