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527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包括模具,在模具内设有密封的型腔,在模具的壁上设有预压装置,所述的预压装置中设有活动伸入到型腔内的压柱。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预压装置位于模具的隐藏面。所述的预压装置中,压柱与滑套滑动连接,滑套与型腔连通,压柱的一端伸入到型腔内,另一端位于滑套之外。通过设置的预压装置,能够在成型过程中对型腔内的预制件施加预压,使预制件更为密实,提高预制件的强度,并通过挤压加速气泡的排出,克服外观缺陷。经测试,采用预压工序的预制件抗弯强度提高10~15%。

Prestressing Die for Concrete Precast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stressing die for concrete prefabricated parts, which comprises a die, a sealed cavity in the die, a prestressing device on the wall of the die, and a prestressing column movably extending into the cavity. In the preferred scheme, the pre-pressing device is located on the hidden surface of the die. In the preloading device, the pressure column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sliding sleeve, and the sliding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vity. One end of the pressure column extends into the cavity, and the other end is outside the sliding sleeve. Through the pre-pressing device,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in the cavity can be pre-pressed during the forming process, which makes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more compact, improves the strength of the prefabricated parts, and accelerates the discharge of bubbles through extrusion to overcome the appearance defects. After testing, the bending strength of prefabricated parts with pre-pressing process is increased by 10-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对混凝土预制件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通常提高混凝土预制件强度的方法是采用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是给预制件中的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当预制件成型后,预应力能够抵消部分载荷。由于预应力张拉给混凝土捣振产生了干涉,现有的预应力模具存在气孔、蜂窝、空洞、麻面等外观质量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106217638A记载了一种反置式预应力混凝土U形板桩成型模具,通过改进的模具结构和张拉结构提高成型工艺,但是仍不足获得最佳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能够进一步提高预制件的密实度,克服预制件的外观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包括模具,在模具内设有密封的型腔,在模具的壁上设有预压装置,所述的预压装置中设有活动伸入到型腔内的压柱。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预压装置位于模具的隐藏面。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预压装置中,压柱与滑套滑动连接,滑套与型腔连通,压柱的一端伸入到型腔内,另一端位于滑套之外。优选的方案中,压柱位于滑套之外的一端设有上压块,上压块的直径大于压柱的直径,在压块与滑套之间设有弹簧。优选的方案中,压柱伸入到型腔内一端的端面设有粗糙纹理。优选的方案中,压柱伸入型腔内的一端还设有下压头,下压头的直径大于压柱的直径,在模具的内壁设有与下压头相应的凹槽。优选的方案中,下压头端面设有粗糙纹理。优选的方案中,沿模具的长度方向还设有预应力张拉装置;所述的预应力张拉装置中,在模具的一端设有张拉锚具,张拉锚具与预制件的预应力筋的一端连接;在模具的另一端设有张拉架,张拉螺杆与预制件的预应力筋的另一端连接。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预压装置为多个,预压梁与各个压柱接触,在模具的外壁还固设有持力螺栓,持力螺栓穿过预压梁与持力螺母螺纹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通过设置的预压装置,能够在成型过程中对型腔内的预制件施加预压,使预制件更为密实,提高预制件的强度,并通过挤压加速气泡的排出,克服外观缺陷。经测试,采用预压工序的预制件抗弯强度提高10~15%。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预压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预压操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1,预压装置2,上压块21,弹簧22,压柱23,下压头24,粗糙纹理25,滑套26,预应力张拉装置3,张拉架31,张拉螺杆32,张拉锚具33,预压梁4,持力螺栓5,持力螺母6,传力架7,压机8,持力螺栓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中,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包括模具1,在模具1内设有密封的型腔,在模具1的壁上设有预压装置2,所述的预压装置2中设有活动伸入到型腔内的压柱。由此结构,在成型过程中给预制件施压预压,确保预制件密实,减少气泡,增加抗弯强度。优选的方案如图1、5中,所述的预压装置2位于模具1的隐藏面。本例中所述的隐藏面是指与预制件通常不可见的面相对应的面,例如与预制件的底面相对应的面,在浇筑过程中,该相对应的面通常位于顶部。优选的方案如图3、4中,所述的预压装置2中,压柱23与滑套26滑动连接,滑套26与型腔连通,压柱23的一端伸入到型腔内,另一端位于滑套26之外。由此结构,便于通过对压柱23施加压力从而将压力传递给预制件,通常水、骨料和砂浆是不可压缩的,因此施加的压力将预制件中的气泡挤出,也使预制件中的胶凝材料互相交联的效果更佳。优选的方案如图3、4中,压柱23位于滑套26之外的一端设有上压块21,上压块21的直径大于压柱23的直径,在压块21与滑套26之间设有弹簧22。由此结构,避免在振捣过程中压柱23提前进入到型腔中。该结构能够在预压过程中继续添加混凝土,适合大体积的预制件生产。优选的方案如图3中,压柱伸入到型腔内一端的端面设有粗糙纹理25。由此结构,当成型后,便于填补因为压柱23预压而产生的凹坑,便于新老混凝土的结合。优选的方案如图4中,压柱23伸入型腔内的一端还设有下压头24,下压头24的直径大于压柱23的直径,在模具1的内壁设有与下压头24相应的凹槽。由此结构,适合较小体积的预制件生产。优选的方案中,下压头24端面设有粗糙纹理25。由此结构,便于修补缺陷。优选的方案如图2、5中,沿模具1的长度方向还设有预应力张拉装置3;所述的预应力张拉装置3中,在模具1的一端设有张拉锚具33,张拉锚具33与预制件的预应力筋的一端连接;在模具1的另一端设有张拉架31,张拉螺杆32与预制件的预应力筋的另一端连接。由此结构,实现在预制过程中的预应力张拉。优选的方案如图5中,所述的预压装置2为多个,预压梁4与各个压柱23接触,在模具1的外壁还固设有持力螺栓5,持力螺栓5穿过预压梁4与持力螺母6螺纹连接。由此结构,实现在预制过程中的持续预压。使用时,首先合底模,安装预应力张拉装置3,浇筑混凝土,用手持振捣棒振捣或采用振动台振捣密实。安装顶模,继续振捣一段时间,用持力螺母6或压机8通过传力架7预压,若预压高度超过预设值,泄压后取出压柱23,补充混凝土。安装压柱23继续预压,拧紧持力螺母6,保持2h后,增大预压压力至预设值,保持2h后,降低至增压前的压力。在预压的同时进行张拉操作,经过养护、脱模后得到预制件。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包括模具(1),其特征是:在模具(1)内设有密封的型腔,在模具(1)的壁上设有预压装置(2),所述的预压装置(2)中设有活动伸入到型腔内的压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包括模具(1),其特征是:在模具(1)内设有密封的型腔,在模具(1)的壁上设有预压装置(2),所述的预压装置(2)中设有活动伸入到型腔内的压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压装置(2)位于模具(1)的隐藏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压装置(2)中,压柱(23)与滑套(26)滑动连接,滑套(26)与型腔连通,压柱(23)的一端伸入到型腔内,另一端位于滑套(26)之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其特征是:压柱(23)位于滑套(26)之外的一端设有上压块(21),上压块(21)的直径大于压柱(23)的直径,在压块(21)与滑套(26)之间设有弹簧(22)。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件预应力模具,其特征是:压柱伸入到型腔内一端的端面设有粗糙纹理(25)。6.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建林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