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6887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包括储热罐、第一液位控制阀、第二液位控制阀、放热泵、储热泵;所述放热泵与第二开关串联后与第一液位控制阀并联,形成放热端,所述放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和第二热网流量开关与热网加热器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储热泵与第三开关串联后与第二液位控制阀并联,形成储热端,所述储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开关和第一热网流量开关与热网回水端和热网供水端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两端分别与热网回水端和热网供水端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承压供暖系统中使用常压水储热罐进行储热。利用控制储热罐中液位的高低使承压供暖系统中可以使用常压水储热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
技术介绍
在热网供水分为承压和常压供水。承压供水网可以提供更高温度的水,但是其管道容器都需要能承受一定压力,成本相对于常压设备,会高很多;而常压供水水温都在100℃以内,缺点是供水水温不及承压系统的高。并且由于一些特殊工况,热网供热需要在一定时间储存起来,等到其他时间去使用。这就需要使用储热罐。但是承压系统一般需要使用承压储热罐进行储热。承压储热罐需要符合压力容器标准,而且具有一定危险性,并且成本也比常压容器高很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能在承压热水管网上使用常压水储热。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包括储热罐、第一液位控制阀W1、第二液位控制阀W2、放热泵、储热泵;所述放热泵与第二开关V2串联后与第一液位控制阀W1并联,形成放热端,所述放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V1和第二热网流量开关M2与热网加热器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储热泵与第三开关V3串联后与第二液位控制阀W2并联,形成储热端,所述储热端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第一液位控制阀W1、第二液位控制阀W2、放热泵、储热泵;所述放热泵与第二开关V2串联后与第一液位控制阀W1并联,形成放热端,所述放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V1和第二热网流量开关M2与热网加热器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储热泵与第三开关V3串联后与第二液位控制阀W2并联,形成储热端,所述储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开关V4和第一热网流量开关M1与热网回水端和热网供水端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两端分别与热网回水端和热网供水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储热罐、第一液位控制阀W1、第二液位控制阀W2、放热泵、储热泵;所述放热泵与第二开关V2串联后与第一液位控制阀W1并联,形成放热端,所述放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一开关V1和第二热网流量开关M2与热网加热器的两端相连接;所述储热泵与第三开关V3串联后与第二液位控制阀W2并联,形成储热端,所述储热端的一端与储热罐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第四开关V4和第一热网流量开关M1与热网回水端和热网供水端相连接;所述热网加热器的两端分别与热网回水端和热网供水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承压系统的常压储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V1和热网加热器之间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彬韩围棋孙飞原艳妮韩亚隆朱北方郭瑶陈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特爱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