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867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用于设置在移动导轨副的滑块端部,包括块状主体,块状主体下端中部形成有用于避让导轨的缺口,块状主体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多个吹气孔,多个吹气孔分设在缺口两侧;吹气孔的出口延长线向导轨方向倾斜。优选,导轨呈六棱柱结构;吹气孔设有四个,四个吹气孔分别对应导轨的四个侧楞面;进气孔与吹气孔通过联通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对移动方向前方的导轨暴露部分形成吹扫方式的清洁,清除导轨上积存的灰尘或固体杂质,确保导轨清洁,消除异常磨损隐患,延长导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
本技术涉及开放式直线移动导轨副,特别涉及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
技术介绍
在各种机械设备中,直线移动导轨副作为移动部件的导向结构应用十分普遍。由于导轨与滑块之间具有滑动摩擦连接关系,为减少二者之间的摩擦磨损和降低运行阻力,导轨副通常需要采用润滑油或润滑脂进行润滑。润滑油或润滑脂在暴露的导轨上容易粘附灰尘或固体杂质,从而导致润滑效果显著降低,还会形成对导轨和滑块研磨,导致导轨副精度降低和寿命缩短。为防止或减轻该类情况发生,通常都会设置导轨护罩,以形成对导轨的保护,减少灰尘或固体杂质的侵扰。但对于布局紧凑、空间狭小的环境,却难以布设导轨护罩。为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通过滑块端部,以在滑块移动过程中,对移动方向前方的导轨暴露部分形成吹扫方式的清洁,清除导轨上积存的灰尘或固体杂质,确保导轨清洁,消除异常磨损隐患,延长导轨寿命。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用于设置在移动导轨副的滑块端部,包括块状主体,块状主体下端中部形成有用于避让导轨的缺口,块状主体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多个吹气孔,多个吹气孔分设在所述缺口两侧;吹气孔的出口延长线向所述导轨方向倾斜。采用前述方案的本技术,通过设在移动导轨副的滑块端部,以在滑块移动过程中,通过两侧的吹气孔向位于移动方向前方的暴露导轨部分进行压力吹扫,以清除导轨侧面粘附的灰尘、固体杂质等异物,避免异物侵入导轨副的摩擦结合面,降低导轨副异常磨损隐患。同时,导轨上平面上方不设置吹气孔,可有效避免导轨上平面上的润滑脂或润滑油被吹走,确保导轨面的润滑效果。而导轨上平面可能积存灰尘、杂质等可利用滑块上设置的刮板或毛毡清理。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替代护罩而对导轨形成保护,特别适用于风力发电机类布局紧凑、空间狭小等特殊环境的多棱柱状导轨。优选的,所述导轨呈六棱柱结构;所述吹气孔设有四个,四个吹气孔分别对应所述导轨的四个侧楞面。以对六棱柱导轨形成良好保护。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块状主体在吹气孔的出口端形成有斜面,吹气孔的轴线与对应斜面垂直。以形成在平面的垂直方向加工吹气孔,确保吹气孔加工的方便性,如采用加工成本低钻孔方式加工,或者用圆柱铣刀加工等。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孔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组成,第一进气孔横向惯出所述块状主体,第二进气孔从块状主体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贯通;任意一侧的两个所述吹气孔由第一吹气孔和第二吹气孔组成,第一吹气孔和第二吹气孔通过联通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以在第一进气孔两端和第二进气孔的一端共形成三个进气口,方便选择其中一个进气口设置进气接头进气,提高进气管道连接的方便性,采用其中一个进气口进气时,多余进气口采用堵头封堵住即可。进气孔与吹气孔采用联通空的连通方式,以通过钻孔等切削加工方式实现非相交轴线的多个孔连通,并有效减少单个钻孔的加工深度,特别是对于孔径较小的吹气孔而言,可避免难度较大的深孔加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成品率。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联通孔由第一联通孔和第二联通孔组成,第一联通孔和第二联通孔的出口段通过堵塞封堵;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的第一吹气孔通过第一联通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吹气孔通过第二联通孔与所述第一联通孔连通。进一步提高加工方便性和降低加工难度,降低制造成本。还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块状主体外侧和下方分别形成有工艺斜面,所述第一联通孔和第二联通孔的出口端位于对应的工艺斜面上,且第一联通孔和第二联通孔的轴线与对应的工艺平面垂直。再进一步降低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方便性。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的孔口均由锥度螺纹孔接口构成。以利用锥度螺纹确保接头或堵头的连接密封性,无需设置生胶带、密封胶能密封填料,提高密封连接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对移动方向前方的导轨暴露部分形成吹扫方式的清洁,清除导轨上积存的灰尘或固体杂质,确保导轨清洁,消除异常磨损隐患,延长导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图3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参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通过沉头螺钉孔11和螺钉固定在移动导轨副的滑块的两个端部各设置一个,吹气块包括块状主体1,块状主体1下端中部形成有用于避让导轨的缺口,块状主体1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多个吹气孔,多个吹气孔13分设在所述缺口两侧;吹气孔的出口延长线向所述导轨方向倾斜。其中,所述导轨呈六棱柱结构;所述吹气孔设有四个,四个吹气孔分别对应所述导轨的四个侧楞面。所述块状主体1在吹气孔13的出口端形成有斜面,吹气孔13的轴线与对应斜面垂直。所述进气孔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进气孔12和第二进气孔14组成,第一进气孔12横向惯出所述块状主体1,第二进气孔14从块状主体1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12贯通;第一进气孔12和第二进气孔14的孔口均由锥度螺纹孔接口构成。任意一侧的两个所述吹气孔由第一吹气孔13和第二吹气孔15组成,第一吹气孔13和第二吹气孔15通过联通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12连通。其中,联通孔由第一联通孔16和第二联通孔17组成,第一联通孔16和第二联通孔17的出口段通过堵塞封堵;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孔12的第一吹气孔13通过第一联通孔16与所述第一进气孔12连通;所述第二吹气孔15通过第二联通孔17与所述第一联通孔16连通。所述块状主体1外侧和下方分别形成有工艺斜面,所述第一联通孔16和第二联通孔17的出口端位于对应的工艺斜面上,且第一联通孔16和第二联通孔17的轴线与对应的工艺平面垂直。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块状主体(1),块状主体(1)下端中部形成有用于避让导轨的缺口,块状主体(1)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多个吹气孔,多个吹气孔(13)分设在所述缺口两侧;吹气孔的出口延长线向所述导轨方向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块状主体(1),块状主体(1)下端中部形成有用于避让导轨的缺口,块状主体(1)上形成有气流通道,气流通道具有相互连通的进气孔和多个吹气孔,多个吹气孔(13)分设在所述缺口两侧;吹气孔的出口延长线向所述导轨方向倾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呈六棱柱结构;所述吹气孔设有四个,四个吹气孔分别对应所述导轨的四个侧楞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块状主体(1)在吹气孔的出口端形成有斜面,吹气孔的轴线与对应斜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放式导轨用吹气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由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进气孔(12)和第二进气孔(14)组成,第一进气孔(12)横向惯出所述块状主体(1),第二进气孔(14)从块状主体(1)上端与所述第一进气孔(12)贯通;任意一侧的两个所述吹气孔由第一吹气孔(1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拥华刘大德邓福安赵耀宇王文奎申加平张进姜书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神工农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