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后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8199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6: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后端盖,包括:后端盖主体、轴承安装座和编码器安装座,其中,所述编码器安装座包括:本体、空腔、槽和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孔,所述槽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并将所述空腔与所述本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齿轮组件及编码器感应组件,所述编码器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编码器感应组件设置于槽中,第二螺栓安装孔设置于所述本体的端面上,用于安装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后端盖,将编码器安装于电机后端盖内,减少编码器占用的空间,空腔和槽相互连通,并且朝向端面方向为开放式,方便拿取编码器,方便维护编码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后端盖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后端盖。
技术介绍
电机在机械加工以及日常生活中是最普遍的一种原动机,有些电机为了控制电机的转动角度通常在电机轴一端连接一个编码器。编码器是一种将旋转位移转换成一串数字脉冲信号的旋转式传感器,将其装配在电机转轴的一端,其可将电机的转动信号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依据反馈的转动信号控制电机转轴的转动。若编码器安装在电机外,其占用空间大,若安装在电机内,编码器损坏后要整个拆卸出电机后端盖,导致维护十分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后端盖,将编码器安装于电机后端盖内,减少其占用的空间,并且方便维护编码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后端盖,包括:后端盖主体、轴承安装座和编码器安装座,所述后端盖主体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用于将所述后端盖主体固定于电机机座上,所述轴承安装座和所述编码器安装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后端盖主体两侧,所述轴承安装座用于容置轴承,所述编码器安装座用于容置编码器,其中,所述编码器安装座包括:本体、空腔、槽和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孔,所述槽设置于所述本体的侧壁上,并将所述空腔与所述本体的外侧连通,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主体(1)、轴承安装座(4)和编码器安装座(2),所述后端盖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11),用于将所述后端盖主体(1)固定于电机机座上,所述轴承安装座(4)和所述编码器安装座(2)分别设置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两侧,所述轴承安装座(4)用于容置轴承,所述编码器安装座(2)用于容置编码器,其中,所述编码器安装座(2)包括:本体(21)、空腔(22)、槽(23)和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孔(24),所述槽(23)设置于所述本体(21)的侧壁上,并将所述空腔(22)与所述本体(21)的外侧连通,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齿轮组件及编码器感应组件,所述编码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后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盖主体(1)、轴承安装座(4)和编码器安装座(2),所述后端盖主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11),用于将所述后端盖主体(1)固定于电机机座上,所述轴承安装座(4)和所述编码器安装座(2)分别设置于所述后端盖主体(1)两侧,所述轴承安装座(4)用于容置轴承,所述编码器安装座(2)用于容置编码器,其中,所述编码器安装座(2)包括:本体(21)、空腔(22)、槽(23)和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孔(24),所述槽(23)设置于所述本体(21)的侧壁上,并将所述空腔(22)与所述本体(21)的外侧连通,所述编码器包括编码器齿轮组件及编码器感应组件,所述编码器齿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22)中,所述编码器感应组件设置于槽(23)中,第二螺栓安装孔(24)设置于所述本体(21)的端面上,用于安装盖板。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杨氏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