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生元专利>正文

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0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中模型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炎症汤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刺激孔内;盖帽与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具有高速行驶不停车对接功能,同时还具有对接安全性高、设备安全性好等等十几大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鼠是生物学、医学科研和教学中较理想而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在大鼠进行颅骨硬脑脑膜的刺激实验时,一般都会采用植入电极建立电极模型的方式进行刺激;然后通过电极发出的电刺激观察大鼠的行为,再通过行为学分析实验,得到想要的实验形式和实验结果。但是,很显然传统的大鼠硬脑脑膜的电刺激模型也有其缺陷,即电刺激模型只能在通电时实施有效的电极刺激观察大鼠的刺激后行为;其电刺激是瞬间的刺激操作,同时其无法实现大鼠硬脑脑膜部位的持续性长期刺激。在某些实验要求下,只是瞬间的电极刺激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同时仅仅实施电极刺激也将影响刺激后行为学长期数据指标的检测及实验数据的准确,甚至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成败。因此在大鼠硬脑脑膜的刺激模型实验中,如何对大鼠损伤小且短刺激时间长反复多次的刺激实验,至今未见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所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所述盖帽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炎症汤容纳管包括外腔管和不锈钢输入管;所述不锈钢输入管设置在所述外腔管的中心处,且所述外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盖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帽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上的外螺纹配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圆筒管为圆筒管;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连接管具体包括不锈钢连接管和固定连接在不锈钢连接管中部的塑料卡块;所述连接管上的短端不锈钢连接管以及塑料卡块伸入到所述圆筒管的底部固定配合,所述连接管上的长端伸出所述圆筒管的外部。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圆锥管的顶端与所述连接管上的底端不锈钢连接管连接配合,所述圆锥管的底端与所述细管的顶端连接配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细管具体为塑料细管。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炎症汤容纳管的外径尺寸与所述刺激孔的孔径尺寸相适应。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大鼠为活体SD大鼠或Waster大鼠。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刺激孔B的直径范围为1-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中上述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主要由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等构成,其是一种对大鼠的颅骨实施的化学刺激模型(其不同于电刺激模型,其可以持续的对大鼠进行药物刺激);在上述具体模型结构中: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上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给药时,将盖帽从炎症汤容纳管旋开拧下;再将连接管、圆筒管、圆锥管和细管自头端至尾端顺序依次连接组装成炎症汤注射组件;再将微量注射器连接于炎症汤注射组件尾端的细管上,将炎症汤注射组件头端的连接管置于炎症汤中,依靠微量注射器操作通过负压方式吸收炎症汤;将炎症汤注射组件头端的连接管旋入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通过微量注射器将炎症汤缓慢注入到大鼠的硬脑膜表面,待注入完成后将炎症汤注射组件头端的连接管旋出炎症汤容纳管;最后将盖帽旋拧到炎症汤容纳管上盖好,注射完毕。综上,本技术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是一种建立可连续实施的化学刺激模型,其解决了传统电极刺激模型的局限性,其刺激后可对大鼠行为进行长期数据指标及实验数据的监测。在大鼠硬脑脑膜的刺激模型实验中,上述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刺激时间长,可以反复多次进行刺激,上述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等器件也可反复进行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中的大鼠钻孔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中的大鼠钻孔后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中的大鼠与套管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套管组件中的盖帽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套管组件中的炎症汤容纳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炎症汤注射组件中的圆筒管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炎症汤注射组件中的连接管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炎症汤注射组件中的圆锥管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炎症汤注射组件中的细管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炎症汤注射组件中的微量注射器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的炎症汤注射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颅骨A;刺激孔B;盖帽1;炎症汤容纳管2;外腔管21;不锈钢输入管22;圆筒管3;连接管4;不锈钢连接管41;塑料卡块42;圆锥管5;细管6;微量注射器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所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所述盖帽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所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所述盖帽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包括外腔管和不锈钢输入管;所述不锈钢输入管设置在所述外腔管的中心处,且所述外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帽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生元谢敬聃张明洁董钊王晓琳刘若卓陈小燕赵灯法
申请(专利权)人:于生元谢敬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