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599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包括鞘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鞘体侧壁上开设有清石侧孔,所述清石侧孔靠近所述鞘体上端设置。通过有清石侧孔的通道鞘清理结石时,镜体不必退出鞘外,而利用镜体的持续水流灌注来维持肾盂及通道鞘内水压,从而可快速将结石完全排出鞘外,结构简单、使用中稳定、切实可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
技术介绍
常规通道鞘清理结石是通过镜体向肾盂内注水使其压力升高,随后镜体自通道鞘退出利用肾盂内压力水流带动结石自通道鞘排出体外,但由于通道鞘尾端敞开水流压力流失,所以无法有效将结石带出鞘外。且清石过程中需反复将内窥镜镜体完全退出通道鞘,在排出结石后(或清石失败后)再放入鞘内,而镜体和通道鞘鞘口均较小而镜体长难以快速重复动作,进一步影响清石效率。现有专利的缺点缺点主要在于结构复杂,使用中不稳定导致手术进展困难,使用寿命短,缺乏可行性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中稳定、切实可行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包括鞘体,在所述鞘体侧壁上开设有清石侧孔,所述清石侧孔靠近所述鞘体上端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有清石侧孔的通道鞘清理结石时,镜体不必退出鞘外,而利用镜体的持续水流灌注来维持肾盂及通道鞘内水压,从而可快速将结石完全排出鞘外,结构简单、使用中稳定、切实可行。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鞘体为圆柱管,材质为塑料。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符合内窥镜镜体的形状,塑料的材质更适合手术操作一次性使用。进一步,所述清石侧孔的上端到所述鞘体上端的距离为2.8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有清石侧孔的通道鞘清理结石时,镜体不必退出鞘外,而利用镜体的持续水流灌注来维持肾盂及通道鞘内水压,从而可快速将结石完全排出鞘外,清石侧孔设置过于靠上,不利于操作,镜体容易因误操作而退出鞘外,清石侧孔设置过于靠下,排结石的行程过短,则影响清结石的效率,经计算并试验,当所述清石侧孔靠近所述鞘体上端设置,所述清石侧孔的上端到所述鞘体上端的距离为2.8mm时,清结石效果最佳,且方便医生操作。进一步,所述清石侧孔为圆孔,且其直径与所述鞘体的直径相同。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清石侧孔为圆孔利于结石的排出,清石侧孔过大水压损失大,清石侧孔过小不利于结石的排出,经计算并试验,当清石侧孔为圆孔,且其直径与所述鞘体的直径相同时,使用效果最佳。进一步,所述鞘体的规格包括16F、18F、20F和22F。其中,F是导管直径单位,French简称F,3F=1mm。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符合医用的常规规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鞘体,2、清石侧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包括鞘体1,在所述鞘体1侧壁上开设有清石侧孔2,所述清石侧孔2靠近所述鞘体1上端设置。进一步,所述鞘体1为圆柱管,材质为塑料。进一步,所述清石侧孔2的上端到所述鞘体1上端的距离为2.8mm。进一步,所述清石侧孔2为圆孔,且其直径与所述鞘体1的直径相同。进一步,所述鞘体1的规格包括16F、18F、20F和22F。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包括鞘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鞘体(1)侧壁上开设有清石侧孔(2),所述清石侧孔(2)靠近所述鞘体(1)上端设置,所述清石侧孔(2)的上沿到所述鞘体(1)上端的距离为2.8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包括鞘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鞘体(1)侧壁上开设有清石侧孔(2),所述清石侧孔(2)靠近所述鞘体(1)上端设置,所述清石侧孔(2)的上沿到所述鞘体(1)上端的距离为2.8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清石侧孔的一次性经皮肾通道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发高强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普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