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乔花斌专利>正文

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51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涉及运动装备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避免使用者在挥杆时打滑。该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的食指和中指且不与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之间的指底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高尔夫运动中,在使用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与食指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
本技术涉及运动装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
技术介绍
在高尔夫球运动中,为改善握把效果,稳定握把,球手通常会戴上手套击球,通常右手型选手戴在左手上,左手型选手戴在右手上的手套,而女球手一般左右手都戴。在高尔夫运动中,主要有三种握杆方法,分别为:叠指握杆法、交叉握杆法和棒球握杆法;其中叠指握杆法和交叉握杆法是使用最多的握杆方式,也是初学者需要掌握的握杆方式。由于叠指握杆法要求右手小指放在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右手球员),交叉握杆法要求右手小指与左手食指交叉(右手球员),初学者在学习时难以持续维持标准的握杆动作。错误的握杆方式在挥杆时容易打滑,不仅影响学习进度,也会导致初学者的手腕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挥杆时打滑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A、B、C)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手套本体上的食指和中指且不与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之间的指底相交。在使用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与食指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条状结构且宽度不小于1cm。如果连接部过窄,则小指难以穿过食指和中指之间,会影响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食指和所述中指的第一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背部,所述手背部上设有便于手部进出的贯穿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固定部。设置开口有助于使用者方便的佩戴手套,固定部可以在使用者佩戴好手套后将开口固定住,避免手套松脱。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位于所述开口两侧的所述手背部包括内侧部和外侧部,所述内侧部由具有弹性的莱卡面料制成,所述外侧部位于所述内侧部外侧,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外侧部上。内侧部与使用者的手背部分贴合,具有较大的弹力,增加使用者佩戴的舒适度;外侧部上设置固定部,用于固定开口。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还包括手掌部,所述手掌部由多块耐磨部拼接而成,相邻两块所述耐磨部之间通过连接条连接。由于手掌部与球杆直接接触,需要有较高的防滑、耐磨能力,因此在手掌部设置多个耐磨部。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耐磨部表面设有M区,所述M区由具有较大摩擦力的皮革或橡胶遮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手指内表面也设有所述耐磨部。通过在手指内表面设置耐磨部,可以增强手指与球杆接触部分的摩擦力,进而稳固握杆,避免打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套本体的手腕部分具有弹性。手腕部分具有弹性可以增强手套佩戴的稳定性,防止手套松脱。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位于手指外侧,朝向所述手背部。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该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在常规手套的食指和中指之间设置不与指底相交的连接部,在使用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与食指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手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手掌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佩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使用示意图。图中:10、手套本体;11、拇指;12、食指;13、中指;14、指底;20、连接部;30、手背部;31、内侧部;32、外侧部;33、开口;34、固定部;40、手掌部;41、耐磨部;42、连接条;43、M区;5、缝合线;6、缝线。具体实施方式基于现有技术的需求,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附图1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手背部分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连接部位于食指和中指之间,而且手背上设有开口部和固定部。附图2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手掌部分结构示意图。从图中能看到手掌上包括手指在内的大部分区域均设有耐磨部,手掌侧面设有M区。附图3是本技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佩戴示意图。从图中能看出该手套佩戴后的具体形态。附图4是本技术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的使用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带手套的手的小指会穿过手套的连接部。本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带有连接部的手套,该连接部位于常规手套的食指和中指之间,大小可容小指穿过。在使用时(即打高尔夫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间或与食指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如图1-4所示,一种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0和连接部20,连接部20连接手套本体10上的食指12和中指13且不与食指12和中指13之间的指底14相交。在使用时,一只手戴手套,另一只手将小指通过连接部20插入食指12和中指13之间或与食指12交叉,通过使用该手套能够保持较为标准的握杆方式,防止使用者挥杆时打滑。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部20为条状结构且宽度不小于1cm。如果连接部20过窄,则小指难以从食指12和中指13之间穿过,会影响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部20位于食指12和中指13的第一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连接部的长度约为1-6cm,只要能容纳小指插入即可。具体的,连接部20具有弹性,可以是莱卡面料制成。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手套本体10包括手背部30,手背部30上设有便于手部进出的贯穿开口33,开口33上设置有用于闭合开口33的固定部34。设置开口33有助于使用者方便的佩戴手套,固定部34可以在使用者佩戴好手套后将开口33固定住,避免手套松脱。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位于开口33两侧的手背部30包括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0)和连接部(20),所述连接部(20)连接所述手套本体(10)上的食指(12)和中指(13)且不与所述食指(12)和所述中指(13)之间的指底(14)相交。

【技术特征摘要】
1.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10)和连接部(20),所述连接部(20)连接所述手套本体(10)上的食指(12)和中指(13)且不与所述食指(12)和所述中指(13)之间的指底(14)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为条状结构且宽度不小于1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0)位于所述食指(12)和所述中指(13)的第一指节与第三指节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10)包括手背部(30),所述手背部(30)上设有便于手部进出的贯穿开口(33),所述开口(33)上设置有用于闭合所述开口(33)的固定部(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第六指防滑保护功能手套,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开口(33)两侧的所述手背部(30)包括内侧部(31)和外侧部(32),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花斌
申请(专利权)人:乔花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