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53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冷却塔领域,尤其是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其包括:壳体,进水管,密封轴承,分流管,重力洒水球,轴,填料,叶轮,进气装置,进气孔;所述壳体为冷却塔外壳;所述进水管横向贯穿壳体;所述分流管上端连接进水管,下端分别连接重力洒水球;所述倍增进气装置设置在壳体下部;所述进气孔为壳体壁面上多个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气装置增大进气量,通过叶轮带动填料旋转,增强气体与水的混合效率,并利用重力洒水球能够更好的让填料旋转,同时水在重力洒水球内能打破水流层,水内部热量可更好的散发出来,从而提高水降温效果。

A Gravity Rotary Cool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 cooling tower, in particular to a gravity rotary cooling tower.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hell, an intake pipe, a sealed bearing, a shunt pipe, a Gravity Sprinkler ball, a shaft, a filler, an impeller, an intake device and an air intake hole; the shell is a cooling tower shell; the intake pipe runs through the shell horizontally; the upper end of the shunt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n intake pipe, and the low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Gravity Sprinkler ball respectively; and the multiplier air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a gravity sprinkler. The air intake hole is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on the shell wall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enlarges the air intake through the air intake device, drives the packing to rotate through the impeller, enhances the mixing efficiency of gas and water, and makes use of Gravity Sprinkler to better rotate the packing, at the same time, water can break the water layer in the gravity sprinkler, and the heat inside the water can better emit, thereby improv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
本技术涉及空调冷却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制冷是利用热水与空气流动时接触进行冷热交换产生水蒸汽,水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现有冷却塔冷热交换效率低,无法真正达到对水的降温效果,影响整套系统正常工作,多组冷却塔多次循环使用造成水蒸汽流失、水量减少,这时要进行补水,违背冷却塔循环用水本意,且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利振动更好的实现冷热交换效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目的: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包括:壳体,进水管,密封轴承,分流管,重力洒水球,轴,填料层,叶轮,倍增进气装置,进气孔;所述壳体为冷却塔外壳;所述进水管横向贯穿壳体一侧外壁向内延伸至壳体内部;所述密封轴承设置在壳体内部,与进水管侧壁垂直连接,其中密封轴承轴心与壳体轴线重合;所述分流管上段连接密封轴承,下端为双向延伸的弧形分流管道,且两边分流管道大小相同;所述重力洒水球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分流管下端弧形管道两端端口,其中重力洒水球底面设有多个贯通开口;所述轴垂直固定在分流管下端弧形管道隆起处底面,其中轴根部向下延伸至壳体下方;所述填料层固定在轴上与轴轴线重合,且位于重力洒水球下方;所述叶轮固定在轴根部填料层下方,与轴轴心重合,其中叶轮叶片倾斜设置;所述倍增进气装置包括:导气管,吸气装,导流板;所述导气管为环形设置在壳体底部内壁,位于叶轮下方,所述吸气装贯通壳体侧壁并与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流板设置在导气管内部,其中导流板倾斜设置,正对叶轮叶片;所述进气孔为壳体壁面上的多个通孔,位于倍增进气装置下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出风口处设有挡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内设有过滤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倾向角度与叶轮叶片倾斜角度相反。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叶轮材质为铝材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由下至上倾斜设置。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进气装置增大进气量,通过叶轮带动填料旋转,增强气体与水的混合效率,提高水降温效果。2、本技术通过重力洒水球能够更好的让填料旋转,同时水在重力洒水球内能打破水流层,水内部热量可更好的散发出来,从而提高水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视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视图。图3为本技术进气装置结构视图。图4为本技术进气装置内部结构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技术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技术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技术,与本技术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如图1-2所示,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包括:壳体1,进水管2,密封轴承3,分流管4,重力洒水球5,轴6,填料层7,叶轮8,倍增进气装置9,进气孔10;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所述进水管2横向贯穿壳体1一侧外壁向内延伸至壳体1内部;所述密封轴承3设置在壳体1内部,与进水管2侧壁垂直连接,其中密封轴承3轴心与壳体1轴线重合;所述分流管4上段连接密封轴承3,下端为双向延伸的弧形分流管道4,且两边分流管道大小相同;所述重力洒水球5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分流管4下端弧形管道两端端口,其中重力洒水球5底面设有多个贯通开口;所述轴6垂直固定在分流管4下端弧形管道隆起处底面,其中轴6根部向下延伸至壳体1下方;所述填料层7固定在轴6上与轴6轴线重合,且位于重力洒水球5下方;所述叶轮8固定在轴6根部填料层7下方,与轴6轴心重合,其中叶轮8叶片倾斜设置;所述倍增进气装置9包括:导气管91,吸气装92,导流板93;所述导气管91为环形设置在壳体1底部内壁,位于叶轮8下方,所述吸气装92贯通壳体1侧壁并与导气管91连接,所述导流板93设置在导气管91内部,其中导流板93倾斜设置,正对叶轮8叶片,吸气装92吸入气体进入导气管91沿导流板93吹出,带动叶轮8旋转;所述进气孔10为壳体1壁面上的多个通孔,位于倍增进气装置9下方。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壳体1出风口处设有挡板,防止雨水与灰尘落入壳体1内。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水管2内设有过滤网,防止杂质随水流落入壳体1内。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流板93倾向角度与叶轮8叶片倾斜角度相反,气体撞击叶轮8叶片上更好的带动叶轮8旋转。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叶轮8材质为铝材质,在旋转时可打破水流层,同时吸收水内热量,外部气体带动叶轮8旋转时可持续对叶轮8降温,提高水降温效果。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孔10由下至上倾斜设置,外部气体能够更好的导入倍增进气装置9中心,提高倍增效果。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空气通过倍增进气装置9导入壳体1内,同时进气孔10吸入气体,气体吸入倍增进气装置9中心向上排出形成倍增,吹击叶轮8。叶轮8旋转带动填料层7与分流管4旋转,同时进水管2导入水流,通过分流管4流入重力洒水球5内。水增加了重力洒水球5重量,由于分流管4带动重力洒水球5旋转,通过重力旋转同时给予填料层7旋转动力。水在旋转的重力洒水球5开口处洒出,落在旋转的填料层7内,与向上流动的气体进行混合,对水进行降温。最后水从填料层7流出落入壳体1水槽内,完成对水的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包括:壳体(1),进水管(2),密封轴承(3),分流管(4),重力洒水球(5),轴(6),填料层(7),叶轮(8),倍增进气装置(9),进气孔(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所述进水管(2)横向贯穿壳体(1)一侧外壁向内延伸至壳体(1)内部;所述密封轴承(3)设置在壳体(1)内部,与进水管(2)侧壁垂直连接,其中密封轴承(3)轴心与壳体(1)轴线重合;所述分流管(4)上段连接密封轴承(3),下端为双向延伸的弧形分流管道,且两边分流管道大小相同;所述重力洒水球(5)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分流管(4)下端弧形管道两端端口,其中重力洒水球(5)底面设有多个贯通开口;所述轴(6)垂直固定在分流管(4)下端弧形管道隆起处底面,其中轴(6)根部向下延伸至壳体(1)下方;所述填料层(7)固定在轴(6)上与轴(6)轴线重合,且位于重力洒水球(5)下方;所述叶轮(8)固定在轴(6)根部填料层(7)下方,与轴(6)轴心重合,其中叶轮(8)叶片倾斜设置;所述倍增进气装置(9)包括:导气管(91),吸气装(92),导流板(93);所述导气管(91)为环形设置在壳体(1)底部内壁,位于叶轮(8)下方,所述吸气装(92)贯通壳体(1)侧壁并与导气管(91)连接,所述导流板(93)设置在导气管(91)内部,其中导流板(93)倾斜设置,正对叶轮(8)叶片;所述进气孔(10)为壳体(1)壁面上的多个通孔,位于倍增进气装置(9)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旋转式冷却塔,包括:壳体(1),进水管(2),密封轴承(3),分流管(4),重力洒水球(5),轴(6),填料层(7),叶轮(8),倍增进气装置(9),进气孔(1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冷却塔外壳;所述进水管(2)横向贯穿壳体(1)一侧外壁向内延伸至壳体(1)内部;所述密封轴承(3)设置在壳体(1)内部,与进水管(2)侧壁垂直连接,其中密封轴承(3)轴心与壳体(1)轴线重合;所述分流管(4)上段连接密封轴承(3),下端为双向延伸的弧形分流管道,且两边分流管道大小相同;所述重力洒水球(5)数量为两个,设置在分流管(4)下端弧形管道两端端口,其中重力洒水球(5)底面设有多个贯通开口;所述轴(6)垂直固定在分流管(4)下端弧形管道隆起处底面,其中轴(6)根部向下延伸至壳体(1)下方;所述填料层(7)固定在轴(6)上与轴(6)轴线重合,且位于重力洒水球(5)下方;所述叶轮(8)固定在轴(6)根部填料层(7)下方,与轴(6)轴心重合,其中叶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武城县冠智信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