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微专利>正文

行走式除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318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行走式除草机,技术方案是,竖向支撑杆下部设置有水平朝外伸出的工作臂,工作臂前端设置有除草机构,所述除草机构包括导向套、伸缩柱、电机、除草盘防护罩、除草刀盘和除草刀,导向套固定在工作臂的前端,伸缩柱的上端同轴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杆,高度调节螺杆上旋装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与导向套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除草盘防护罩固定在伸缩柱的下端,电机固定在伸缩柱下部的侧壁上且电机的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电机的转轴上装有与其同轴连接的延长轴,延长轴的下端伸入除草盘防护罩下方,伸入的一端上装有固定连接的除草刀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除草刀在地面以下转动,连根去除,在行进过程中进行高效除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走式除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行走式除草机。
技术介绍
除草剂有一定的副作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危害,一般来说,除草剂对植物、病原体、土壤微生物及环境等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它不止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土地污染:农田喷施除草剂后,不被杂草吸收的的除草剂成分会游离存在于土壤中。目前,使用的化学除草剂有多数是长残留型,它们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一般可达36个月以上。根据调查,目前生产中普遍使用的除草剂中有20%~70%会长期残留于土壤中,从而使土壤、地下水、粮食受到污染。不利于农作物生产:农作物会吸收并积蓄除草剂,其生物组织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无法合成其应具备的某些营养元素,从而导致作物果实中的某些营养成分缺失。除草剂在正常用量情况下,对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若使用不合理,影响农作物正常发育和成熟,导致隐性减产。湖南省研究试验表明,除草剂副作用可导致水稻、小麦、大豆、玉米减产10.5%~26.8%。任何除草剂在土壤中都有一定的残留期,有的甚至长达3~5年,在除草剂残留量大时,后茬种植敏感作物时易产生药害,植株无法正常生长,严重的导致绝收。比如辣椒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走式除草机,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车体上的竖向支撑杆(17),竖向支撑杆(17)下部设置有水平朝外伸出的工作臂,工作臂前端设置有除草机构,所述除草机构包括导向套(27)、伸缩柱(28)、电机(20)、除草盘防护罩(33)、除草刀盘(31)和除草刀(32),导向套(27)固定在工作臂的前端,导向套(27)中心设置有竖直上下贯通的导向孔,伸缩柱(28)滑动安装在导向孔内,构成伸缩柱沿导向套上下的滑动结构,伸缩柱(28)的上端同轴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杆(24),高度调节螺杆(24)上旋装有限位螺母(25),限位螺母(25)与导向套(2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走式除草机,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除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草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车体上的竖向支撑杆(17),竖向支撑杆(17)下部设置有水平朝外伸出的工作臂,工作臂前端设置有除草机构,所述除草机构包括导向套(27)、伸缩柱(28)、电机(20)、除草盘防护罩(33)、除草刀盘(31)和除草刀(32),导向套(27)固定在工作臂的前端,导向套(27)中心设置有竖直上下贯通的导向孔,伸缩柱(28)滑动安装在导向孔内,构成伸缩柱沿导向套上下的滑动结构,伸缩柱(28)的上端同轴连接有高度调节螺杆(24),高度调节螺杆(24)上旋装有限位螺母(25),限位螺母(25)与导向套(27)之间设置有压力弹簧(26),除草盘防护罩(33)固定在伸缩柱(28)的下端,电机(20)固定在伸缩柱(28)下部的侧壁上且电机的转轴竖直朝下设置,电机(20)的转轴上装有与其同轴连接的延长轴(30),延长轴(30)的下端伸入除草盘防护罩(33)下方,伸入的一端上装有固定连接的除草刀盘(31),除草刀(32)有多个,呈向下伸出状设置在除草刀盘(31)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式除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臂包括分别铰接在竖向支撑杆(17)上的第一工作臂(18a)和第二工作臂(18b),第一工作臂(18a)和第二工作臂(18b)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二者夹角的弹性伸缩杆(19),第一工作臂(18a)和第二工作臂(18b)的前端均设置有除草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式除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臂(18a)通过第一工作臂卡箍(18a1)与竖向支撑杆(17)铰接,第一工作臂(18b)通过第一工作臂卡箍(18b1)与竖向支撑杆(17)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式除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伸缩杆(19)包括通过第一轴承(199)铰接在第一工作臂(18a)上的第一旋转套(1910)和通过第二轴承(191)铰接在第二工作臂(18b)上的第二旋转套(192),第一旋转套(1910)上固定连接有朝向第二旋转套方向伸出的缓冲套筒(197),缓冲套筒(197)内设置有缓冲弹簧(198),第二旋转套(192)上连接有朝向第一旋转套方向伸出的第一长度调节螺栓(193),第一长度调节螺栓(193)远离第二旋转套的一端旋装接连有长度调节螺旋套(194),长度调节螺旋套(194)远离第一长度调节螺栓的一端旋装连接有第二长度调节螺栓(195),第二长度调节螺栓(195)远离长度调节螺旋套的一端与缓冲套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文章硕杨高鑫杨旗
申请(专利权)人:李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