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宝鲲专利>正文

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798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至少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前支座和中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一安装孔;中支座和后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其孔径与拉索的外径相匹配;前支座的前端固设有与幕墙面板连接的驳接头。索夹装置夹持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每个方向的多根拉索上,也就是一个索夹装置是夹持在单层索网的多个纵横交叉点上,将原直径较粗的拉索分为两根或两根以上较细拉索承受幕墙荷载,与拉索结构连接的更为稳定,能更可靠的承受幕墙负荷,提高了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幕墙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拉索支承式幕墙中连接幕墙面板和拉索结构的驳接装置。
技术介绍
幕墙特别是玻璃幕墙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玻璃幕墙一般包括玻璃面板和支承安装玻璃面板的支承结构,支承结构包括桁架结构、拉索结构和肋板结构。拉索支承式玻璃幕墙一般是由玻璃面板、拉索结构、连接玻璃面板和拉索结构的驳接装置构成。最为常用的拉索结构为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由纵横交错的拉索连接成一单层索网,在每一个纵横交叉点处装设有一连接幕墙面板的驳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中连接幕墙面板和拉索结构并与纵横两个方向的多根拉索驳接即夹持在单层索网的多个纵横交叉点上的驳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至少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该前支座和中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一安装孔;该中支座和后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二安装孔;该等第一安装孔和该等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其孔径与拉索的外径相匹配;该前支座的前端固设有与幕墙面板连接的驳接装置。在本技术的优选方案中,所述的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中,所述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所述的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中,所述的驳接头是采用装设在幕墙面板上的贯穿孔中的贯穿式驳接装置。所述的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中,所述的驳接头是采用装设在幕墙面板两侧面上的夹持式驳接装置。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技术的索夹装置夹持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每个方向的多根拉索上,也就是一个索夹装置是夹持在单层索网的多个纵横交叉点上,将原直径较粗的拉索分为两根或两根以上较细拉索承受幕墙荷载,与拉索结构连接的更为稳定,能更可靠的承受幕墙负荷,提高了安全性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图1中的索夹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后视图;图8为图5中的索夹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图1至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2,前支座21、中支座22和后支座23通过螺栓31、32固接成一体;前支座21和中支座22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两个安装槽211、221(安装槽221图中未示出,可参见图8)且合围成两个贯穿的第一安装孔;中支座22和后支座23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两个安装槽222、231(安装槽231图中未示出,可参见图8)且合围成两个贯穿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其孔径与拉索1的外径相匹配,分别夹持在纵向和横向的各两根拉索1上;前支座21的前端固设有与幕墙面板连接的夹持式驳接头3,装设在玻璃边缘处。为了方便安装,在安装过程中,前支座21和中支座22夹持安装在竖向拉索上后,采用一组螺栓32固接成一体;再将后支座23装设在中支座22上并夹持横向拉索时,采用另一组螺栓31将前支座21、中支座22和后支座12固接成一体。图5至图8为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其原理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驳接头是采用装设在玻璃上的贯穿孔中的贯穿式驳接爪件4。索夹装置2夹持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每个方向的多根拉索1上,也就是一个索夹装置2是夹持在单层索网的多个纵横交叉点上,与拉索结构连接的更为稳定,能更可靠的承受幕墙负荷,提高了安全性能。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权利要求1.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该前支座和中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一安装孔;该中支座和后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二安装孔;该等第一安装孔和该等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其孔径与拉索的外径相匹配;该前支座的前端固设有与幕墙面板连接的驳接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通过螺栓连接成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驳接头是采用装设在幕墙面板上的贯穿孔中的贯穿式驳接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驳接头是采用装设在幕墙面板两侧面上的夹持式驳接装置。专利摘要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至少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前支座和中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一安装孔;中支座和后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其孔径与拉索的外径相匹配;前支座的前端固设有与幕墙面板连接的驳接头。索夹装置夹持在纵横两个方向的每个方向的多根拉索上,也就是一个索夹装置是夹持在单层索网的多个纵横交叉点上,将原直径较粗的拉索分为两根或两根以上较细拉索承受幕墙荷载,与拉索结构连接的更为稳定,能更可靠的承受幕墙负荷,提高了安全性能。文档编号E04B2/88GK2784493SQ20052005322公开日2006年5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白宝鲲 申请人:白宝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层索网结构点支式幕墙的索夹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连接成一体的前支座、中支座和后支座;该前支座和中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一安装孔;该中支座和后支座的接触面上均设有相互正对的至少两个安装槽且合围成至少两个贯穿的第二安装孔;该等第一安装孔和该等第二安装孔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且其孔径与拉索的外径相匹配;该前支座的前端固设有与幕墙面板连接的驳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宝鲲
申请(专利权)人:白宝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