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炉回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7315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它包括防爆筒、回氢管、波纹管和炉管;所述回氢管包括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所述第二回氢子管的部分伸入所述防爆筒内;所述波纹管和所述回氢管一一对应,并且所述波纹管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连通,所述波纹管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所述炉管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了其安装,并且能够很好地控制回氢管的插入量,提高了还原炉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还原炉回氢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十五管还原炉是以氢气作为还原气氛,针对钨(钼)粉的生产要求,在设定的工艺温度条件下,对氧化钨(钼)粉末料进行还原,十五管还原炉是我国90年代从德国引进的十四管还原炉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和不断改进发展出来的新一代设备。原十五管还原炉回氢管结构为:采用φ60/φ40的无缝钢管与防爆筒及炉管焊接,存在的问题:1、直接焊接要根据现场的炉管实际高度配焊,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大,2、容易造成十五根管的回氢管插入防爆筒深度不均匀,造成炉管氢气压力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它方便了其安装,并且能够很好地控制回氢管的插入量,提高了还原炉的稳定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它包括:防爆筒;回氢管,所述回氢管包括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所述第二回氢子管的部分伸入所述防爆筒内;波纹管,所述波纹管和所述回氢管一一对应,并且所述波纹管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连通,所述波纹管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炉管,所述炉管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进一步为了方便连接和安装,所述波纹管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之间以及所述波纹管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之间可拆卸式地连接。进一步,所述回氢管设置有多个,并且回氢管沿着水平方向并列设置。进一步,所述回氢管的第一回氢子管具有长回氢子管和短回氢子管两种,并且长回氢子管和短回氢子管交替设置,长回氢子管的顶端高于所述短回氢子管的顶端。进一步,所述长回氢子管设置有八根,所述短回氢子管设置有七根。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将回氢管截为两段,分别为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之间连接波纹管,采用这样的方式,一是能够方便安装,二是能够很好地控制回氢管插入防爆筒内的深度,提高了还原炉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还原炉回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它包括:防爆筒4;回氢管,所述回氢管包括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21,所述第二回氢子管21的部分伸入所述防爆筒内;波纹管3,所述波纹管3和所述回氢管一一对应,并且所述波纹管3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连通,所述波纹管3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炉管1,所述炉管1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如图1所示,所述波纹管3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之间以及所述波纹管3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之间可拆卸式地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回氢管设置有多个,并且回氢管沿着水平方向并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回氢管总共设置有十五根。如图1所示,所述回氢管的第一回氢子管具有长回氢子管22和短回氢子管23两种,并且长回氢子管22和短回氢子管23交替设置,长回氢子管22的顶端高于所述短回氢子管23的顶端。如图1所示,所述长回氢子管22设置有八根,所述短回氢子管23设置有七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将回氢管截为两段,分别为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21,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21之间连接波纹管3,采用这样的方式,一是能够方便安装,二是能够很好地控制回氢管插入防爆筒4内的深度,提高了还原炉的稳定性。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爆筒(4);回氢管,所述回氢管包括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21),所述第二回氢子管(21)的部分伸入所述防爆筒内;波纹管(3),所述波纹管(3)和所述回氢管一一对应,并且所述波纹管(3)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连通,所述波纹管(3)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炉管(1),所述炉管(1)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还原炉回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防爆筒(4);回氢管,所述回氢管包括第一回氢子管和第二回氢子管(21),所述第二回氢子管(21)的部分伸入所述防爆筒内;波纹管(3),所述波纹管(3)和所述回氢管一一对应,并且所述波纹管(3)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连通,所述波纹管(3)的下端部与相应的第二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炉管(1),所述炉管(1)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上端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炉回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3)的上端部与相应的第一回氢子管的下端部之间以及所述波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新陈承尹成乔立峰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新和工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