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647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7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包括由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混氧管,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设置有只透气而不透水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混氧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运输箱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混氧管的出水口连接有与运输箱的进水口相通的第二水管,混氧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具有运输方便减小氧气源浪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
本技术涉及充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
技术介绍
运输途中,影响鱼类存活率与许多因素相关,但造成死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缺氧。由于氧气在水中溶解度较低,为解决水产品因缺氧而死亡的问题,以前均采用机械充氧、密封充氧等。但是在运输中需要带大量的氧气瓶,而且由于无法混合均匀,不但会浪费大量的氧气源,而且还会产生运输箱中的溶解氧不够而产生水产品死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具有运输方便减小氧气源浪费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包括由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混氧管,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设置有只透气而不透水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混氧管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与运输箱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泵,混氧管的出水口连接有与运输箱的进水口相通的第二水管,混氧管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采用上述方案,运输箱中的水通过循环泵进入由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混氧管内,由于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只透气不透水,因此混氧管内的水不会渗透到管外,同时空气从中空纤维膜丝外侧进入混氧管内,融入混氧管内的水中,由于此时流入混氧管中的水的氧气已经被鱼类消耗,中空纤维膜丝外侧的氧浓度大于中空纤维膜丝内侧的氧浓度,空气中的氧气融入水中,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第二水管通入运输箱中。使得运输中不需要氧气源就可以对运输相中的水进行充氧,并且也不需要使用气体混合机,减小运输车携带的负担。优选的,进气口连接有向混氧管通入空气的抽气泵。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抽气泵加快空气的流速,增加同一时间内进入中空纤维膜丝外侧的空气,加快氧气进入水中的速度,增加运输箱中水的含氧量。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由UPVC材料构成。采用上述方案,UPVC管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无定形热塑性树脂加一定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等)组成,除了用添加剂外,还采用了与其它树脂进行共混改性的办法,使其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它具有耐腐蚀性强、流体阻力小、机械强度高、卫生无毒、质地轻、安装施工方便、给水管的适温性能、水密性好等优点。优选的,所述混氧管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上设置有气体阀。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气体阀将混氧管内的压力控制0.1MPa,给予氧气融入水中的最合适压强,同时减缓混氧管的压力。优选的,所述混氧管的进水口设置有密封组件。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套设在混氧管上并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密封管套,密封管套的出口与混氧管的进水口相对,所述密封管套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混氧管进水口的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密封管套内设置有分别提供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朝向混氧管进水口方向的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采用上述方案,当水通过密封管套的进口时,水推动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分别挤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使得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分离,水通过混氧管进水口进入混氧管内。当水流停止时,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失去水流的压力,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复位,将混氧管进水口的封闭,防止在混氧管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有杂物通过混氧管进水口进入混氧管而导致混氧管堵塞。优选的,所述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上均设置有朝向密封管套进口的斜面。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斜面增大水流对于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的推力,减小第一动环和第二动环对水流的阻力。优选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上设置有滤网。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滤网将空气中的杂物阻隔在滤网外,防止杂物将进气口或者出气口堵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无需使用氧气源,只需使用空气作为进气源就行,减小了氧气源的浪费;2、无需使用气体混合器,减小运输时运载的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框图;图2是实施例二的结构框图;图3是实施例二中密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氧管;11、进气口;12、出气口;2、运输箱;3、循环泵;4、第一水管;5、第二水管;6、抽气泵;7、气体阀;8、密封组件;81、密封管套;82、第一动环;83、第二动环;84、第一弹簧;85、第二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混氧管1,混氧管1由中空纤维膜构成,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设置有只透气而不透水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混氧管1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4与运输箱2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管4上设置有循环泵3,混氧管1的出水口连接有与运输箱2的进水口相通的第二水管5。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均由UPVC材料构成,UPVC管是氯乙烯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制成的无定形热塑性树脂加一定的添加剂(如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等)组成,除了用添加剂外,还采用了与其它树脂进行共混改性的办法,使其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它具有耐腐蚀性强、流体阻力小、机械强度高、卫生无毒、质地轻、安装施工方便、给水管的适温性能、水密性好等优点。混氧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进气口11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上连接有抽气泵6,抽气泵6向混氧管1通入空气。混氧管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上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置有气体泵,通过气体泵,将混氧管1内的压力控制在0.1MPa。值得一提的是,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上设置有滤网(图中未标出)。使用过程:运输箱2中的水通过循环泵3进入由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混氧管1内,由于中空纤维膜丝内部只透气不透水,因此混氧管1内的水不会渗透到管外,同时打开抽气泵6,将空气聚集在从中空纤维膜丝外侧,并且通过调节气体阀7,将混氧管1中的压强控制在0.1MPa。由于此时流入混氧管1中的水的氧气已经被鱼类消耗,中空纤维膜丝外侧的氧浓度大于中空纤维膜丝内侧的氧浓度,空气中的氧气融入水中,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第二水管5通入运输箱2中,使得运输中不需要氧气源就可以对运输相中的水进行充氧,提供鱼类需要的氧气。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混氧管1的进水口设置有密封组件8,密封组件8包括套设在混氧管1上并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密封管套81,密封管套81的出口与混氧管1的进水口相对,密封管套81内设置有用于密封混氧管1进水口的第一动环82和第二动环83,密封第一动环82和第二动环83上均设置有朝向密封管套81进口的斜面。密封管套81内设置有分别提供第一动环82和第二动环83朝向混氧管1进水口方向的第一弹簧84和第二弹簧8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混氧管(1),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设置有只透气而不透水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混氧管(1)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4)与运输箱(2)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管(4)上设置有循环泵(3),混氧管(1)的出水口连接有与运输箱(2)的进水口相通的第二水管(5),混氧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由中空纤维膜构成的混氧管(1),中空纤维膜的内部设置有只透气而不透水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丝,混氧管(1)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管(4)与运输箱(2)的出水口相连,第一水管(4)上设置有循环泵(3),混氧管(1)的出水口连接有与运输箱(2)的进水口相通的第二水管(5),混氧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口(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其特征是:进气口(11)连接有向混氧管(1)通入空气的抽气泵(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水管(4)和第二水管(5)均由UPVC材料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鱼运输中的中空纤维膜式充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混氧管(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口(12),出气口(12)上设置有气体阀(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世照汤秋江施世兵黄依群颜才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凯洁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