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7516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弹簧、上压板、下压板、底座、缓冲层、动模板、模具箱、排气孔、浇注缓冲环、定模板,顶盖的下端与定模板的上端相贴合,弹簧贯穿于动模板,上压板的下端与下压板的上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在模具的注塑过程中,从浇注口进行浇注,进入成型室,整过过程中加热板一直处于加热状态,电源输入口的通电,电阻丝因为阻值的变化而产生热量,避免了注塑到浇注口的时候。塑的热量减小影响成型的效果,加热板成一个凹槽状与成型室相嵌套,更能均匀的为模具加热,均匀的为模具加热,减少模具模具形成过程中的气泡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属于注塑模具领域。
技术介绍
电木注塑模具是BUB注射电木粉的应用工艺,如能按其性能特点控制,对提高制成品率;减轻注射机的工作负荷;减少对螺杆料筒的磨损;缩短成型周期;改善制件外观会有很大的帮助,电木注塑模具材料必须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经螺杆在料筒内充分熔融塑化,使它呈现良好的熔融状态和流动性,使之具备最佳的注射成型工艺。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320206466.8的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包括有电木注塑模具,所述的电木注塑模具包括有上模和下模,在所述的上模和下模的侧面分别开有通孔,在每个通孔内放入加热管,但是该现有技术,在注塑模具的加热上不够均匀,容易导致在模具形成过程中产生有气泡现象,影响了模具的成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以解决现有在注塑模具的加热上不够均匀,容易导致在模具形成过程中产生有气泡现象,影响了模具的成型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其结构包括顶盖、弹簧、上压板、下压板、底座、缓冲层、动模板、模具箱、排气孔、浇注缓冲环、定模板,所述顶盖的下端与定模板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弹簧贯穿于动模板,所述上压板的下端与下压板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层的下端与底座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动模板的上端与定模板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孔嵌入连接于定模板,所述浇注缓冲环设于顶盖的上表面,所述模具箱由定位杆、交接口、推杆、缓冲块、动模板外壳、定模板外壳、成型室、加热板、浇注口护套、浇注口组成,所述定位杆与交接口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推杆贯穿于动模板外壳,所述缓冲块的上端与动模板外壳的下端相平行,所述定模板外壳的下端与动模板外壳的上端相贴合,所述成型室与加热板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浇注口护套与浇注口嵌套连接,所述加热板由上加热板外壳、电源输入口、电阻丝、镁材料、下加热板外壳组成,所述上加热板外壳的下端与下加热板外壳的上端相贴合,所述下加热板外壳内部设有电源输入口与电阻丝,所述电阻丝四周设有镁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上压板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为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为50cm。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孔共设有6个,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外壳的下端的上端与顶盖的下端相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由钢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顶盖钢合金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在模具的注塑过程中,从浇注口进行浇注,进入成型室,整过过程中加热板一直处于加热状态,电源输入口的通电,电阻丝因为阻值的变化而产生热量,避免了注塑到浇注口的时候。塑的热量减小影响成型的效果,加热板成一个凹槽状与成型室相嵌套,更能均匀的为模具加热,均匀的为模具加热,减少模具模具形成过程中的气泡产生。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模具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顶盖-1、弹簧-2、上压板-3、下压板-4、底座-5、缓冲层-6、动模板-7、模具箱-8、排气孔-9、浇注缓冲环-10、定模板-11、定位杆-801、交接口-802、推杆-803、缓冲块-804、动模板外壳-805、定模板外壳-806、成型室-807、加热板-808、浇注口护套-809、浇注口-810、上加热板外壳-80801、电源输入口-80802、电阻丝-80803、镁材料-80804、下加热板外壳-808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顶盖1、弹簧2、上压板3、下压板4、底座5、缓冲层6、动模板7、模具箱8、排气孔9、浇注缓冲环10、定模板11,所述顶盖1的下端与定模板11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弹簧2贯穿于动模板7,所述上压板3的下端与下压板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层6的下端与底座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动模板7的上端与定模板1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孔9嵌入连接于定模板11,所述浇注缓冲环10设于顶盖1的上表面,所述模具箱8由定位杆801、交接口802、推杆803、缓冲块804、动模板外壳805、定模板外壳806、成型室807、加热板808、浇注口护套809、浇注口810组成,所述定位杆801与交接口802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推杆803贯穿于动模板外壳805,所述缓冲块804的上端与动模板外壳805的下端相平行,所述定模板外壳806的下端与动模板外壳80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成型室807与加热板808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浇注口护套809与浇注口810嵌套连接,所述加热板808由上加热板外壳80801、电源输入口80802、电阻丝80803、镁材料80804、下加热板外壳80805组成,所述上加热板外壳80801的下端与下加热板外壳8080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下加热板外壳80805内部设有电源输入口80802与电阻丝80803,所述电阻丝80803四周设有镁材料80804,所述底座5与上压板3相平行,所述顶盖1为长方体结构并且长度为50cm,所述排气孔9共设有6个,所述底座5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动模板外壳805的下端的上端与顶盖1的下端相平行,所述底座5由钢材料制成,顶盖1钢合金材料制成。本专利所说的弹簧2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所述电阻丝80803是一种一般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电气元件,一般地说,温度上升It寸金属的阻照增加;碳元素、半导体或者电解液则相反,温度上升时阻值减少。在进行使用时,在模具的注塑过程中,从浇注口810进行浇注,进入成型室807,整过过程中加热板808一直处于加热状态,电源输入口80802的通电,电阻丝80803因为阻值的变化而产生热量,避免了注塑到浇注口的时候。塑的热量减小影响成型的效果,加热板808成一个凹槽状与成型室807相嵌套,更能均匀的为模具加热。本技术解决了在注塑模具的加热上不够均匀,容易导致在模具形成过程中产生有气泡现象,影响了模具的成型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在模具的注塑过程中,从浇注口810进行浇注,进入成型室807,整过过程中加热板808一直处于加热状态,电源输入口80802的通电,电阻丝80803因为阻值的变化而产生热量,避免了注塑到浇注口的时候。塑的热量减小影响成型的效果,加热板808成一个凹槽状与成型室807相嵌套,更能均匀的为模具加热,均匀的为模具加热,减少模具模具形成过程中的气泡产生。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顶盖(1)、弹簧(2)、上压板(3)、下压板(4)、底座(5)、缓冲层(6)、动模板(7)、模具箱(8)、排气孔(9)、浇注缓冲环(10)、定模板(11),所述顶盖(1)的下端与定模板(11)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弹簧(2)贯穿于动模板(7),所述上压板(3)的下端与下压板(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层(6)的下端与底座(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动模板(7)的上端与定模板(1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孔(9)嵌入连接于定模板(11),所述浇注缓冲环(10)设于顶盖(1)的上表面,所述模具箱(8)由定位杆(801)、交接口(802)、推杆(803)、缓冲块(804)、动模板外壳(805)、定模板外壳(806)、成型室(807)、加热板(808)、浇注口护套(809)、浇注口(810)组成,所述定位杆(801)与交接口(802)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推杆(803)贯穿于动模板外壳(805),所述缓冲块(804)的上端与动模板外壳(805)的下端相平行,所述定模板外壳(806)的下端与动模板外壳(80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成型室(807)与加热板(808)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浇注口护套(809)与浇注口(810)嵌套连接,所述加热板(808)由上加热板外壳(80801)、电源输入口(80802)、电阻丝(80803)、镁材料(80804)、下加热板外壳(80805)组成,所述上加热板外壳(80801)的下端与下加热板外壳(8080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下加热板外壳(80805)内部设有电源输入口(80802)与电阻丝(80803),所述电阻丝(80803)四周设有镁材料(808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木注塑模具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顶盖(1)、弹簧(2)、上压板(3)、下压板(4)、底座(5)、缓冲层(6)、动模板(7)、模具箱(8)、排气孔(9)、浇注缓冲环(10)、定模板(11),所述顶盖(1)的下端与定模板(11)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弹簧(2)贯穿于动模板(7),所述上压板(3)的下端与下压板(4)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缓冲层(6)的下端与底座(5)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动模板(7)的上端与定模板(11)的下端相连接,所述排气孔(9)嵌入连接于定模板(11),所述浇注缓冲环(10)设于顶盖(1)的上表面,所述模具箱(8)由定位杆(801)、交接口(802)、推杆(803)、缓冲块(804)、动模板外壳(805)、定模板外壳(806)、成型室(807)、加热板(808)、浇注口护套(809)、浇注口(810)组成,所述定位杆(801)与交接口(802)位于同一中心线,所述推杆(803)贯穿于动模板外壳(805),所述缓冲块(804)的上端与动模板外壳(805)的下端相平行,所述定模板外壳(806)的下端与动模板外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聪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艺同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