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宫江明专利>正文

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60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由上往下依序设有:盖体、上筐体和下筐体;上筐体的底板上设有若干个镂空;下筐体的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上筐体内设有提拉杆、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提拉杆与上筐体底板之间还连接有弹簧;提拉杆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向两边分开并部分插入插槽内,此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与镂空错开;提拉杆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合拢,此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与镂空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将厨房垃圾与垃圾中的水进行分离,有效避免了异味的产生,而且在倾倒时不会造成污水滴落,有助于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

A Dry-Wet Separating Rubbish Bi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ry-wet separating garbage bin, which is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a cover body, a upper basket body and a lower basket body; a number of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upper basket body; a sewage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basket body; a lifting rod, a first shield plate and a second shield plate are arranged in the upper basket body, and the first shield plate and a second shield plate are arranged in the upper basket body. There are several first through holes and second through holes on the board, and a spring is also connected between the lifting rod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upper basket body.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the lifting rod separates the first and second shielding plates from each other and inserts them into the slot partially. At this tim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staggered with the hollow hole; the upward movement of the lifting rod causes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hollow hole. A shield plate and a second shield plate are closed,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coincide with the hollow ho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eparate kitchen garbage from water in garbage, effectively avoid the generation of odor, and can not cause sewage dripping when dumping, which is helpful to keep indoor clean and sanit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垃圾桶
,特别是指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
技术介绍
厨房一般都放置有垃圾桶,现有的家用垃圾桶多为敞口的、具有一个容纳内腔的圆筒形或方筒形塑料垃圾桶。由于厨房垃圾中经常含有水分,直接将含水的垃圾倒入垃圾桶内,非常容易产生异味。为了分离厨房垃圾中的水分,现有技术采用在垃圾桶内设置可取出的活动筛网,固态垃圾置于筛网内,水分透过筛网进入下部,但是将活动筛去取出从厨房拿到室外倾倒的途中,残余的污水可能会滴落在地板上,非常不利于室内的清洁卫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由上往下依序设有:盖体、上筐体和下筐体;上筐体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上筐体底板和垂直设于上筐体底板上的四个上筐体侧板,相对的两个上筐体侧板底端开设有两个插槽,上筐体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盖体的上台阶,上台阶的外部设有一限位边框,上筐体底板上设有若干个镂空;下筐体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下筐体底板和垂直设于下筐体底板上的四个下筐体侧板,下筐体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上筐体的下台阶,下台阶的外部设有另一限位边框,下筐体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上筐体内设有提拉杆、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铺设于上筐体底板上且可相对向两侧移动,第一遮挡板与第二遮挡板相邻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铰接于提拉杆底部的同一位置,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提拉杆与上筐体底板之间还连接有弹簧;提拉杆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向两边分开并部分插入插槽内,此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与镂空错开;提拉杆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和第二遮挡板合拢,此时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均与镂空重合。优选的,第一遮挡板与第一连接杆、第二遮挡板与第二连接杆均分别铰接。进一步优选的,盖体上设有通孔,提拉杆的顶端穿出通孔并位于盖体外。进一步优选的,盖体包括一顶板及四个侧板,顶板上设有第一活动门和第二活动门,相对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一缺口。更为优选的,相对的两个上筐体侧板的顶端分别设有上手把,相对的两个下筐体侧板的顶端分别设有下手把,提拉杆的顶端设有拉环。最为优选的,盖体置于上台阶上后,上台阶外部的限位边框与盖体的四个侧板紧密贴合;上筐体置于下台阶上后,下台阶外部的限位边框与上筐体侧板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可以将厨房垃圾与垃圾中的水进行分离,有效避免了异味的产生,而且在倾倒时减少了污水的滴落,有助于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提拉杆上提时上筐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提拉杆下压时上筐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筐体;11、上筐体侧板;12、上筐体底板;121、镂空;13、插槽;14、上手把;15、上台阶;2、下筐体;21、下手把;22、下台阶;23、污水出口;3、提拉杆;31、第一连接杆;32、第二连接杆;33、弹簧;4、盖体;41、缺口;42、第一活动门;43、第二活动门;44、通孔;5、第一遮挡板;51、第一通孔;6、第二遮挡板;61、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3共同所示: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由上往下依序设有:盖体4、上筐体1和下筐体2;上筐体1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上筐体底板12和垂直设于上筐体底板12上的四个上筐体侧板11,相对的两个上筐体侧板11底端开设有两个插槽13,上筐体1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盖体4的上台阶15,上台阶15的外部设有一限位边框(未标出),上筐体底板12上设有若干个镂空121;下筐体2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下筐体底板和垂直设于下筐体底板上的四个下筐体侧板,下筐体2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上筐体1的下台阶22,下台阶22的外部设有另一限位边框(未标出),下筐体2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23;上筐体1内设有提拉杆3、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铺设于上筐体底板12上且可相对向两侧移动,第一遮挡板5与第二遮挡板6相邻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铰接于提拉杆3底部的同一位置,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61,提拉杆3与上筐体底板1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33;提拉杆3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向两边分开并部分插入插槽13内,此时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均与镂空121错开;提拉杆3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合拢,此时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均与镂空121重合。自然状态时,提拉杆3在弹簧33的作用下位于较高的高度,此时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合拢,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均与镂空121重合,垃圾中的水分通过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及镂空121进入下筐体2;倾倒垃圾时,将提拉杆3向下压,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向两边分开并部分插入插槽13内,此时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均与镂空121错开,上筐体底板12密闭无镂空,尽量避免倾倒垃圾时残留的水分滴落在地板上。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第一遮挡板5与第一连接杆31、第二遮挡板6与第二连接杆32均分别铰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盖体4上设有通孔44,提拉杆3的顶端穿出通孔44并位于盖体4外,以方便提拉杆3的提拉或下压操作。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盖体4包括一顶板及四个侧板,顶板上设有第一活动门42和第二活动门43(两个活动门的设置方便各个方向投入垃圾;各个活动门与侧板的顶部之间轴连接且各个活动门的下表面与侧板之间通过弹性支撑弹簧连接,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投入垃圾时活动门开启、不投入垃圾时活动门自动关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不作具体要求。),相对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一缺口41,该缺口41既方便盖体4的打开或合上,也有助于上筐体1内的空气流通,提高固态垃圾与水的分离速度,避免异味产生。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相对的两个上筐体侧板11的顶端分别设有上手把14,相对的两个下筐体侧板的顶端分别设有下手把21,提拉杆3的顶端设有拉环,手把的设置均为方便上筐体1与下筐体2的组合及分离操作,拉环的设置主要为了方便关闭或开启上筐体1的过滤功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盖体4置于上台阶15上后,上台阶15外部的限位边框与盖体4的四个侧板紧密贴合;上筐体1置于下台阶22上后,下台阶22外部的限位边框与上筐体侧板11紧密贴合,限位边框的设置提高了各个部分组合的稳定性及牢固性。以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由上往下依序设有:盖体(4)、上筐体(1)和下筐体(2);上筐体(1)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上筐体底板(12)和垂直设于上筐体底板(12)上的四个上筐体侧板(11),相对的两个上筐体侧板(11)底端开设有两个插槽(13),上筐体(1)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盖体(4)的上台阶(15),上台阶(15)的外部设有一限位边框,上筐体底板(12)上设有若干个镂空(121);下筐体(2)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下筐体底板和垂直设于所述下筐体底板上的四个下筐体侧板,下筐体(2)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上筐体(1)的下台阶(22),下台阶(22)的外部设有另一限位边框,下筐体(2)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23);上筐体(1)内设有提拉杆(3)、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铺设于上筐体底板(12)上且可相对向两侧移动,第一遮挡板(5)与第二遮挡板(6)相邻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铰接于提拉杆(3)底部的同一位置,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61),提拉杆(3)与上筐体底板(1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33);提拉杆(3)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向两边分开并部分插入插槽(13)内,此时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均与镂空(121)错开;提拉杆(3)向上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合拢,此时第一通孔(51)、第二通孔(61)均与镂空(121)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分离式垃圾桶,其特征在于:由上往下依序设有:盖体(4)、上筐体(1)和下筐体(2);上筐体(1)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上筐体底板(12)和垂直设于上筐体底板(12)上的四个上筐体侧板(11),相对的两个上筐体侧板(11)底端开设有两个插槽(13),上筐体(1)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盖体(4)的上台阶(15),上台阶(15)的外部设有一限位边框,上筐体底板(12)上设有若干个镂空(121);下筐体(2)的上端开口且包括下筐体底板和垂直设于所述下筐体底板上的四个下筐体侧板,下筐体(2)的开口端上设有用于放置上筐体(1)的下台阶(22),下台阶(22)的外部设有另一限位边框,下筐体(2)底部设有一污水出口(23);上筐体(1)内设有提拉杆(3)、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铺设于上筐体底板(12)上且可相对向两侧移动,第一遮挡板(5)与第二遮挡板(6)相邻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杆(31)和第二连接杆(32)铰接于提拉杆(3)底部的同一位置,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第一通孔(51)和第二通孔(61),提拉杆(3)与上筐体底板(12)之间还连接有弹簧(33);提拉杆(3)向下运动使得第一遮挡板(5)和第二遮挡板(6)向两边分开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江明刘洋郭泽卿王宇璇郭效军
申请(专利权)人:宫江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