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65355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所述公交车顶棚的中部贯穿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上端通过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通风口的中部固定设有电机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上,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公交车风道本体旋转,将外部的空气均匀导入公交车厢内部,通过电动伸缩杆电动控制支架的升降,从而实现风道调节板的高度可调节,继而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开度可调节,通过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使负氧离子在公交车的车厢内扩散,起到了室内的空气净化的目的,同时,负氧离子更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A Bus Air Channel Regul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s air duct regulating device.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us roof is perforated with a ventilation open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ventilation opening is slidingly connected with a sealing cover through an electric slide rail,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ventilation opening is fixed with a motor fixing bracket, an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motor fixing bracket are fixed with the ventilation.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mouth, the main body of the bus duct is rotated by a rotating motor, and the external air is evenly introduced into the bus compartment. The elevation of the bracket is controlled by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so that the height of the air duct regulating plate can be adjusted, and then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air ducts can be adjusted by setting negative oxygen. Ion generator makes negative oxygen ions diffuse in the bus compartment, which plays the purpose of indoor air purif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negative oxygen ions are easier to penetrate the human blood-brain barrier and play the role of medical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交车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公交车的内部空间有限,而乘客较多,故而在内部容易衍生气味和有害气体的危害,尤其在冬夏季节,公交车的通风就尤为重要,现有的公交车的通风系统结构简单,不具备可调节的功能,且未经净化和含有细菌和小于PM2.5的微尘等的空气反复通过风道进入公交车内部有限的空间内,在这种空间中,由于空间内的密闭环境和装修污染、人体交叉污染,就会极大的损伤乘客的身体健康。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包括公交车顶棚,所述公交车顶棚的中部贯穿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上端通过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通风口的中部固定设有电机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竖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在风道固定支架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转轴和所述风道固定支架一体成型,所述风道固定支架的外端固定在公交车风道本体的内侧壁上端,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通风口的内侧壁下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环配合使用的环槽,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在所述环槽的内部,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下端与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内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上端外表面均竖直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呈倒L形,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外端上侧壁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外端下侧壁均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下端贯穿所述开口固定在风道调节板的上端中部,所述风道调节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接处上表面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第一风道与水平呈20度角,所述第二风道与水平呈负20度角。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外端内侧壁均固定设有滤网,所述风道调节板设置在所述滤网的内侧。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公交车风道本体旋转,将外部的空气均匀导入公交车厢内部,通过电动伸缩杆电动控制支架的升降,从而实现风道调节板的高度可调节,继而使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的开度可调节,通过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使负氧离子在公交车的车厢内扩散,起到了室内的空气净化的目的,同时,负氧离子更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包括公交车顶棚1,所述公交车顶棚1的中部贯穿设有通风口2,所述通风口2的上端通过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密封盖3,所述通风口2的中部固定设有电机固定支架4,所述电机固定支架4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所述通风口2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固定支架4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有旋转电机5,所述旋转电机5的驱动端竖直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下端固定在风道固定支架7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转轴6和所述风道固定支架7一体成型,所述风道固定支架7的外端固定在公交车风道本体8的内侧壁上端,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8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环9,所述通风口2的内侧壁下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环9配合使用的环槽10,所述固定环9转动连接在所述环槽10的内部,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8的下端与第一风道11及第二风道12的内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1及第二风道12的上端外表面均竖直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13,所述电动伸缩杆13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14,所述支架14呈倒L形,所述第一风道11和所述第二风道12的外端上侧壁均设有开口15,所述第一风道11和所述第二风道12的外端下侧壁均设有凹槽16,所述支架14的下端贯穿所述开口15固定在风道调节板17的上端中部,所述风道调节板17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凹槽16的内部,所述第一风道11和所述第二风道12的连接处上表面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18。所述第一风道11与水平呈20度角,所述第二风道12与水平呈负20度角。所述第一风道11和所述第二风道12的外端内侧壁均固定设有滤网19,所述风道调节板17设置在所述滤网19的内侧。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8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所述第一风道11和所述第二风道12的截面形状为长方形。在使用时,通过电动滑轨电动控制密封盖3的开启和闭合,在车内需要通风换气时,密封盖3开启,外部的空气通过公交车风道本体8进入公交车的内部,公交车风道本体8通过风道固定支架7与转轴6固定连接,旋转电机5驱动转轴6旋转,从而带动公交车风道本体8旋转,公交车风道本体8与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连通,通过旋转将外部的空气均匀导入公交车厢内部,将第一风道11设置与水平呈20度角,将第二风道12设置与水平呈负20度角,可使通入公交车厢内部的空气,更快的与乘客接触,通过电动伸缩杆13电动控制支架14的升降,从而实现风道调节板17的高度可调节,继而使第一风道11和第二风道12的开度可调节,滤网19可对气体进行过滤,过滤掉气体中的灰尘,通过设置负氧离子发生器18,负氧离子发生器18是一种生成空气负离子的装置,负氧离子发生器18释放的电子会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捕捉,从而生成空气负离子,实验研究表明: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更易透过人体血脑屏障,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
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包括公交车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顶棚的中部贯穿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上端通过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通风口的中部固定设有电机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竖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在风道固定支架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转轴和所述风道固定支架一体成型,所述风道固定支架的外端固定在公交车风道本体的内侧壁上端,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通风口的内侧壁下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环配合使用的环槽,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在所述环槽的内部,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下端与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内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上端外表面均竖直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呈倒L形,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外端上侧壁均设有开口,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外端下侧壁均设有凹槽,所述支架的下端贯穿所述开口固定在风道调节板的上端中部,所述风道调节板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连接处上表面设有负氧离子发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车风道调节装置,包括公交车顶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公交车顶棚的中部贯穿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上端通过电动滑轨滑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通风口的中部固定设有电机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左右两端固定在所述通风口的侧壁上,所述电机固定支架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竖直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固定在风道固定支架的上表面的中部,所述转轴和所述风道固定支架一体成型,所述风道固定支架的外端固定在公交车风道本体的内侧壁上端,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外侧壁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通风口的内侧壁下端设有与所述固定环配合使用的环槽,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在所述环槽的内部,所述公交车风道本体的下端与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内端相互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上端外表面均竖直固定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帅王黎明孙全胜武小欢李腾陈南虎石岛闻鹏周权姚志章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汽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