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进器专利>正文

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693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风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包括:系统主机、电子净化器、空气加热器、消音箱;电子净化器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电子净化器与系统主机通过管道相连接;入风管道设置在电子净化器的一侧,且入风管道与电子净化器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出风管道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出风管道与系统主机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空气加热器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空气加热器与系统主机通过管道相连接;消音箱设置在空气加热器的一侧,且消音箱与空气加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接;通过以上结构的改进,具有可加热空气、能够对比室内外污染颗粒含量、系统调节性、适应性较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新风系统是根据在密闭的室内一侧用专用设备向室内送新风,再从另一侧由专用设备向室外排出,在室内会形成“新风流动场”,从而满足室内新风换气的需要,随着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新风系统也得到了极大的普及性,但是现有的新风系统具有以下几点不足:1、系统换热效率低,损耗室内热量;2、不能检测室内及室外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对比;3、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调节性、适应性较差。如上述中提出的问题,本方案提供一种新型地送风式新风系统,并通过该新型地送风式新风系统达到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及不足,使之能更具有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系统换热效率低、损耗室内热量,不能检测室内及室外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对比,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系统结构较为简单,可调节性、适应性较差的问题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方案所达成: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包括:系统主机、电子净化器、入风管道、出风管道、空气加热器、消音箱、分流盒、内吹风总管道、内吹风分支管道、内吹风口、汇流盒、内吸风总管道、内吸风分支管道、内吸风口、控制箱、连接管线、颗粒污染监测仪;所述电子净化器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电子净化器与系统主机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入风管道设置在电子净化器的一侧,且入风管道与电子净化器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出风管道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出风管道与系统主机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空气加热器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空气加热器与系统主机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消音箱设置在空气加热器的一侧,且消音箱与空气加热器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分流盒设置在消音箱的一侧,且分流盒与消音箱通过内吹风总管道相连接;所述内吹风分支管道设置在分流盒的一侧,且内吹风分支管道与分流盒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内吹风口设置在内吹风分支管道的上侧,且吹风口与内吹风分支管道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汇流盒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汇流盒与系统主机通过内吸风总管道相连接;所述内吸风分支管道设置在汇流盒的一侧,且内吸风分支管道与汇流盒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内吸风口设置在内吸风分支管道的下侧,且内吸风口与内吸风分支管道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控制箱设置在系统主机的一侧,且控制箱与系统主机通过连接管线相连接;所述颗粒污染监测仪设置在控制箱的一侧,且颗粒污染监测仪与控制箱通过连接管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所述内吹风分支管道、内吹风口、内吸风分支管道及内吸风口均设置有N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所述颗粒污染监测仪在室内及室外均设置有一处,且该两处颗粒污染监测仪均与控制箱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所述系统主机、电子净化器及空气加热器均与控制箱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所述入风管道、出风管道、内吹风口与内吸风口的风口处均设置有空气滤网。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通过设置空气加热器,用于加热送入的空气,提升室温。2、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通过设置两处颗粒污染监测仪,用于对比室内外污染物的含量,方便调节该系统的运行。3、本技术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通过设置空气加热器、消音箱,使该系统可调节性及适应性更强,功能更加全面。4、本技术通过以上结构上的改进,具有可加热空气、能够对比室内外污染颗粒含量、系统调节性、适应性较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系统主机1、电子净化器2、入风管道3、出风管道4、空气加热器5、消音箱6、分流盒7、内吹风总管道8、内吹风分支管道9、内吹风口10、汇流盒11、内吸风总管道12、内吸风分支管道13、内吸风口14、控制箱15、连接管线16、颗粒污染监测仪1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包括:系统主机1、电子净化器2、入风管道3、出风管道4、空气加热器5、消音箱6、分流盒7、内吹风总管道8、内吹风分支管道9、内吹风口10、汇流盒11、内吸风总管道12、内吸风分支管道13、内吸风口14、控制箱15、连接管线16、颗粒污染监测仪17;电子净化器2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电子净化器2与系统主机1通过管道相连接;入风管道3设置在电子净化器2的一侧,且入风管道3与电子净化器2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出风管道4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出风管道4与系统主机1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空气加热器5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空气加热器5与系统主机1通过管道相连接;消音箱6设置在空气加热器5的一侧,且消音箱6与空气加热器5通过管道相连接;分流盒7设置在消音箱6的一侧,且分流盒7与消音箱6通过内吹风总管道8相连接;内吹风分支管道9设置在分流盒7的一侧,且内吹风分支管道9与分流盒7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内吹风口10设置在内吹风分支管道9的上侧,且吹风口10与内吹风分支管道9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汇流盒11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汇流盒11与系统主机1通过内吸风总管道12相连接;内吸风分支管道13设置在汇流盒11的一侧,且内吸风分支管道13与汇流盒11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内吸风口14设置在内吸风分支管道13的下侧,且内吸风口14与内吸风分支管道13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控制箱15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控制箱15与系统主机1通过连接管线16相连接;颗粒污染监测仪17设置在控制箱15的一侧,且颗粒污染监测仪17与控制箱15通过连接管线相连接。具体的,内吹风分支管道9、内吹风口10、内吸风分支管道13及内吸风口14均设置有N处,用于保证新风的散布及室内废气的排出。具体的,颗粒污染监测仪17在室内及室外均设置有一处,且该两处颗粒污染监测仪17均与控制箱15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用于检测室内及室外的空气质量对比。具体的,系统主机1、电子净化器2及空气加热器5均与控制箱15通过电性方式相连接,便于通过控制箱控制该新风系统的运行。具体的,入风管道3、出风管道4、内吹风口10与内吸风口14的风口处均设置有空气滤网,防止大颗粒异物进入风道损坏系统。具体使用方法与作用:使用该装置时,通过室内及室外的两处颗粒污染监测仪17对比室内外的颗粒污染物含量,从而选择是否启用电子净化器2进行空气净化,通过系统主机1从室外抽取新鲜空气,经过系统主机1进行换热,然后经过空气加热器5进行空气加热,加热后的新鲜空气通过内吹风总管道8经分流箱7分流,再通过内吹风分支管道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包括:系统主机(1)、电子净化器(2)、入风管道(3)、出风管道(4)、空气加热器(5)、消音箱(6)、分流盒(7)、内吹风总管道(8)、内吹风分支管道(9)、内吹风口(10)、汇流盒(11)、内吸风总管道(12)、内吸风分支管道(13)、内吸风口(14)、控制箱(15)、连接管线(16)、颗粒污染监测仪(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净化器(2)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电子净化器(2)与系统主机(1)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入风管道(3)设置在电子净化器(2)的一侧,且入风管道(3)与电子净化器(2)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出风管道(4)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出风管道(4)与系统主机(1)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空气加热器(5)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空气加热器(5)与系统主机(1)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消音箱(6)设置在空气加热器(5)的一侧,且消音箱(6)与空气加热器(5)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分流盒(7)设置在消音箱(6)的一侧,且分流盒(7)与消音箱(6)通过内吹风总管道(8)相连接;所述内吹风分支管道(9)设置在分流盒(7)的一侧,且内吹风分支管道(9)与分流盒(7)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内吹风口(10)设置在内吹风分支管道(9)的上侧,且吹风口(10)与内吹风分支管道(9)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汇流盒(11)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汇流盒(11)与系统主机(1)通过内吸风总管道(12)相连接;所述内吸风分支管道(13)设置在汇流盒(11)的一侧,且内吸风分支管道(13)与汇流盒(11)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内吸风口(14)设置在内吸风分支管道(13)的下侧,且内吸风口(14)与内吸风分支管道(13)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控制箱(15)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控制箱(15)与系统主机(1)通过连接管线(16)相连接;所述颗粒污染监测仪(17)设置在控制箱(15)的一侧,且颗粒污染监测仪(17)与控制箱(15)通过连接管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送风式新风系统,包括:系统主机(1)、电子净化器(2)、入风管道(3)、出风管道(4)、空气加热器(5)、消音箱(6)、分流盒(7)、内吹风总管道(8)、内吹风分支管道(9)、内吹风口(10)、汇流盒(11)、内吸风总管道(12)、内吸风分支管道(13)、内吸风口(14)、控制箱(15)、连接管线(16)、颗粒污染监测仪(1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净化器(2)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电子净化器(2)与系统主机(1)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入风管道(3)设置在电子净化器(2)的一侧,且入风管道(3)与电子净化器(2)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出风管道(4)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出风管道(4)与系统主机(1)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空气加热器(5)设置在系统主机(1)的一侧,且空气加热器(5)与系统主机(1)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消音箱(6)设置在空气加热器(5)的一侧,且消音箱(6)与空气加热器(5)通过管道相连接;所述分流盒(7)设置在消音箱(6)的一侧,且分流盒(7)与消音箱(6)通过内吹风总管道(8)相连接;所述内吹风分支管道(9)设置在分流盒(7)的一侧,且内吹风分支管道(9)与分流盒(7)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内吹风口(10)设置在内吹风分支管道(9)的上侧,且吹风口(10)与内吹风分支管道(9)通过连接管件相连接;所述汇流盒(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进器
申请(专利权)人:冯进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