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541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冷却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所述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包括:壳体,出风装置,进水装置,填料,进风口,塔内水槽,支撑杆,雨水收集槽,补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冷却塔,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冷却塔易受污染,需要大量补水及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A Tree Influent Cooling Tower with Rainwater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ir conditioning cool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 tree-shaped inlet water cooling tower with a rainwater collector. The tree-shaped water inlet cooling tower with a rainwater collector comprises a shell, an air outlet device, a water inlet device, a filler, an air inlet, a water tank in the tower, a support rod, a rainwater collecting tank and a water supplemen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oling tower with simple structure and good use effect,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asily polluted cooling towers used in the market at present, requiring a large amount of water supply and low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空调冷却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
技术介绍
现代生活需要使用大量的中央空调,而中央空调又由多个零附件组合而成。其中中央空调中冷却塔是将中央空调产生的热量排入到大气中的一种装置。在现有冷却塔技术中,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通过利用热水与空气流动时接触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冷却塔冷热交换效率较低,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多次循环造成水资源浪费,需要进行大量人工补水,无法真正满足现有工业与空调的降温需要。冷却塔上方出风口位置因直接置于大气中,粉尘等污染物容易从出风管进入冷却塔内部,造成冷却塔内部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来解决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冷却塔易受污染,需要大量补水及热交换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包括:壳体,出风装置,进水装置,填料,进风口,塔内水槽,支撑杆,雨水收集槽,补水装置;所述壳体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和外部壳体;所述填料为柱形填料结构,置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顶面开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孔,该孔贯穿壳体,其中较大的一个孔位于壳体顶面中心位置;所述壳体侧面开有贯穿壳体的孔;所述出风装置包括:出风管,电机,扇叶,固定架;所述出风管为海螺壳形结构,由下向上管径逐渐减小,且出风管位于壳体顶面较大孔位置,固定在壳体上;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壳体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扇叶通过轴与电机相连,电机能够带动扇叶转动;所述扇叶位于出风管下部;所述进水装置贯穿壳体侧面上的孔,延伸至壳体内;所述进水装置呈树状分布,包括主水管,二级水管,三级水管,四级水管;所述主水管的直径大于二级水管,所述二级水管的直径大于三级水管,所述三级水管的直径大于四级水管;所述进风口数量为多个,开设在壳体下部;所述塔内水槽设置在壳体底部;所述支撑杆数量为3-5根,环绕设置在壳体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槽固定在支撑杆上;所述雨水收集槽包括溢流孔,补水室,雨水收集槽壳体,导流孔;所述溢流孔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位于雨水收集槽壳体上部侧壁上;所述补水室位于雨水收集槽壳体内部,且补水室形成一密闭空腔;所述导流孔贯穿补水室的弧形壁面;所述雨水收集槽壳体下底面开有孔,该孔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位于补水室内;所述补水装置包括:浮球,连杆,注水管;所述注水管沿壳体顶部贯穿壳体的小孔,同时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底部的孔,一端固定在雨水收集槽壳体上;所述浮球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位于塔内水槽的上方,槽内的水位变化会带动浮球运动;所述浮球一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连接有放水阀;所述放水阀铰接设在注水管上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表面设有防尘过滤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装置末端的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孔上设有过滤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槽壳体内表面设有规则的凹槽和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雨水收集槽收集雨水,同时利用浮力球平衡原理,实现通过雨水对冷却塔进行自动补水,节约了用水和人力成本。2.本技术利用树状进水管进水,将水分散成多股细流,冷却效果好。3.本技术将雨水收集槽置于出风装置上方,可防止污染物进入冷却塔内。4.本技术使用海螺壳结构的出风口,使得热气在海螺壳壳体变大的位置沉积,使得热气里的水凝结,落入冷却塔内,降低水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填料视图。图4为本技术雨水收集槽整体结构视图。图5为本技术树状进水管整体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包括:壳体1,出风装置2,进水装置3,填料4,进风口5,塔内水槽6,支撑杆7,雨水收集槽8,补水装置9;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11和外部壳体12;所述填料4为柱形填料结构,置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顶面开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孔,该孔贯穿壳体1,其中较大的一个孔位于壳体1上表面中心位置;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孔;所述出风装置2包括:出风管21,电机22,扇叶23,固定架24;所述出风管21为海螺壳形结构,由下向上管径逐渐减小,且出风管21位于壳体1上顶面较大孔位置,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固定架24固定在壳体1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电机22固定在固定架24上;所述扇叶23通过轴与电机22相连,电机22能够带动扇叶23转动;所述扇叶23位于出风管21下部;所述进水装置3贯穿壳体1侧面上的孔,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3呈树状分布,包括主水管31,二级水管32,三级水管33,四级水管34;所述主水管31的直径大于二级水管32,所述二级水管32的直径大于三级水管33,所述三级水管33的直径大于四级水管34;所述进风口5数量为多个,开设在壳体1下部;所述塔内水槽6设置在壳体1底部;所述支撑杆7数量为3-5根,环绕设置在壳体1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槽8固定在支撑杆7上;所述雨水收集槽8包括溢流孔81,补水室82,雨水收集槽壳体83,导流孔84;所述溢流孔81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83,位于雨水收集槽壳体83上部侧壁上;所述补水室82位于雨水收集槽壳体83内部,且补水室82形成一密闭空腔;所述导流孔84贯穿补水室82的弧形壁面;所述雨水收集槽壳体83下底面开有孔,该孔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83,位于补水室82内;所述补水装置9包括:浮球91,连杆92,注水管93;所述注水管93沿壳体1顶部贯穿壳体1的小孔,同时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83底部的孔,一端固定在雨水收集槽壳体83上;所述浮球91设置在壳体1内部,且位于塔内水槽6的上方,槽内的水位变化会带动浮球91运动;所述浮球91一端连接有连杆92;所述连杆92另一端连接有放水阀;所述放水阀铰接设在注水管93上。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风口5表面设有防尘过滤网,能够防止外界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随空气进入冷却塔内。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装置3末端的出水管上开有多个孔,使得出水能够扩散的更开,提高热交换效率。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孔84上设有过滤网,防止落在雨水中的杂质进入补水室。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雨水收集槽壳体83内表面设有规则的凹槽和凸起,使得雨水内的杂质能够更好沉淀下来。本技术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电机22带动扇叶23转动,将冷却塔壳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壳体1内部形成负压,外界冷空气经进风口5进入壳体1内,同时热水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包括:壳体(1),出风装置(2),进水装置(3),填料(4),进风口(5),塔内水槽(6),支撑杆(7),雨水收集槽(8),补水装置(9);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11)和外部壳体(12);所述填料(4)为柱形填料结构,置于壳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面开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孔,该孔贯穿壳体(1),其中较大的一个孔位于壳体(1)顶面中心位置;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孔;所述出风装置(2)包括:出风管(21),电机(22),扇叶(23),固定架(24);所述出风管(21)为海螺壳形结构,由下向上管径逐渐减小,且出风管(21)位于壳体(1)顶面较大孔位置,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固定架(24)固定在壳体(1)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电机(22)固定在固定架(24)上;所述扇叶(23)通过轴与电机(22)相连,电机(22)能够带动扇叶(23)转动;所述扇叶(23)位于出风管(21)下部;所述进水装置(3)贯穿壳体(1)侧面上的孔,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3)呈树状分布,包括主水管(31),二级水管(32),三级水管(33),四级水管(34);所述主水管(31)的直径大于二级水管(32),所述二级水管(32)的直径大于三级水管(33),所述三级水管(33)的直径大于四级水管(34);所述进风口(5)数量为多个,开设在壳体(1)下部;所述塔内水槽(6)设置在壳体(1)底部;所述支撑杆(7)数量为3‑5根,环绕设置在壳体(1)顶部;所述雨水收集槽(8)固定在支撑杆(7)上;所述雨水收集槽(8)包括溢流孔(81),补水室(82),雨水收集槽壳体(83),导流孔(84);所述溢流孔(81)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83),位于雨水收集槽壳体(83)上部侧壁上;所述补水室(82)位于雨水收集槽壳体(83)内部,且补水室(82)形成一密闭空腔;所述导流孔(84)贯穿补水室(82)弧形壁面;所述雨水收集槽壳体(83)下底面开有孔,该孔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83),位于补水室(82)内;所述补水装置(9)包括:浮球(91),连杆(92),注水管(93);所述注水管(93)沿壳体(1)顶部贯穿壳体(1)的小孔,同时贯穿雨水收集槽壳体(83)底部的孔,一端固定在雨水收集槽壳体(83)上;所述浮球(91)设置在壳体(1)内部,且位于塔内水槽(6)的上方,槽内的水位变化会带动浮球(91)运动;所述浮球(91)一端连接有连杆(92);所述连杆(92)另一端连接有放水阀;所述放水阀铰接设在注水管(93)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雨水收集器的树状进水冷却塔,包括:壳体(1),出风装置(2),进水装置(3),填料(4),进风口(5),塔内水槽(6),支撑杆(7),雨水收集槽(8),补水装置(9);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包括底脚支撑柱(11)和外部壳体(12);所述填料(4)为柱形填料结构,置于壳体(1)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面开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孔,该孔贯穿壳体(1),其中较大的一个孔位于壳体(1)顶面中心位置;所述壳体(1)侧面开有贯穿壳体(1)的孔;所述出风装置(2)包括:出风管(21),电机(22),扇叶(23),固定架(24);所述出风管(21)为海螺壳形结构,由下向上管径逐渐减小,且出风管(21)位于壳体(1)顶面较大孔位置,固定在壳体(1)上;所述固定架(24)固定在壳体(1)上部的内壁上;所述电机(22)固定在固定架(24)上;所述扇叶(23)通过轴与电机(22)相连,电机(22)能够带动扇叶(23)转动;所述扇叶(23)位于出风管(21)下部;所述进水装置(3)贯穿壳体(1)侧面上的孔,延伸至壳体(1)内;所述进水装置(3)呈树状分布,包括主水管(31),二级水管(32),三级水管(33),四级水管(34);所述主水管(31)的直径大于二级水管(32),所述二级水管(32)的直径大于三级水管(33),所述三级水管(33)的直径大于四级水管(34);所述进风口(5)数量为多个,开设在壳体(1)下部;所述塔内水槽(6)设置在壳体(1)底部;所述支撑杆(7)数量为3-5根,环绕设置在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丰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