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7144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和底座,绕线盘位于底座的上部,底座的一端内部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位于绕线盘的中部,转轴上固定有四块等距间隔的隔盘,隔盘两两之间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位于转轴上,电机的一侧且位于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转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绕线盘和移动杆,实现了电源线绕线过程中自动上下调节的功能,无需人工进行电源线的上下调节,节约了人力成本,绕线盘可同时对多条电源线进行缠绕工作,提高了绕线作业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绕线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属于电源线生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源线是传输电流的电线,目前,电线的缠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手工操作,这种方式绕线效率低下,绕线效果参差不齐,人员的劳动程度较大,不利于电源线的生产,另一种是利用简易设备进行绕线,但这种绕线方式需要在绕线过程中人工对电源线进行张紧和上下调节,而上下调节的目的是防止电源线绕在同一位置,同样不能满足电源线生产厂家的生产需求,现有电源线绕线设备不具有电源线保护措施,导致电源线外保护层极易受到损坏,且电源线生产厂家需对电源线进行储存,已防止电源线生产过多导致车间杂乱而影响生产效率,现有电源线绕线装置不易对电源线进行存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和底座,所述绕线盘位于底座的上部,所述底座的一端内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且转轴位于绕线盘的中部,所述转轴上固定有四块等距间隔的隔盘,所述隔盘两两之间设有穿线孔且穿线孔位于转轴上,所述电机的一侧且位于底座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活动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转轮的曲面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杆,所述从动杆的下端焊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螺纹孔内且螺纹孔位于底座的一端,所述从动杆的内部设有卡位孔,所述从动杆的上端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底部焊接有卡位柱,所述卡位柱置于卡位孔内,所述移动杆上等距间隔有三个穿线筒,所述穿线孔连接有电线的一端,所述电线的另一端穿过穿线筒。优选的,所述转轴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穿线筒的内部表面固定有软质耐磨材料。优选的,所述隔盘与穿线筒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质量大于绕线盘和电线的总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通过设置绕线盘和移动杆,实现了电源线绕线过程中自动上下调节的功能,无需人工进行电源线的上下调节,节约了人力成本,绕线盘可同时对多条电源线进行缠绕工作,提高了绕线作业的工作效率,且绕线盘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方便了电源线的存储,该装置可与电源线生产流水线同时作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即可成绕线作业,满足了电源线规模生产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移动装置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穿线孔示意图。图中:1、绕线盘;2、底座;3、第一电机;4、转轴;5、隔盘;6、穿线孔;7、第二电机;8、第一转轮;9、第二转轮;10、螺纹杆;11、螺纹孔;12、移动杆;13、穿线筒;14、从动杆;15、卡位孔;16、卡位柱;17、电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1和底座2,绕线盘1位于底座2的上部,底座2的一端内部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位于绕线盘1的中部,转轴4上固定有四块等距间隔的隔盘5,隔盘5两两之间设有穿线孔6且穿线孔6位于转轴4上,第一电机3的一侧且位于底座2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7,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轮8,第一转轮8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转轮9,第二转轮9活动连接于底座2的上表面上,第二转轮9的曲面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杆14,从动杆14的下端焊接有螺纹杆10,螺纹杆10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1内且螺纹孔11位于底座2的一端,从动杆14的内部设有卡位孔15,从动杆14的上端设有移动杆12,移动杆12底部焊接有卡位柱16,卡位柱16置于卡位孔15内,移动杆12上等距间隔有三个穿线筒13,穿线孔6连接有电线17的一端,电线17的另一端穿过穿线筒13。转轴4与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方便电线17的存储,穿线筒13的内部表面固定有软质耐磨材料,保护电线17的保护层不被损坏,隔盘5与穿线筒13相互平行,保证绕线流程的正常进行,底座2的质量大于绕线盘1和电线17的总质量,保证了装置的稳定性。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将电线17的一端穿过穿线筒13并系在穿线孔6内,启动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7,绕线盘1带动电线17缠绕于转轴4上,第一转轮8带动第二转轮9和从动杆14啮合转动,螺纹杆10随从动杆14转动,使的螺纹杆10与从动杆14同时缓慢上升,置于从动杆上14的移动杆12也随之抬升,穿线筒13内的电线17同时随之上升,直到电线17在绕线盘1上第一层缠绕结束,反向转动第二电机7,同理穿线筒13将带动电线17缓慢向下移动,完成电线17在绕线盘1上的第二层缠绕,同理直到电线17缠绕长度达到需求,从装置外侧剪断电线17,当电线17全部缠绕于绕线盘1时,关闭第一电机3和第二电机7,将电线17外露的端头绑定于绕线盘1上,吊起绕线盘1并存放至储存地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1)位于底座(2)的上部,所述底座(2)的一端内部设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位于绕线盘(1)的中部,所述转轴(4)上固定有四块等距间隔的隔盘(5),所述隔盘(5)两两之间设有穿线孔(6)且穿线孔(6)位于转轴(4)上,所述第一电机(3)的一侧且位于底座(2)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轮(8),所述第一转轮(8)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转轮(9),所述第二转轮(9)活动连接于底座(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转轮(9)的曲面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杆(14),所述从动杆(14)的下端焊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1)内,所述螺纹孔(11)位于底座(2)的一端,所述从动杆(14)的内部设有卡位孔(15),所述从动杆(14)的上端设有移动杆(12),所述移动杆(12)底部焊接在卡位柱(16)的一端,所述卡位柱(16)置于卡位孔(15)内,所述移动杆(12)上等距间隔有三个穿线筒(13),所述穿线孔(6)连接有电线(17)的一端,所述电线(17)的另一端穿过穿线筒(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线生产用绕线装置,包括绕线盘(1)和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盘(1)位于底座(2)的上部,所述底座(2)的一端内部设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4)且转轴(4)位于绕线盘(1)的中部,所述转轴(4)上固定有四块等距间隔的隔盘(5),所述隔盘(5)两两之间设有穿线孔(6)且穿线孔(6)位于转轴(4)上,所述第一电机(3)的一侧且位于底座(2)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轮(8),所述第一转轮(8)远离第一电机(3)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转轮(9),所述第二转轮(9)活动连接于底座(2)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转轮(9)的曲面一侧啮合连接有从动杆(14),所述从动杆(14)的下端焊接有螺纹杆(10),所述螺纹杆(10)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1)内,所述螺纹孔(11)位于底座(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贵朱新余李子瑞赖金武钟高群钟文猛朱春发李霞陈巧梁志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莱悦电业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