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生元专利>正文

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604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中模型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炎症汤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刺激孔内;盖帽与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具有高速行驶不停车对接功能,同时还具有对接安全性高、设备安全性好等等十几大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
本技术涉及医学实验
,尤其涉及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大鼠是生物学、医学科研和教学中较理想而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在大鼠进行颅骨硬脑脑膜的刺激实验时,一般都会采用植入电极建立电极模型的方式进行刺激;然后通过电极发出的电刺激观察大鼠的行为,再通过行为学分析实验,得到想要的实验形式和实验结果。但是,很显然传统的大鼠硬脑脑膜的电刺激模型也有其缺陷,即电刺激模型只能在通电时实施有效的电极刺激观察大鼠的刺激后行为;其电刺激是瞬间的刺激操作,同时其无法实现大鼠硬脑脑膜部位的持续性长期刺激。在某些实验要求下,只是瞬间的电极刺激是无法满足要求的,同时仅仅实施电极刺激也将影响刺激后行为学长期数据指标的检测及实验数据的准确,甚至影响到整个实验的成败。因此在大鼠硬脑脑膜的刺激模型实验中,如何对大鼠损伤小且短刺激时间长反复多次的刺激实验,至今未见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所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所述盖帽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大鼠的颅骨和套管组件、炎症汤注射组件;沿着所述大鼠的颅骨的颅中线与冠状缝交叉点处设置有一个刺激孔;其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盖帽、炎症汤容纳管;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具体包括圆筒管、连接管、圆锥管、细管和微量注射器;所述连接管、所述圆筒管、所述圆锥管和所述细管依次首尾连接连通;所述细管还与所述微量注射器连接连通;所述微量注射器用于连接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后吸收炎症汤;所述微量注射器还用于通过所述炎症汤注射组件注入所述炎症汤到所述套管组件的炎症汤容纳管内;所述套管组件上的炎症汤容纳管嵌入配合在所述刺激孔内;所述盖帽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炎症汤容纳管包括外腔管和不锈钢输入管;所述不锈钢输入管设置在所述外腔管的中心处,且所述外腔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螺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炎症汤刺激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帽的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生元谢敬聃张明洁董钊王晓琳刘若卓陈小燕赵灯法
申请(专利权)人:于生元谢敬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