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689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5
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包括;机架装置、混料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混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由所述机架装置承托住所述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封口盖组件和开合组件;所述混料桶为水平放置的;所述混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放料口,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置有多条搅拌线;所述封口盖组件设置于所述放料口上方,用于盖住所述放料口;所述开合组件设置于所述混料桶上,用于带动所述封口盖组件转动,以盖住或打开所述放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用于带动所述混料桶绕其轴线作一定角度的往返转动。容易将人造石英石粉料经所述放料口放进混料桶中,也容易将已经混料后的人造石英石粉料从所述放料口中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人造石英石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
技术介绍
人造石英石是由90%以上的天然石英和10%左右的色料、树脂和其它调节粘接、固化等的添加剂组成。人造石英石是经过负压真空、高频振动成型,加温固化(温度高低是根据固化剂的种类而定的生产方法加工而成的板材。人造石英石质地坚硬(莫氏硬度5-7)、结构致密(密度2.5g/立方厘米)具有其他装饰材料无法比拟的耐磨、耐压、耐高温、抗腐蚀、防渗透等特性。人造石英石粉料在搅拌之前,为了提高搅拌机中的搅拌效率,通常需要对人造石粉料记性预混料。但是由于当前的混料机构大都为立式的,不好将人造石英石粉料放进混料桶中,另外其混料的效率也不高,混料的效果也不好,所以使得最后排出人造石粉料还是成团,混料后倒料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放料、倒料都十分简便,且混料效率高的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包括;机架装置、混料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混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由所述机架装置承托住所述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封口盖组件和开合组件;所述混料桶为水平放置的;所述混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放料口,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置有多条搅拌线;所述封口盖组件设置于所述放料口上方,用于盖住所述放料口;所述开合组件设置于所述混料桶上,用于带动所述封口盖组件转动,以盖住或打开所述放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用于带动所述混料桶绕其轴线作一定角度的往返转动。优选的,所述封口盖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曲面板;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左气缸组和右气缸组;所述左气缸组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和底部上,其动力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边;所述右气缸组也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和底部上,其动力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边;所述左气缸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盖板沿着所述混料桶的外桶壁转动,所述右气缸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盖板沿着所述混料桶的外桶壁转动,实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所述封口盖组件在盖住所述放料口时,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另一边相互紧靠。优选的,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混料桶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混料桶转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转动部;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转动部为空心环,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前端部和/或后端部,所述转动部套于所述转动轴上。优选的,所述左气缸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边的转角处,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边的另一转角处;所述右气缸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边的转角处,所述第四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底部,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边的另一转角处。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背部设置有多条支撑肋条;所述支撑肋条与所述混料桶的轴线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的另一边,其上半部设置为左空缺区,其下半部设置有左凸起条;所述第二盖板的另一边,其上半部设置有右凸起条,其下半部设置为右空缺区;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相互靠近盖住所述放料口时,所述左凸起条卡进所述右空缺区中,所述右凸起条卡进所述左空缺区中。优选的,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置的搅拌线为螺旋状的,每条搅拌线等间距设置;每一条搅拌线包括多个搅拌组件。优选的,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置有八条搅拌线,每一条搅拌线至少包括四个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板和搅拌凸起,所述搅拌板安装于所述混料桶的内壁上,所述搅拌凸起设置于所述搅拌板的前端和后端,且朝向所述混料桶的轴线。优选的,还包括摆转限位组件;所述摆转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竖杆和限位轴;所述竖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装置,所述竖杆与所述混料桶的轴线相互垂直,且竖杆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一侧,不与所述混料桶接触;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竖杆的另一端,所述限位板为弧形板,其弧面朝向所述混料桶,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限位通孔的上下两端封闭;所述限位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混料桶,所述限位轴穿过所述限位通孔后用螺母锁住限位轴,防止限位板脱离所述限位轴。优选的,所述机架装置包括方形架和承托架,所述承托架设置于所述承托架上;所述承托架包括多个弧形条,多个弧形条承托住所述混料桶的桶壁,且多个弧形条等间距设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传动组件和电气滑环;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方形架上,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于传动组件的输入端,所述传动组件的输出端连接于所述转动轴的输入端;电动机的输出动力时,经过所述传动组件的动力传导,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混料桶转动;所述转动轴设置于轴承座上所述电气滑环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因为混料桶为水平放置的,所以就是卧式摆放的,所以混料桶的整体高度并不高,所以人们容易将人造石英石粉料经所述放料口放进混料桶中,也容易将已经混料后的人造石英石粉料从所述放料口中倒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混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导向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混料桶的内部结构透视图;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混料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混料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机架装置1,方形架11,承托架12,弧形条121,混料装置2,混料桶21,放料口211,搅拌线212,转动轴213,封口盖组件22,第一盖板221,第二盖板222,导向件223,支撑肋条224,开合组件23,左气缸组231,右气缸组232,安装板2231,连接板2232,转动部2233,第一气缸2311,第二气缸2312,第三气缸2321,第四气缸2322,左空缺区2211,左凸起条2212,右凸起条2221,右空缺区2222,搅拌板21211,搅拌凸起21212,动力装置3,电机31,传动组件32,电气滑环33,摆转限位组件4,限位板41,竖杆42,限位轴43,限位通孔4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包括;机架装置1、混料装置2和动力装置3;所述混料装置2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1上,由所述机架装置1承托住所述混料装置2;所述混料装置2包括混料桶21、封口盖组件22和开合组件23;所述混料桶21为水平放置的;所述混料桶21的桶壁上开设有放料口211,所述混料桶21的内壁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装置、混料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混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由所述机架装置承托住所述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封口盖组件和开合组件;所述混料桶为水平放置的;所述混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放料口,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置有多条搅拌线;所述封口盖组件设置于所述放料口上方,用于盖住所述放料口;所述开合组件设置于所述混料桶上,用于带动所述封口盖组件转动,以盖住或打开所述放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用于带动所述混料桶绕其轴线作一定角度的往返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装置、混料装置和动力装置;所述混料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由所述机架装置承托住所述混料装置;所述混料装置包括混料桶、封口盖组件和开合组件;所述混料桶为水平放置的;所述混料桶的桶壁上开设有放料口,所述混料桶的内壁设置有多条搅拌线;所述封口盖组件设置于所述放料口上方,用于盖住所述放料口;所述开合组件设置于所述混料桶上,用于带动所述封口盖组件转动,以盖住或打开所述放料口;所述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装置上,用于带动所述混料桶绕其轴线作一定角度的往返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组件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均为曲面板;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左气缸组和右气缸组;所述左气缸组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和底部上,其动力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边;所述右气缸组也设置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和底部上,其动力输出端铰接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边;所述左气缸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盖板沿着所述混料桶的外桶壁转动,所述右气缸组用于带动所述第二盖板沿着所述混料桶的外桶壁转动,实现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所述封口盖组件在盖住所述放料口时,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另一边相互紧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和底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混料桶的轴线处于同一直线上;所述动力装置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混料桶转动;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包括安装板、连接板和转动部;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转动部为空心环,其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的前端部和/或后端部,所述转动部套于所述转动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石英石无桨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气缸组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边的转角处,所述第二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底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盖板的一边的另一转角处;所述右气缸组包括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缸筒铰接于所述混料桶的顶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盖板的一边的转角处,所述第四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平何高张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慧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