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90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包括:载体、取芯机、液压升降器;所述取芯机设置在载体的尾部,且取芯机与载体通过液压升降器及连接架相连接;所述移动座设置在取芯机机体的前侧,且移动座与机体通过卡和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机设置在移动座的前侧,且减速机与移动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减速机的上部,且电机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取芯筒设置在减速机的下侧,且取芯筒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通过对现有取芯机的改进,该装置具有移动方便,耗时耗力少,使用灵活,工作过程稳定,构造灵活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
本技术涉及公路取芯装置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民生工程中的农村公路高度的重视和政策力度的扶持,同时也给农村公路检测的市场提供了很大的市场份额,目前全国农村公里总里程达到396万公里;2.全国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3万公里、干线工程至少百万公里,定期、不定期路况调查和在建公路的自检、交(竣)工验收给公路检测行业也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取芯机即是一种用于路面钻孔及取样化验的专用装置,但是现有的取芯机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由于取芯机形体较重,需要3到4个成人劳动力才能移动,特别是在汽车上搬上搬下以及取样点之间的移动十分不放便,在使用过程中浪费大量的人力及时间;2.现有的便携式取样机虽然便于携带,使用灵活,但是由于其重量较轻,每次取芯样都要打膨胀螺丝固定,并且不能钻取大尺寸的土芯,取芯过程不够稳定,钻取深度小于100mm。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使用灵活,工作稳定可靠的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取芯机移动不方便、使用不够灵活,钻取尺寸及深度受限,工作不够稳定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包括:载体、取芯机、液压升降器、连接架、机体、丝杠、手轮、移动座、减速机、电机、取芯筒、底座;所述取芯机设置在载体的尾部,且取芯机与载体通过液压升降器及连接架相连接;所述取芯机包括:机体、丝杠、手轮、移动座、减速机、电机、取芯筒、底座;所述机体侧视为矩形状结构;所述丝杠设置在机体的前侧,且丝杠与机体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手轮设置在丝杠的顶端,且手轮与丝杠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移动座设置在机体的前侧,且移动座与机体通过卡和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机设置在移动座的前侧,且减速机与移动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设置在减速机的上部,且电机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取芯筒设置在减速机的下侧,且取芯筒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底座设置在机体的底部,且述底座与机体为一体式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液压升降器通过铰接、焊接及螺栓辅助件固定于载体的尾部,且液压升降器通过铰接方式连接至连接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连接架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与取芯机。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丝杠贯穿机体连接至手轮,且机体的贯穿处设置有轴承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移动座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座,且该螺母座与移动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底座俯视结构为H形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通过将取芯机连接至载体,使该取芯机移动方便,且所需人力较少,移动耗费时间少。2、本技术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通过设置液压升降器及连接架,使该取芯机可通过液压升降器完成升降工作,便于取芯及收回,且由于载体的自重,使该取芯机取芯过程稳定,能够钻取较大的芯样,使用灵活。3、本技术通过对现有取芯机的改进,具有移动方便,耗时耗力少,使用灵活,工作过程稳定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取芯机轴测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取芯机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载体1、取芯机2、液压升降器3、连接架4、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包括:载体1、取芯机2、液压升降器3、连接架4、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取芯机2设置在载体1的尾部,且取芯机2与载体1通过液压升降器3及连接架4相连接;取芯机2包括: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机体201侧视为矩形状结构;丝杠202设置在机体201的前侧,且丝杠202与机体201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手轮203设置在丝杠202的顶端,且手轮203与丝杠202通过联轴器相连接;移动座204设置在机体201的前侧,且移动座204与机体201通过卡和方式相连接;减速机205设置在移动座204的前侧,且减速机205与移动座20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电机206设置在减速机205的上部,且电机206与减速机205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取芯筒207设置在减速机205的下侧,且取芯筒207与减速机205通过联轴器相连接;底座208设置在机体201的底部,且述底座208与机体201为一体式结构。具体的,液压升降器3通过铰接、焊接及螺栓辅助件固定于载体1的尾部,且液压升降器3通过铰接方式连接至连接架4,液压升降器3用于控制取芯机的升降工作,使取芯机便于使用及移动。具体的,连接架4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与取芯机2,连接架用于连接载体及取芯机。具体的,丝杠202贯穿机体201连接至手轮203,且机体201的贯穿处设置有轴承座。具体的,移动座204的内部设置有与丝杠202相配合的螺母座,且该螺母座与移动座204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用于丝杠带动取芯筒移。具体的,底座208俯视结构为H形状。具体实施步骤:使用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包括:载体(1)、取芯机(2)、液压升降器(3)、连接架(4)、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机(2)设置在载体(1)的尾部,且取芯机(2)与载体(1)通过液压升降器(3)及连接架(4)相连接;所述取芯机(2)包括: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所述机体(201)侧视为矩形状结构;所述丝杠(202)设置在机体(201)的前侧,且丝杠(202)与机体(201)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手轮(203)设置在丝杠(202)的顶端,且手轮(203)与丝杠(202)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移动座(204)设置在机体(201)的前侧,且移动座(204)与机体(201)通过卡和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机(205)设置在移动座(204)的前侧,且减速机(205)与移动座(20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206)设置在减速机(205)的上部,且电机(206)与减速机(205)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取芯筒(207)设置在减速机(205)的下侧,且取芯筒(207)与减速机(205)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底座(208)设置在机体(201)的底部,且述底座(208)与机体(201)为一体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移动的便携式取芯机,包括:载体(1)、取芯机(2)、液压升降器(3)、连接架(4)、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芯机(2)设置在载体(1)的尾部,且取芯机(2)与载体(1)通过液压升降器(3)及连接架(4)相连接;所述取芯机(2)包括:机体(201)、丝杠(202)、手轮(203)、移动座(204)、减速机(205)、电机(206)、取芯筒(207)、底座(208);所述机体(201)侧视为矩形状结构;所述丝杠(202)设置在机体(201)的前侧,且丝杠(202)与机体(201)通过轴承座相连接;所述手轮(203)设置在丝杠(202)的顶端,且手轮(203)与丝杠(202)通过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移动座(204)设置在机体(201)的前侧,且移动座(204)与机体(201)通过卡和方式相连接;所述减速机(205)设置在移动座(204)的前侧,且减速机(205)与移动座(204)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电机(206)设置在减速机(205)的上部,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东何军民赵露邓军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