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变形玩具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81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动变形玩具车,所述手动变形玩具车包括:车体;车前组件,所述车前组件可收合地设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车前组件具有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车前组件在收合状态时构成所述车体的车前盖的造型。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动变形玩具车,通过将车前组件可收合设置在车体的前端,这样,玩家在玩耍时,可以将车前组件在车体的前端展开和收合,车前组件分别在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时实现相应的玩具功能,玩法多样化,增强了玩耍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变形玩具车
本技术涉及玩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手动变形玩具车。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玩具车不仅玩法单一,动作复杂,且趣味性较低,玩家的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手动变形玩具车,所述手动变形玩具车的玩法多样、趣味性强。根据本技术的手动变形玩具车,包括:车体;车前组件,所述车前组件可收合地设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车前组件具有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车前组件在收合状态时构成所述车体的车前盖的造型。根据本技术的手动变形玩具车,通过将车前组件可收合设置在车体的前端,这样,玩家在玩耍时,可以将车前组件在车体的前端展开和收合,车前组件分别在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时实现相应的玩具功能,玩法多样化,增强了玩耍的趣味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动变形玩具车还包括:车后组件,所述车后组件可翻转地设在所述车体的后端,所述车后组件具有向上位置和向下位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动变形玩具车还包括:车头,所述车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车头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车体和所述车头之间;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前组件,所述车前组件可收合地设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车前组件具有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车前组件在收合状态时构成所述车体的车前盖的造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车前组件,所述车前组件可收合地设在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车前组件具有收合状态和展开状态,所述车前组件在收合状态时构成所述车体的车前盖的造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后组件,所述车后组件可翻转地设在所述车体的后端,所述车后组件具有向上位置和向下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动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头,所述车头可活动地设在所述车体的顶部,所述车头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所述车体和所述车头之间;其中,所述车头构造成可反复按压,所述升降机构将所述车头交替地卡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动变形玩具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连接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外套筒的内周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棱,所述第一凸棱沿所述外套筒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一凸棱的同一端端面形成倾斜方向一致的驱动斜面,所述第一凸棱为偶数条,每条所述第一凸棱与相邻一侧所述第一凸棱之间限定出滑动槽,每条所述第一凸棱与相邻另一侧所述第一凸棱之间设有止停块;上压柱,所述上压柱的一端连接所述车头,所述上压柱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外套筒内,所述上压柱伸入所述外套筒的一端邻近所述驱动斜面且端面上设有锯形齿,所述锯形齿沿周向设有多个,所述上压柱的周面上设有配合在所述滑动槽内的第二凸棱;转轮,所述转轮设在所述外套筒内,所述转轮的外周壁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三凸棱,所述第三凸棱沿所述转轮的周向间隔开设有多条,多条所述第三凸棱的朝向所述上压柱的端面形成被动斜面,所述被动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驱动斜面的倾斜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凸棱的数量为所述第一凸棱数量的一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上压柱的方向向所述转轮施加弹性力;其中,所述车头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珊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迪动漫玩具有限公司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奥飞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