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809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上船舶事故紧急逃生工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包括救生衣以及设于救生衣上的防水保温关节环机构、浮力机构、遮阳机构以及附加救生机构,关节环机构包括肘部关节环、膝部关节环以及足踝部关节环,浮力机构包括救生衣泡沫组、翼型平衡气囊组以及关节环机构气囊组,遮阳机构包括下肢遮阳布、上肢遮阳布和肩部遮阳布,附加救生机构包括应急淡水、应急口粮、哨笛、防水激光笔以及日光信号镜。防水保温关节环机构有效地减缓落水者体温散失速度;浮力机构使穿戴者身体大部分离开水面;遮阳机构有效避免人体受到烈日直射,防止落水人员晒伤或中暑;附加救生机构可以实现延长落水人员生存时间,提高获救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
本技术涉及水上船舶事故紧急逃生工具
,特指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
技术介绍
随着与航运相关的科技的进步,船舶导航、定位和操纵设备愈加先进,船舶交通事故率大幅降低,但是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存在各种因为人员操作不当或者恶劣天气等原因导致的船舶事故。从1978年到2008年在IMO备案的世界船舶事故数据记录中我们了解到,发生事故的船舶共677艘,事故造成船舶报废的有27艘,占3.99%,船舶全损的有312艘,占46.08%。当船舶发生碰撞、触礁、火灾等事故时,如果事故导致船舶发生不可挽救的损伤,那么就需要船长组织弃船求生。在内河船舶中,大部分的船舶都不具备救生艇、救生筏等应急逃生设备,事故发生时船员只能依靠救生衣和救生圈等穿戴式个人求生装备逃生,在从事近海或远洋运输地船舶中,虽然大部分船舶配备有救生艇、救生筏等逃生设备,但是船舶事故对船舶的损伤不可预知,事故发生后留给船员的应急反应时间可能非常短暂,那么无法及时搭乘救生艇的船员只能依靠穿戴式个人求生装备进行弃船逃生。现有的穿戴式个人求生设备包括:固有浮力式救生衣、气胀式救生衣、混合式救生衣以及保温救生衣。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衣以及设于救生衣上的防水保温关节环机构、浮力机构、遮阳机构以及附加救生机构,所述关节环机构包括肘部关节环(20)、膝部关节环(21)以及足踝部关节环(22),所述浮力机构包括救生衣泡沫组、翼型平衡气囊组以及关节环机构气囊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下肢遮阳布(12)、上肢遮阳布(11)和肩部遮阳布(10),所述附加救生机构包括应急淡水、应急口粮、哨笛、防水激光笔以及日光信号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衣以及设于救生衣上的防水保温关节环机构、浮力机构、遮阳机构以及附加救生机构,所述关节环机构包括肘部关节环(20)、膝部关节环(21)以及足踝部关节环(22),所述浮力机构包括救生衣泡沫组、翼型平衡气囊组以及关节环机构气囊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下肢遮阳布(12)、上肢遮阳布(11)和肩部遮阳布(10),所述附加救生机构包括应急淡水、应急口粮、哨笛、防水激光笔以及日光信号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新型多功能救生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衣泡沫组包括设于救生衣背面的聚乙烯泡沫、设于救生衣胸部的聚乙烯泡沫以及设于救生衣腹部的聚乙烯泡沫,所述翼型平衡气囊组包括由多个棒型气囊平行拼合成的翼型气囊(80)组成,且由多个棒型气囊平行拼合成的翼型气囊(80)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救生衣的胸前设有小型压缩气体钢瓶(30),所述小型压缩气体钢瓶(30)通过充气管路(50)与PU气管连接于翼型气囊(80),所述翼型气囊(80)未充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计荣周春辉张亚杰黄茜刘胜璟吴添豪文元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