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8294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9:17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它涉及一种支撑板冷却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支撑梁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使支撑梁受热,刚度变差,产生向下的挠度变形,支撑效果变差,易产生整个管束弯曲变形或支撑梁断裂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风输入管的一端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一次风入口连接,冷风输入管的另一端与冷风分流管的连接端连接,通风腔体将支撑梁包围并通过支撑梁将通风腔体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冷风分流管设有两个出气端,冷风分流管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进入到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多根加强板沿通风腔体的长度方向安装在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底部和通风腔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的冷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板冷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大型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因换热管束跨度长,需要在空预器底部中间设置支撑梁,给管束中间点设置支撑点。常规工程中间支撑梁直接穿过烟道,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缺点是支撑梁受热,刚度变差,会产生向下的挠度变形,支撑效果变差,可能带来整个管束弯曲变形的问题。更严重的可能会发生支撑梁断裂的事故。综上所述,现有的支撑梁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使支撑梁受热,刚度变差,产生向下的挠度变形,支撑效果变差,易产生整个管束弯曲变形或支撑梁断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支撑梁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使支撑梁受热,刚度变差,产生向下的挠度变形,支撑效果变差,易产生整个管束弯曲变形或支撑梁断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它包括冷风输入管、冷风分流管、通风腔体和多根加强板,冷风输入管的一端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一次风入口连接,冷风输入管的另一端与冷风分流管的连接端连接,通风腔体将支撑梁包围并通过支撑梁将通风腔体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冷风分流管设有两个出气端,冷风分流管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进入到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多根加强板沿通风腔体的长度方向安装在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底部和通风腔体上。进一步地,通风腔体为碳钢板制成的通风腔体。进一步地,通风腔体包括上部连接罩、下部通风壳和两个侧板,上部连接罩和下部通风壳上下布置,且上部连接罩和下部通风壳之间通过两个侧板连接。进一步地,上部连接罩为开口向下的锥形连接罩。进一步地,下部通风壳为开口向上的到锥形连接罩。进一步地,它还包括三通管,冷风输入管和冷风分流管之间通过三通管连接。进一步地,通风腔体的长度为8m-10m。进一步地,冷风分流管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的一侧进入到进风腔室和出风腔室。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通风腔把支撑梁与烟气隔绝,且用冷一次风对支撑梁冷却,提高支撑梁的刚性,保证支撑梁不因受热发生严重的挠性,造成管式空预器的损坏。有效解决了支撑梁受热后易产生整个管束弯曲变形或支撑梁断裂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结构制作简单,实用可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际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它包括冷风输入管1、冷风分流管2、通风腔体3和多根加强板4,冷风输入管1的一端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一次风入口连接,冷风输入管1的另一端与冷风分流管2的连接端连接,通风腔体3将支撑梁5包围并通过支撑梁5将通风腔体3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冷风分流管2设有两个出气端,冷风分流管2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3进入到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多根加强板4沿通风腔体3的长度方向安装在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底部和通风腔体3上。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腔体3为碳钢板制成的通风腔体。如此设置,便于生产制造,成本低廉。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腔体3包括上部连接罩3-1、下部通风壳3-2和两个侧板3-3,上部连接罩3-1和下部通风壳3-2上下布置,且上部连接罩3-1和下部通风壳3-2之间通过两个侧板3-3连接。如此设置,由于通风腔体3在实际使用时,其尺寸比较大,长度达10m,为了保证生产制造,将其分解制造,便于保证其各面的制造精度,防止其变形。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连接罩3-1为开口向下的锥形连接罩。如此设置,便于卡在支撑梁上。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下部通风壳3-2为开口向上的到锥形连接罩。如此设置,便于为支撑板的冷却提供更大通冷气空间,保证冷却效果。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或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包括三通管8,冷风输入管1和冷风分流管2之间通过三通管8连接。如此设置,连接更加简单、可靠。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或五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七: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通风腔体3的长度为8m-10m。如此设置,便于满足对空预器的冷却,长度与支撑板的长度相匹配。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或六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八: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冷风分流管2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3的一侧进入到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如此设置,从一侧进风即可,在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形成一个循环。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或七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九: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下部通风壳3-2包括两块碳钢板3-2-1和三块连接板3-2-2,两块碳钢板3-2-1呈钝角布置并通过其中一块连接板3-2-2分别连接碳钢板3-2-1的一端,两块碳钢板3-2-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块连接板3-2-2与侧板3-3的下端侧壁连接。如此设置,两块碳钢板结构相同,三块连接板的结构相同,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生产制造,有效避免了结构连接复杂给生产带来的不便。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十: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连接板3-2-2的开口端为120°-145°钝角的三角形角铁。如此设置,便于控制下部通风壳3-2的开口大小。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七或八相同。本专利技术在布置支撑梁的烟道上设置一个通风腔,通风腔体3的四壁使通风腔内部与烟气隔绝,两端通风。支撑梁5穿过通风腔,不与烟气接触。冷风输入管1一端连接管式空预器入口的冷一次风道,冷风输入管1的另一端设置在通风腔的一侧。正压的一次冷风吹进通风腔,来冷却通风腔内的支撑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风输入管(1)、冷风分流管(2)、通风腔体(3)和多根加强板(4),冷风输入管(1)的一端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一次风入口连接,冷风输入管(1)的另一端与冷风分流管(2)的连接端连接,通风腔体(3)将支撑梁(5)包围并通过支撑梁(5)将通风腔体(3)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冷风分流管(2)设有两个出气端,冷风分流管(2)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3)进入到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多根加强板(4)沿通风腔体(3)的长度方向安装在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底部和通风腔体(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冷风输入管(1)、冷风分流管(2)、通风腔体(3)和多根加强板(4),冷风输入管(1)的一端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一次风入口连接,冷风输入管(1)的另一端与冷风分流管(2)的连接端连接,通风腔体(3)将支撑梁(5)包围并通过支撑梁(5)将通风腔体(3)的内腔分隔成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冷风分流管(2)设有两个出气端,冷风分流管(2)的出气端穿过通风腔体(3)进入到进风腔室(6)和出风腔室(7),多根加强板(4)沿通风腔体(3)的长度方向安装在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底部和通风腔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腔体(3)为碳钢板制成的通风腔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燃煤锅炉管式空预器的支撑板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腔体(3)包括上部连接罩(3-1)、下部通风壳(3-2)和两个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高新宇姜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