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636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包括外壳、介质容器、冷媒容器、冷屏以及冷却管路。介质容器设于外壳内,用于储存深冷介质。冷媒容器设于外壳内且位于介质容器一端,用于储存冷媒介质,冷媒介质的沸点高于深冷介质。冷屏设于外壳内且罩设于介质容器外周,冷屏与介质容器形状匹配。冷却管路由冷媒容器的下部引出,沿冷屏的底部向其远离冷媒容器的一端、沿冷屏的该一端的底部向顶部、沿冷屏的顶部向其对应冷媒容器的一端依序延伸,并引至冷媒容器的上部或引出至外壳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冷介质储运容器
本技术涉及深冷介质储运容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低温技术的普及,例如冷冻液化气体的应用日趋广泛,各行各业对储存和运输冷冻液化气体的低温容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尤其针对液氢、液氦这类沸点极低,汽化潜热较小的介质,对其长期有效的贮存十分困难。有相关资料计算表明,采用一个日蒸发率为1%的50L多层绝热冷媒介质容器来储存液氦,预计日蒸发率达到50%左右,这显然无法满足储存要求。因此如何长期有效储存和运输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现有储运容器通常采用杜瓦容器或是小型容器(25-100L),其采用多屏或多层的绝热方式,在容器的排气颈管上焊有单个或多个蒸气冷却屏将容器包围起来,但制造较困难,质量较大,且仅适合短时间储存和短距离运输。当用于公路运时其蒸发率要增加2~7倍,而用于铁路运输时,蒸发率会增加60%~8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满足深冷介质的长时间、长距离储运要求的深冷介质储运容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中,所述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包括外壳、介质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包括:外壳;介质容器,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储存深冷介质;冷媒容器,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介质容器一端,用于储存冷媒介质,所述冷媒介质的沸点高于所述深冷介质;冷屏,设于所述外壳内且罩设于所述介质容器外周,所述冷屏与所述介质容器形状匹配;以及冷却管路,由所述冷媒容器的下部引出,沿所述冷屏的底部向其远离所述冷媒容器的一端、沿所述冷屏的该一端的底部向顶部、沿所述冷屏的顶部向其对应所述冷媒容器的一端依序延伸,并引至所述冷媒容器的上部或引出至所述外壳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包括:外壳;介质容器,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储存深冷介质;冷媒容器,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介质容器一端,用于储存冷媒介质,所述冷媒介质的沸点高于所述深冷介质;冷屏,设于所述外壳内且罩设于所述介质容器外周,所述冷屏与所述介质容器形状匹配;以及冷却管路,由所述冷媒容器的下部引出,沿所述冷屏的底部向其远离所述冷媒容器的一端、沿所述冷屏的该一端的底部向顶部、沿所述冷屏的顶部向其对应所述冷媒容器的一端依序延伸,并引至所述冷媒容器的上部或引出至所述外壳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水平布置的罐式结构,且包括第一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一筒体两端的第一封头,所述介质容器呈水平布置的罐式结构,且包括第二筒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筒体两端的第二封头,所述介质容器与所述外壳共轴设置;其中,所述冷媒容器设于所述介质容器的其中一所述第二封头与相邻的一所述第一封头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容器包括:第三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共轴设置;以及两个第三封头,分别设于所述第三筒体的两端,靠近所述介质容器的所述第三封头呈内凹结构且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封头的形状匹配,远离所述介质容器的所述第三封头呈外凸结构且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封头的形状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冷介质储运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冷介质储运容器还包括:轴向支撑结构,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第一筒体共轴设置,所述轴向支撑结构的一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鹏陆佳刘根仓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中集圣达因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能源装备苏州有限公司张家港中集圣达因低温装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