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肋华夫板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748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华夫板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肋华夫板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体,主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上小下大的梯形筒,以及设置在梯形筒上方且均匀排布的四个圆柱形筒,底板、梯形筒和圆柱形筒一体制成;还包括设置在梯形筒外侧壁上的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包括横向凸肋和竖向凸肋,与梯形筒的筒壁一体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在内部设置内支撑,操作便捷,施工效率高,牢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肋华夫板模具
本技术涉及华夫板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加肋华夫板模具。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防微震、空气循环的需要以及防治尘埃粒子附着,有洁净度要求的厂房楼板一般采用华夫楼板,将生产车间设置在华夫楼板上,经除尘后的干净空气从华夫楼板下方通过圆孔压入洁净室内,以形成正压循环系统。而SMC华夫板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板体混凝土浇筑后与刚度大的密肋交叉梁系和钢底模筋混凝土剪力墙一起组成楼层结构防微振系统,作为永久性模板,同时取代了顶棚环氧涂料,以满足电子厂房等的洁净度要求。一般项目使用的是一体成型华夫板,上部圆孔,下部方形,华夫板模具内部具有较大的中空空间,为了保证施工质量,一般会在华夫板中空内部设置木制内支撑,以增强支撑力抵抗侧边混凝土及顶部钢筋混凝土的压力,保护最终成品美观不变形。但是增加内支撑,费时费力,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施工完成,模板拆除时,还要拆除内部支撑,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无需在内部设置内支撑,操作便捷,施工效率高,牢固性强的加肋华夫板模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华夫板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需要在内部设置内支撑,费时费力,增加了施工成本,而且施工完成,模板拆除时,还要拆除内部支撑,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施工效率,施工周期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上方且上小下大的梯形筒,以及设置在梯形筒上方且均匀排布的四个圆柱形筒,底板、梯形筒和圆柱形筒一体制成;还包括设置在梯形筒外侧壁上的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包括横向凸肋和竖向凸肋,与梯形筒的筒壁一体制成。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凸肋数量为2个,上下排列设置,所述横向凸肋沿梯形筒周向、水平设置。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凸肋的宽度不小于100mm。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凸肋的外侧立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5°。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位于上方的所述横向凸肋的上边沿与梯形筒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梯形筒高度的1/10。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位于下方的所述横向凸肋的上边沿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梯形筒高度的2/5-1/2。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凸肋水平排布、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竖向凸肋沿梯形筒的外侧壁、自上而下设置,顶端边沿与梯形筒顶面平滑过渡,底端边沿沿底板上表面、水平向外延伸至底板边沿。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梯形筒的每个侧面上排布的竖向凸肋的数量不少于5个。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凸肋的宽度为12-22mm。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进一步的,所述竖向凸肋的外侧立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5°。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结构简单,在华夫板的外侧壁上设置了横向凸肋和竖向凸肋,大大加强了华夫板的承载力,无需在中空的内部设置内部支撑,单凭华夫板本省的结构,即可抵抗来自侧面和顶部的混凝土的压力,有效避免华夫板模具的变形。加劲肋与华夫板侧壁一体制成,应用便捷,操作难度低,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模板时,也无需拆除内部支撑,大大减少了工作量,缩短了施工周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加肋华夫板模具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梯形筒;3-圆柱形筒;4-横向凸肋;5-竖向凸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加肋华夫板模具包括主体和设置在主体上的加劲肋。主体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1上方且上小下大的梯形筒2,以及设置在梯形筒2上方且均匀排布的四个圆柱形筒3,底板1、梯形筒2和圆柱形筒3一体制成。加劲肋包括横向凸肋4和竖向凸肋5,横向凸肋4数量为2个,上下排列设置在梯形筒2的外侧壁上,横向凸肋4沿梯形筒2周向、水平设置,下端边沿与梯形筒2外侧壁平滑过渡,横向凸肋4的宽度不小于100mm,横向凸肋4的外侧立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5°,与梯形筒2的筒壁一体制成,位于上方的横向凸肋4的上边沿与梯形筒2顶面之间的距离不大于梯形筒2高度的1/10,位于下方的横向凸肋4的上边沿与底板1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梯形筒2高度的2/5-1/2;竖向凸肋5水平排布、均匀间隔设置在梯形筒2外侧壁上,梯形筒2的每个侧面上排布的竖向凸肋5的数量不少于5个,竖向凸肋5沿梯形筒2的外侧壁、自上而下设置,竖向凸肋5凸出于梯形筒2外侧壁和横向凸肋4设置,竖向凸肋5的截面为矩形或菱形,外表面平滑设置,竖向凸肋5的顶端边沿与梯形筒2顶面平滑过渡,底端边沿沿底板1上表面、水平向外延伸至底板1边沿,竖向凸肋5的宽度为12-22mm,竖向凸肋5的外侧立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肋华夫板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且上小下大的梯形筒(2),以及设置在梯形筒(2)上方且均匀排布的四个圆柱形筒(3),底板(1)、梯形筒(2)和圆柱形筒(3)一体制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梯形筒(2)外侧壁上的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包括横向凸肋(4)和竖向凸肋(5),与梯形筒(2)的筒壁一体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加肋华夫板模具,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底板(1),设置在底板(1)上方且上小下大的梯形筒(2),以及设置在梯形筒(2)上方且均匀排布的四个圆柱形筒(3),底板(1)、梯形筒(2)和圆柱形筒(3)一体制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梯形筒(2)外侧壁上的加劲肋,所述加劲肋包括横向凸肋(4)和竖向凸肋(5),与梯形筒(2)的筒壁一体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华夫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肋(4)数量为2个,上下排列设置,所述横向凸肋(4)沿梯形筒(2)周向、水平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华夫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肋(4)的宽度不小于1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华夫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凸肋(4)的外侧立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大于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肋华夫板模具,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方的所述横向凸肋(4)的上边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振宇王涛静恩鹏朱洪标么志建贾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