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6452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室外机无法安装或者安装不便的问题,减少室外占地面积、降低成本、提高全年能效比及工作可靠性。空调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其中:第一制冷部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中间换热器的冷侧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制冷部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且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压缩机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间换热器的热侧、第二流量控制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间换热器的热侧、储液罐、第二液泵和蒸发器;室内制冷末端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的第二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以及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at the outdoor unit can not be installed or is inconvenient to install, reduce the outdoor area, reduce the cost,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and work reliability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nsists of an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a first refrigeration unit and a second refrigeration unit. The first refrigeration unit includes a cooling water circulat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an outdoor cooling tower, a first liquid pump, a cold side of an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and a first flow control valve connected in turn. The second refrigeration unit includes a compressor circulating system and a first flow control valve. The pump circulating system includes at least two indoor refrigeration terminals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the compressor circulating system includes the heat side of the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the second flow control valve, the evaporator and the compressor connected in turn; the pump circulating system includes the heat side of the intermediate heat exchanger,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the second liquid pump and the evaporator connected in turn. The refrigeration end includes the second flow control valve and evaporator of the compressor circulation system and the evaporator of the pump circul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全国通信机房的数目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号召下,减少机房能耗已经成为众多运营商关注的重点。据调查,在机房中,仅精密空调的运行耗电量就占机房总用电量的50%以上。在数量众多的基站、模块局中,空调用电量可达基站或模块局总用电量的70%左右。因此,有效减少空调耗电已成为降低机房能耗的重要方向。直接蒸发冷却循环系统由于其精确制冷、易维护、安装工程量相对较小等优势,被大量用于机房空调系统中。直接蒸发冷却循环系统包括通过制冷剂管路依次连接且形成封闭循环的压缩机、冷凝器、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其中,压缩机、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设置于室内机中,冷凝器设置于室外机中。根据机房的冷量需求,包含上述直接蒸发冷却循环系统的空调机组可以并列的设置多组。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现,现有空调系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单台压缩机的最大冷量仅为50kW,随着机房负荷的不断增加,需要大量配置空调机组,数量众多的室外机不但占地面积大,成本高,而且在室外容易形成热岛效应;受压缩机工作性能和可靠性要求的限制,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的落差需限制在-5~40米的范围内,因此现有技术中,经常因室外现场安装环境导致室外机无法安装或者安装不便;此外,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通常采用较长的铜管连接,不但成本较高,而且会导致系统工作可靠性下降,能效降低,管路走线设计上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室外现场安装环境导致的室外机无法安装或者安装不便的问题,减少室外占地面积、降低成本、提高全年能效比,提升系统工作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其中:第一制冷部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侧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制冷部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且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第二流量控制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储液罐、第二液泵和蒸发器;所述室内制冷末端包括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以及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可选的,所述室内制冷末端中,位于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和位于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为同一蒸发器;所述室内制冷末端还包括所述压缩机,以及与所述蒸发器相对设置的风机。可选的,所述室内制冷末端中,位于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和位于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为同一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独立于所述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所述室内制冷末端还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相对设置的风机。较佳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所述储液罐、所述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依次连接为闭环回路。较佳的,第二制冷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并联的第一单向阀,以及与所述第二液泵并联的第二单向阀。较佳的,所述压缩机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较佳的,所述第二液泵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较佳的,所述中间换热器至少为两个,且所述至少两个中间换热器的冷侧并联设置,所述至少两个中间换热器的热侧并联设置。可选的,所述室内制冷末端中,位于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和位于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相独立且相对设置;所述室内制冷末端还包括所述压缩机,以及与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和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相对设置的风机。较佳的,所述中间换热器为两个,所述两个中间换热器的冷侧分别位于相独立的两个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中,所述两个中间换热器的热侧分别位于相独立的一个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和一个所述泵循环系统中。较佳的,所述空调系统中的连接管为钢管。较佳的,所述中间换热器位于室内且与所述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位于同一安装平台。优选的,空调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并与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各个室内制冷末端的压缩机,以及第二液泵分别连接的控制器,用于: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开启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和若干个室内制冷末端的压缩机,并关闭第二液泵,使压缩机循环系统工作;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开启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和第二液泵,并关闭各个室内制冷末端的压缩机,使泵循环系统工作;当室外环境温度不高于第一温度阈值且不低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开启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第二液泵和若干个室内制冷末端的压缩机,并控制第二液泵的转速低于设定转速,使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协同工作;其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调系统,在室外设置冷却塔,在室内并联设置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这些室内制冷末端所在的循环系统可以通过同一中间换热器与室外冷却塔所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相比现有技术,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室外现场安装环境导致的室外机无法安装或者安装不便的问题,减少室外占地面积、减少连接管布线,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工作可靠性,并且,可以根据室外环境温度情况灵活开启第二制冷部的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全年能效比,节约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空调系统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第一制冷部;2-第二制冷部;3-中间换热器;10-冷却水循环系统;20-压缩机循环系统;30-泵循环系统;11-室外冷却塔;12-第一液泵;13-第一流量控制阀;21-室内制冷末端;22-第二流量控制阀;23、23a、23b-蒸发器;24-压缩机;25-储液罐;26-第二液泵;27-风机;28-第一单向阀;29-第二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因室外现场安装环境导致的室外机无法安装或者安装不便的问题,减少空调系统的室外占地面积、降低其成本、提高其全年能效比及系统工作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包括中间换热器3、第一制冷部1和第二制冷部2,其中:第一制冷部1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冷却塔11、第一液泵12、中间换热器3的冷侧(各实施例附图中以字母C代表中间换热器3的冷侧,以字母H代表中间换热器3的热侧)和第一流量控制阀13;第二制冷部2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且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21,压缩机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间换热器3的热侧、第二流量控制阀22、蒸发器23和压缩机24;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间换热器3的热侧、储液罐25、第二液泵26和蒸发器23;室内制冷末端21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的第二流量控制阀22和蒸发器23,以及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23。该实施例中,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为同一蒸发器23。其中,压缩机24可以采用定容量压缩机,也可以采用变容量压缩机。第一液泵12和第二液泵26可以采用定频泵或者变频泵。第一流量控制阀13和第二流量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换热器、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其中:第一制冷部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侧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制冷部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且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第二流量控制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储液罐、第二液泵和蒸发器;所述室内制冷末端包括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以及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换热器、第一制冷部和第二制冷部,其中:第一制冷部包括冷却水循环系统,所述冷却水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室外冷却塔、第一液泵、所述中间换热器的冷侧和第一流量控制阀;第二制冷部包括压缩机循环系统和泵循环系统且包括并联设置的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第二流量控制阀、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泵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储液罐、第二液泵和蒸发器;所述室内制冷末端包括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和蒸发器,以及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制冷末端中,位于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和位于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为同一蒸发器;所述室内制冷末端还包括所述压缩机,以及与所述蒸发器相对设置的风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制冷末端中,位于所述压缩机循环系统的蒸发器和位于所述泵循环系统的蒸发器为同一蒸发器;所述压缩机独立于所述至少两个室内制冷末端,所述室内制冷末端还包括与所述蒸发器相对设置的风机。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换热器的热侧、所述储液罐、所述第二液泵、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压缩机依次连接为闭环回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制冷部还包括与所述压缩机并联的第一单向阀,以及与所述第二液泵并联的第二单向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液泵至少为两个且并联设置。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积清马丽强谯峤梁婷位静
申请(专利权)人: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