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保险杠的检测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4575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保险杠的检测安装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在安装检测中需要采用各种夹具进行固定夹装,稳定性能不高,且安装中容易对保险杠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包括呈“凹”形设置的框架本体、前板和限位板,所述框架本体一端水平连接有前板,所述前板和所述框架本体一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弹簧,所述前板远离所述框架本体一端连接有抗压层,所述框架本体内部连接有交叉连接的两组支撑杆,所述框架本体靠近所述前板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远离所述横板的端部连接有圆弧形限位板。采用此方法和装置对保险杠的检测和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框架自身不易损坏,节省材料。

An Installation Frame for Automotive Bumper Detec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frame for the automobile bumper detection device, which can solve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automobile bumper needs to be fixed and clamped by various fixtures in the installation and detection, the stability is not high, and the bumper is easy to be damaged in the installation. The frame body consists of a concave frame body, a front plate and a limit plate. One end of the frame body is horizontally connected with a front plate. Several extrusion springs are connected between the front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frame body. The fron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compression layer at one end far from the frame body, and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of the frame body is cross-connected. Two sets of supporting rods are connected. The fram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verse plate on both sides near the end of the front plat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are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column, and the hydraulic column is connected with a circular arc limit plate far from the end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Using this method and device to detect and install bumper is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the frame itself is not easy to damage, and the material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
技术介绍
汽车前后端装有保险杠,不仅有装饰功能,更重要是吸收和缓和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保护车身及乘员安全功能的安全装置。许多年以前,汽车前后保险杠是以金属材料为主,用厚度为3毫米以上的钢板冲压成U形槽钢,表面处理镀铬,与车架纵梁铆接或焊接在一起,与车身有一段较大的间隙,好像是一件附加上去的部件看上去十分不美观。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塑料在汽车工业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目前汽车前后保险杠除了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追求本身的轻量化。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都是塑料制成的,人们称为塑料保险杠。保险杠在生产使用中常需要进行各种性能的检测,确保其安全性。但是现有的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对保险杠在安装检测中需要采用各种夹具进行固定夹装,稳定性能不高,且安装中容易对保险杠造成损坏。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保险杠,不能进行保险杠撞击试验时,需要将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进行撞击,且撞击损坏车体,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可以解决现有的汽车保险杠在安装检测中需要采用各种夹具进行固定夹装,稳定性能不高,且安装中容易对保险杠造成损坏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包括呈“凹”形设置的框架本体、前板和限位板,所述框架本体一端水平连接有前板,所述前板和所述框架本体一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弹簧,所述前板远离所述框架本体一端连接有抗压层,所述前板上下两侧均纵向连接有若干个套筒,所述套筒内部套装有立杆,所述立杆底部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底部与所述套筒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所述立杆顶端内部活动卡接有滚珠。所述框架本体内部连接有交叉连接的两组支撑杆,所述框架本体一端两侧与所述支撑杆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安装头,所述支撑杆另一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板,所述框架本体两侧内部与所述侧板的连接处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与所述框架本体侧面内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所述框架本体靠近所述前板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远离所述横板的端部连接有圆弧形限位板,所述框架本体端部靠近所述横板一侧连接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吸盘。优选的,所述框架本体与侧板的连接处连接有螺栓杆,螺栓杆一端延伸贯穿垫板和侧板,螺栓杆垂直于垫板和侧板。优选的,所述框架本体内部一侧安装有液压油箱,液压油箱内部通过油泵和管道连接液压柱。优选的,所述挤压弹簧一端套装在弹簧座内部,且弹簧座一端连接框架本体。优选的,所述安装头内部通过调节螺栓活动连接支撑杆,且安装头一端通过连接杆和螺纹连接框架本体。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顶端连接有环形定位环,且定位环的内部直径小于挡板的直径。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尺寸与套筒的内部尺寸相匹配。一种汽车保险杠的检测安装方法,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将待检测的汽车保险杠内部卡接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外部,保险杠的中部与抗压层接触,保险杠内部两侧的圆弧处与吸盘接触,吸盘固定连接保险杠,同时启动液压柱,上下两端的液压柱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进而带动限位板与保险杠的内部接触,限位板进一步的卡接限制保险杠的位置;步骤二:保险杠稳定的安装在所述框架本体外部后,对保险杠进行正常的检测试验,当需要对保险杠进行碰撞试验时,框架本体固定在移动的平台上,框架本体模拟出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的情况,移动平台带动框架本体移动,保险杠以一定的速度撞向外部的物体,碰撞后观察保险杠的损坏程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在框架本体两侧连接缓冲层和限位板,使得工作中缓冲层可以对保险杠在安装检测中起到缓冲减震的功用,吸盘吸住保险杠内部两侧,固定保险杠在框架本体外部的位置,保险杠的安装更加方便快捷,且稳定性能更好。限位板工作中在液压柱的带动下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限位板的端部与保险杠内部上下两侧均紧密接触,卡接保险杠,保险杠在安装检查中不易晃动,位置不易发生变化,保险杠的安全性能较好,不易损坏。且限位板可以适应不同尺寸的保险杠,使得框架本体安装保险杠更加方便快捷,局限性更小。通过在框架本体一端连接前板,且在前板与框架本体之间安装若干个挤压弹簧,使得工作中前板受到保险杠的撞击后,挤压弹簧和抗压层能起到减震缓冲的功用,保护框架本体不易损坏。挤压弹簧受到压缩收纳在弹簧座内部,弹簧座保护挤压弹簧在收缩中不易倾倒,安全性能好,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回位弹簧推动立杆顶部的滚珠与保险杠的内部接触,进一步限制卡接保险杠的位置,且保险杠受到撞击后,滚珠与保险杠的内部产生滚动摩擦,保险杠与立杆和滚珠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立杆不易受到撞击损坏。立杆受到撞击,向下压缩回位弹簧,缓冲减震性能好。框架本体内部的支撑杆在内部支撑加固框架本体,框架本体不易受到撞击变形,框架本体能循环重复的使用。且支撑杆可以在框架本体内部自由的安装拆卸,更换支撑杆方便,且一端的减震弹簧能起到缓冲,降低支撑杆的冲击力。不用讲保险杠安装在车体上进行撞击试验,避免车体撞击损坏,节省材料,降低费用。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杆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套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限位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本体;2、支撑杆;3、侧板;4、减震弹簧;5、垫板;6、螺栓杆;7、液压油箱;8、限位板;9、缓冲层;10、吸盘;11、前板;12、套筒;13、弹簧座;14、抗压层;15、挤压弹簧;16、安装头;17、调节螺栓;18、连接杆;19、滚珠;20、立杆;21、挡板;22、定位环;23、回位弹簧;24、横板;25、液压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包括呈“凹”形设置的框架本体1、前板11和限位板8,框架本体1一端水平连接有前板11,前板11和框架本体1一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弹簧15,前板11远离框架本体1一端连接有抗压层14,挤压弹簧15推动前板11和抗压层14与保险杠内部紧密的接触,限制保险杠的位置,前板11上下两侧均纵向连接有若干个套筒12,套筒12内部套装有立杆20,立杆20底部连接有挡板21,且挡板21底部与套筒12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23,立杆20顶端内部活动卡接有滚珠19,保险杠受到撞击,滚珠19与保险杠的内部产生滚动摩擦,保险杠与立杆20和滚珠19之间的摩擦力减小,立杆20不易受到撞击损坏,立杆20受到撞击,向下压缩回位弹簧23,立杆20底部一部分收缩在套筒12内部;框架本体1内部连接有交叉连接的两组支撑杆2,框架本体1一端两侧与支撑杆2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安装头16,支撑杆2另一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板3,框架本体1两侧内部与侧板3的连接处安装有垫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包括呈“凹”形设置的框架本体(1)、前板(11)和限位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水平连接有前板(11),所述前板(11)和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弹簧(15),所述前板(11)远离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连接有抗压层(14),所述前板(11)上下两侧均纵向连接有若干个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部套装有立杆(20),所述立杆(20)底部连接有挡板(21),且所述挡板(21)底部与所述套筒(12)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23),所述立杆(20)顶端内部活动卡接有滚珠(19);所述框架本体(1)内部连接有交叉连接的两组支撑杆(2),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两侧与所述支撑杆(2)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安装头(16),所述支撑杆(2)另一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板(3),所述框架本体(1)两侧内部与所述侧板(3)的连接处安装有垫板(5),所述垫板(5)与所述框架本体(1)侧面内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4),所述框架本体(1)靠近所述前板(11)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横板(24),所述横板(24)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液压柱(25),所述液压柱(25)远离所述横板(24)的端部连接有圆弧形限位板(8),所述框架本体(1)端部靠近所述横板(24)一侧连接有缓冲层(9),所述缓冲层(9)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吸盘(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包括呈“凹”形设置的框架本体(1)、前板(11)和限位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水平连接有前板(11),所述前板(11)和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挤压弹簧(15),所述前板(11)远离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连接有抗压层(14),所述前板(11)上下两侧均纵向连接有若干个套筒(12),所述套筒(12)内部套装有立杆(20),所述立杆(20)底部连接有挡板(21),且所述挡板(21)底部与所述套筒(12)内部底端之间安装有回位弹簧(23),所述立杆(20)顶端内部活动卡接有滚珠(19);所述框架本体(1)内部连接有交叉连接的两组支撑杆(2),所述框架本体(1)一端两侧与所述支撑杆(2)的连接处均连接有安装头(16),所述支撑杆(2)另一端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侧板(3),所述框架本体(1)两侧内部与所述侧板(3)的连接处安装有垫板(5),所述垫板(5)与所述框架本体(1)侧面内部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4),所述框架本体(1)靠近所述前板(11)端部的两侧均连接有横板(24),所述横板(24)上下两端均连接有液压柱(25),所述液压柱(25)远离所述横板(24)的端部连接有圆弧形限位板(8),所述框架本体(1)端部靠近所述横板(24)一侧连接有缓冲层(9),所述缓冲层(9)一端连接有若干个吸盘(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置的安装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本体(1)与侧板(3)的连接处连接有螺栓杆(6),螺栓杆(6)一端延伸贯穿垫板(5)和侧板(3),螺栓杆(6)垂直于垫板(5)和侧板(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青薛海灯寿化标冯影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悦众车身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