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
本技术属于管道安装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为保证水环境质量以及确保水生态的稳定性,通常,在城镇的地下埋设有大量的排放雨水、污水的管道,一般管道的安装主要有下管和回填两个步骤。然而,现有的管道下管、沟槽回填技术均比较落后,难以满足现场管道的施工要求。具体如下:目前,城镇排水管道下管的方法主要有人工搬运和吊机下管两种方式,这两种方式的缺陷如下:(1)人工搬运方式,因目前市政排水管道常用的管材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管、塑料管、球墨铸铁管、玻璃钢夹砂管等,相同管径下钢筋混凝土管、球墨铸铁管的重量较大,其中,单根DN1200钢筋混凝土管的重量约为2.5吨,显然,人工搬运的工效低下,这样,难以满足城镇管网改造施工面大、施工周期要求短等特点,同时,搬运过程中管道容易破损,这样,管道安装好后容易漏水,致使无法正常收集排水,造成环境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恶劣影响。除此之外,人工搬运方式的管道安装一般比较困难,且安装质量较低;(2)吊机下管方式,存在资源投入大、成本高、适用范围小等缺陷,在道路狭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沟槽两侧的支撑装置、两端分别设于两所述支撑装置的顶端上的横杆以及设于各所述支撑装置的底端上的至少一个能移动且能抱死的移动装置;该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的用以自动吊装待装管道的吊装装置和待所述吊装装置将所述待装管道下放至所述沟槽内后用以将回填料回填至所述沟槽内的下料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该一体化设备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且分别位于沟槽两侧的支撑装置、两端分别设于两所述支撑装置的顶端上的横杆以及设于各所述支撑装置的底端上的至少一个能移动且能抱死的移动装置;该一体化设备还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的用以自动吊装待装管道的吊装装置和待所述吊装装置将所述待装管道下放至所述沟槽内后用以将回填料回填至所述沟槽内的下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的连接装置、设于所述连接装置上且具有下料口的用以盛装所述回填料的下料斗以及设于所述下料斗上且连通所述下料口的下料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固定杆件和滑动连接于所述横杆上的多个移动连接件,各所述固定杆件的一端设于对应的所述移动连接件上,另一端设于所述下料斗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斗为倒锥形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道吊装、沟槽回填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民,李俊林,龙章鸿,汤维明,赵永政,曾茂伦,黄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水环境治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