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瑞龙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8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6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包括隧道模型主体,所述隧道模型主体固定设置于底板上,隧道模型主体的内侧壁上部设有照明灯具模型,隧道模型主体的入口端设有车道指示器模型,隧道模型主体的内顶部还设有隧道风机模型,隧道模型主体的入口端还设有一个情报板模型,隧道模型主体的内侧壁下部还设有隧道贴图模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依托仿真平台,可定期开展监控技能培训、PLC编程技能实训、设备故障模拟及应急抢修、隧道事故应急演练培训等工作,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战能力,同时也为公司锻炼技术专家和培训后备技术人员。

A Tunnel Simulation Training Mod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nnel simulation training model,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model, which is fix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inner side wal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model of lighting fixtures, the entrance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model of lane indicator, and the inner top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mode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odel of lane indicator. In the tunnel fan model, there is also an information board model at the entran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model, and a tunnel mapping model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tunnel model. Relying on the simulation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gularly carry out monitoring skills training, PLC programming skills training, equipment fault simulation and emergency repair, tunnel accident emergency drilling training, etc. to improve the actual combat ability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and also train technical experts and reserve technicians for the compan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
本技术涉及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
技术介绍
隧道机电是一套高度集成的多业务复杂系统组合,包括照明、通风、交通控制、火灾报警、水消防、紧急电话、有线广播、应急逃生等子系统,非行业内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隧道机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长期的实训操作培训。现有隧道实训操作,往往是纯理论培训和单独子系统实物展示,无法实现隧道机电的总体框架展示,也不能实现所见即所得的操作效果。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包括隧道模型主体,所述隧道模型主体固定设置于底板上,所述隧道模型主体的内侧壁上部设有照明灯具模型,所述隧道模型主体的入口端设有车道指示器模型,所述隧道模型主体的内顶部还设有隧道风机模型,所述隧道模型主体的入口端还设有一个情报板模型,所述隧道模型主体的内侧壁下部还设有隧道贴图模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隧道模型主体的侧视呈倒“U”形状结构,隧道模型主体和底板采用亚克力面板加工制作,隧道模型主体的长为800mm,宽和高均为300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照明灯具模型包括均匀排布于隧道模型主体前后内侧壁上部的若干LED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道指示器模型为红叉绿箭点阵,供电电压为DC3.3V,尺寸为50mm*50mm,且绿箭为5灯珠,红叉为10灯珠。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隧道风机模型包括于隧道模型主体的内顶部均匀排布的多组风机,每组风机采用2只风扇模拟,分别代表正转、反转,风扇的工作电压为12V,直径为40mm,且风扇安装于黑色圆桶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情报板模型采用亚克力箱体加工制成,亚克力箱体的表面设有贴膜,亚克力箱体的内部设有LED灯条,工作电压为DC12V。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隧道贴图模型包括张贴于隧道模型主体的前后内侧壁下部的气通门、水消防和摄像机贴图。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控制模型,控制模型包括有隧道照明控制模型、隧道通风区控模型和软件模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隧道照明控制模型包括开关灯控制、手自动模式和开关反馈;所述隧道通风区控模型包括风机控制、正反转控制、本地/远动模式控制和信号反馈控制;软件模型包括交通控制、通风控制和照明控制软件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构成原理分系统模块化设计,涵盖了隧道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交通控制系统等设备,包括前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后端区域控制系统、上层软件系统等;平台根据大比例高精度标准进行仿真,为实训人员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效果,通过仿真平台软件控制及设备联动响应,将极大提高监控人员、巡检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对隧道机电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依托仿真平台,可定期开展监控技能培训、PLC编程技能实训、设备故障模拟及应急抢修、隧道事故应急演练培训等工作,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战能力,同时也为公司锻炼技术专家和培训后备技术人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隧道模型主体,3-隧道风机模型,4-隧道贴图模型,5-照明灯具模型,6-车道指示器模型,7-情报板模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现高仿真的隧道机电实训系统,需要按比例制作隧道模型、各系统设备模型、控制模型、软件模型,并实现以上模型的无缝整合。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包括隧道模型主体2,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侧视呈倒“U”形状结构,隧道模型主体2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和底板1采用亚克力面板(透明型有机玻璃)加工制作,即制作隧道轮廓及墙体、路面等,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长为800mm,宽和高均为300mm。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侧壁上部设有照明灯具模型5,照明灯具模型5包括均匀排布于隧道模型主体2前后内侧壁上部的若干LED灯,照明系统需要仿真隧道内标准照明回路,包括基本段、入口加强段、出口段及洞口高杆灯,模型按LED照明回路进行布设,使用LED灯代替照明灯具。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入口端设有车道指示器模型6,车道指示器模型6为红叉绿箭点阵,供电电压为DC3.3V,尺寸为50mm*50mm,且绿箭为5灯珠,红叉为10灯珠。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顶部还设有隧道风机模型3,隧道风机模型3包括于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顶部均匀排布的多组风机,每组风机采用2只风扇模拟,分别代表正转、反转,风扇的工作电压为12V,直径为40mm,且风扇安装于黑色圆桶(未示出)内。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入口端还设有一个情报板模型7,情报板模型7采用亚克力箱体加工制成,亚克力箱体的表面设有贴膜,亚克力箱体的内部设有LED灯条,工作电压为DC12V。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侧壁下部还设有隧道贴图模型4,隧道贴图模型4包括张贴于隧道模型主体2的前后内侧壁下部的气通门、水消防和摄像机贴图。该隧道仿真实训模型,还包括控制模型,控制模型包括有隧道照明控制模型,隧道照明控制模型包括开关灯控制(开关量输出模块直接控制,定义:1开灯,0关灯)、手自动模式(使用空开代替,定义:1自动,0手动)和开关反馈(用开关灯控制信号代替,定义:1开灯反馈,0关灯反馈);控制模型还包括隧道通风区控模型,隧道通风区控模型包括风机控制(开关量输出模块直接控制,定义:1启动,0停止)、正反转控制(确定风机控制信号输出连接正转/反转风扇,定义:1正转,0反转)、本地/远动模式控制(使开空开代替,定义:1远程,0本地)和信号反馈控制(利用风机控制信号代替);控制模型还包括软件模型,软件模型包括交通控制、通风控制和照明控制软件功能。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基于高速公路隧道机电系统构成原理分系统模块化设计,涵盖了隧道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交通控制系统、有线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的全部设备,包括前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后端区域控制系统、上层软件系统等;平台根据大比例高精度标准进行仿真,为实训人员提供所见即所得的直观效果,通过仿真平台软件控制及设备联动响应,将极大提高监控人员、巡检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对隧道机电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业务能力。依托仿真平台,可定期开展监控技能培训、PLC编程技能实训、设备故障模拟及应急抢修、隧道事故应急演练培训等工作,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实战能力,同时也为公司锻炼技术专家和培训后备技术人员。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包括隧道模型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侧壁上部设有照明灯具模型(5),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入口端设有车道指示器模型(6),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顶部还设有隧道风机模型(3),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入口端还设有一个情报板模型(7),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侧壁下部还设有隧道贴图模型(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包括隧道模型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固定设置于底板(1)上,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侧壁上部设有照明灯具模型(5),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入口端设有车道指示器模型(6),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顶部还设有隧道风机模型(3),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入口端还设有一个情报板模型(7),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内侧壁下部还设有隧道贴图模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模型主体(2)的侧视呈倒“U”形状结构,隧道模型主体(2)和底板(1)采用亚克力面板加工制作,隧道模型主体(2)的长为800mm,宽和高均为3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仿真实训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具模型(5)包括均匀排布于隧道模型主体(2)前后内侧壁上部的若干LED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瑞龙陈建甬丁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吕瑞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