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64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包括:砖体,砖体内设置有贯穿砖体上表面的集雨孔和贯穿砖体下表面渗水孔,上表面与下表面为中心对称且等比例缩放的多边形结构,砖体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砖体内交错分布设置若干加强筋将砖体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生填充物的容置空腔,相邻的容置空腔通过开设在加强筋上的透水孔相连通,砖体的前、后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榫舌,砖体的左、右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榫舌相咬合的卯槽,所述榫舌插入卯槽中可实现相邻的砖体锁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种形态和结构互补砖体之间立体锁扣的结构设计,通过植物根系串联的维护方式,增强了砖体的抗重性和抗冲击力的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
本技术属于园林工程
,涉及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
技术介绍
景观铺地砖是一种景观设计和施工中常用的工程材料,主要用于广场、人行道等大面积铺装工程中,其砖体一般为规则平面,厚度在20-30厘米左右,使用时直接用水泥砂浆铺设于砂石垫层之上。但是由于汽车碾压或者垫层下土石沉降,常规铺地砖的垫层易受压变形引起垫层积水,在汽车再次碾压时因受力不均匀导致铺地砖损坏,或是因垫层积水而在受踩踏时溅湿行人的衣物。现有技术中通过底层架空、增加防溅块和挡水面的技术手段来解决景观铺地砖溅水的问题,但是大多存在成本较高、施工不便的条件制约,并且未能解决受汽车等重物碾压容易损坏这一问题,也不能解决垂直受力所导致的景观砖单体下沉问题,并不适用于广场、人行道、景观道路等以人使用为主的步行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兼容人车使用,同时铺设方便的防溅水和抗压景观的生态铺地砖。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包括:砖体,呈台体状结构,所述砖体内设置有贯穿砖体上表面的集雨孔和贯穿砖体下表面渗水孔,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为中心对称且等比例缩放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砖体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砖体内交错分布设置若干加强筋将所述砖体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生填充物的容置空腔,相邻的容置空腔通过开设在加强筋上的透水孔相连通,所述砖体的前、后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榫舌,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榫舌相咬合的卯槽,所述榫舌插入卯槽中可实现相邻的砖体锁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卯槽与所述砖体上表面相交处呈90°夹角构成锁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榫舌的上顶面与所述砖体的上表面垂直相切,所述榫舌与锁口相配合形成锁扣。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条与砖体为一整体的、沿竖直方向的侧槽。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侧槽等间距相互平行设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植生填充物内每间隔5-8cm开设有垂直于上、下底面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直径为10-20mm。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植生填充物由孔状材料、胶结材料、有机肥料、植物生态因子混合制成。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孔状材料包括陶粒、煤渣、钢渣、树皮、碎麻、稻糠、活性炭、麦秆、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为1-10mm;所述胶结材料包括淀粉胶、糊精胶、豆胶、阿拉伯树胶、松香胶、羧甲基纤维素胶、木质素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肥料包括秸秆、豆粕、棉粕、畜禽粪便、糖渣、糠醛渣、河泥、蚕沙、草木灰、贝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生态因子由狗牙根脱壳种子、狗牙根匍匐茎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其中狗牙根匍匐茎需为3~5cm的小段。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砖体和加强筋为一体成形,采用混凝土、炉渣、粉煤灰、污泥、钢渣、河沙、高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成型后抗压强度≥30MPa。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采用分散受力的承压结构实现了铺装地砖压力和冲击力的转移与缓解,增强了景观铺地砖的整体抗压性;通过台体状铺地砖的交错拼结增加稳定性和抗压性;同时,砖体内外的集雨孔、引流孔和渗水孔能迅速的将雨水渗透至地底,而砖体内植生填充物的孔隙结构和填充料具有一定滞水性以满足狗牙根的生长,其根系锚固和增强了砖体间、砖体与地底间的整体韧性和抗压能力,从而避免砖体垫层受重压后沉降不均所导致的积水和溅水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砖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的上底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纵截面结构示意图A-A;图6为本技术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纵截面结构示意图B-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6,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包括:砖体1,呈台体状结构,所述砖体1内设置有贯穿砖体上表面2的集雨孔21和贯穿砖体下表面3渗水孔31,优选的,集雨孔21的直径小于20mm,以女士高根鞋不陷入为宜,所述上表面2与下表面3为中心对称且等比例缩放的多边形结构,可以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八边形中的任意一种,砖体1内交错分布设置若干加强筋4将砖体内部中空结构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生填充物的容置空腔5,相邻的容置空腔5通过开设在加强筋4上的透水孔6相连通,所述砖体1的前、后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榫舌7,所述砖体1的左、右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榫舌7相咬合的卯槽8,所述砖体1分为阳面和阴面两种台体,阳面台体11上小下大,阴面台体12上大下小,阳面台体11的上底面形状和尺寸与阴面台体12下底面形状和尺寸均一致,四个侧面的面积形状大小均相同,阳面台体11侧面和阴面台体12侧面的倾斜角度互补,并在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条与砖体为一整体的侧槽9,侧槽9沿着具有坡度的侧面在竖直方向等间距排布,施工时阳面台体11与阴面台体12可侧面拼结后使侧槽9互通。所述砖体侧面的卯槽8与砖体上底面相交处形成角度90°的卯槽锁口81,榫舌7的上顶面与砖体的上表面垂直相切,施工时将卯槽8插入相邻砖体对应的90°角度的榫舌7中,形成上下锁扣,在施工时可在水平面与相邻的砖体锁扣。所述植生填充物内每间隔5-8cm开设有垂直于上、下底面的引流孔51,所述引流孔51直径为10-20mm,方便雨水的快速渗透并具有一定滞水性以满足狗牙根的生长,狗牙根具有须根坚韧和耐水的特征,能迅速填充砖体内外的孔隙结构,其根系锚固和增强了砖体整体韧性和抗压能力。进一步的,所述植生填充物按孔状材料20-30份、胶结材料3-5份、有机肥料3-5份、植物生态因子1-2份的比例混合制成,孔状材料包括陶粒、煤渣、钢渣、树皮、碎麻、稻糠、活性炭、麦秆、椰壳中的一种或多种,粒径为1-10mm;所述胶结材料包括淀粉胶、糊精胶、豆胶、阿拉伯树胶、松香胶、羧甲基纤维素胶、木质素胶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有机肥料包括秸秆、豆粕、棉粕、畜禽粪便、糖渣、糠醛渣、河泥、蚕沙、草木灰、贝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生态因子由狗牙根脱壳种子、狗牙根匍匐茎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优选的,其中狗牙根匍匐茎需为3~5cm的小段。进一步的,所述砖体和加强筋为一体成形,采用混凝土、炉渣、粉煤灰、污泥、钢渣、河沙、高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制成,成型后抗压强度≥30MPa。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及其施工方法,通过砖体之间立体锁扣的结构设计,以及砖体内和砖体之间通过植物根系串联的维护方式,增强了砖体的抗重性和抗冲击力的韧性,克服了普通铺地砖易受重物碾压而导致砖体破坏和下部积水的问题。同时,砖体结构设计中集水、引水和渗水的雨水管控方式避免了雨水对地下垫层的直接冲刷,具备了滞水和水土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包括:砖体,呈台体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内设置有贯穿砖体上表面的集雨孔和贯穿砖体下表面渗水孔,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为中心对称且等比例缩放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砖体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砖体内交错分布设置若干加强筋将所述砖体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生填充物的容置空腔,相邻的容置空腔通过开设在加强筋上的透水孔相连通,所述砖体的前、后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榫舌,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榫舌相咬合的卯槽,所述榫舌插入卯槽中可实现相邻的砖体锁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包括:砖体,呈台体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内设置有贯穿砖体上表面的集雨孔和贯穿砖体下表面渗水孔,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为中心对称且等比例缩放的多边形结构,所述砖体的纵截面为上小下大的等腰梯形结构,所述砖体内交错分布设置若干加强筋将所述砖体内部分隔成若干个用于放置植生填充物的容置空腔,相邻的容置空腔通过开设在加强筋上的透水孔相连通,所述砖体的前、后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榫舌,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面中心对称设置有与所述榫舌相咬合的卯槽,所述榫舌插入卯槽中可实现相邻的砖体锁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卯槽与所述砖体上表面相交处呈90°夹角构成锁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榫舌的上顶面与所述砖体的上表面垂直相切,所述榫舌与锁口相配合形成锁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溅水的抗压景观铺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左、右四个侧面的外侧壁上均设有若干条与砖体为一整体的、沿竖直方向的侧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溅水的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畅杨静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