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荣铨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97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5 16: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60%~90%、伞形花内酯10%~40%、氧化石墨烯0.1%~1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将苯醚甲环唑、植物提取物伞形花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在特定比例范围内,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在降低苯醚甲环唑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草莓灰霉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相当。所述混配组合物制成杀菌剂后进行使用,可有效的防治草莓灰霉病,同时还能降低苯醚甲环唑的使用量,减缓和/或预防草莓灰霉病病原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

A Composition for the Control of Strawberry Gray Mold and a Fungicide Prepare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strawberry gray mould and a bactericide prepared therefrom. The composi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of mass percentage: Difenoconazole 60%-90%, umbelliferol 10%-40%, graphene oxide 0.1%-10%. The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strawberry gray mildew in the invention mixes difenoconazole, plant extract umbelliferolactone and graphene oxide. Within a specific proportion range, the three components play synergistic roles with each other, reducing the use of Difenoconazole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composition has a good effect on Strawberry gray mildew. The inhibitory activit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single-agent difenoconazole. The mixed composition can be used after being made into fungicid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strawberry gray mould, and can also reduce the use of difenoconazole, slow down and/or prevent the resistance of the pathogen of strawberry gray mould to difenoconaz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草莓灰霉病防治的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杀菌剂。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草莓种植业以发展成为我国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在草莓栽培过程中,有多种真菌病害发生。其中灰霉病是危害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该病菌主要为害草莓果实,严重时还为害果柄、花梗,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每年由草莓灰霉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10%~30%,有的甚至高达89%。草莓灰霉病不仅引起田间损失,且对草莓采后贮藏的危害极大。目前尚无高抗灰霉病的草莓品种,草莓灰霉病的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灰霉病菌是一种繁殖力极强的顽固真菌,易产生抗药性,目前已经对多种杀菌剂。苯醚甲环唑在三唑类杀菌剂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是农作物种植中使用最广泛的杀菌剂之一,可防止多种真菌性病害且具有很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环境友好,不污染环境和农产品。目前草莓灰霉病病菌还未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使用量和使用频率的增长,难以保证草莓灰霉病病菌不会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因此,为延缓草莓灰霉病病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需要降低苯醚甲环唑的使用量,提高苯醚甲环唑的药效,而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多种活性成分进行混配使用,以期能提高药效的同时还能降低使用量,避免和/或延缓病原菌抗性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苯醚甲环唑与植物提取物、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使用,三种成分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在降低苯醚甲环唑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草莓灰霉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相当;且所述组合物对于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农药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60%~90%、伞形花内酯10%~40%、氧化石墨烯0.1%~10%。目前已公布了多种苯醚甲环唑与其他杀菌剂混配后的杀菌剂,但大多数是采用苯醚甲环唑与其他的化学杀菌剂混配而成的。由于采用的都是化学杀菌剂,多种活性成分混配后杀菌剂大多对环境的不友好,污染性较强,且容易对有益昆虫产生一定的毒害作用,不符合绿色农药的出发点。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UM)属于香豆素类化合物,其化学名为7-羟基香豆素,广泛存在于瑞香狼毒、独活、雪莲花、木桔等多种中草药植物中,是芸香科和伞形科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伞形花内酯具有多种活性,如杀虫、抑菌、降血压、抗癌等作用。目前已报到的对植物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如桃褐腐病菌、棉花红腐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等。氧化石墨烯是石墨烯经过氧化后得到的,石墨烯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相较于石墨烯,氧化石墨烯不易团聚,易溶于水,且同样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将苯醚甲环唑、植物提取物伞形花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在特定比例范围内,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在降低苯醚甲环唑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草莓灰霉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相当。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70%~80%、伞形花内酯20%~30%、氧化石墨烯0.1%~10%。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72%、伞形花内酯20%、氧化石墨烯8%。一种包含上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组合物的杀菌剂也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上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0.1%~80%。优选地,上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占所述杀菌剂总质量的0.1%~50%。优选地,所述杀菌剂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剂、乳油或颗粒剂。优选地,所述杀菌剂还包含有农药上可接受的辅助成分。本专利技术同时还保护所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杀菌剂在草莓的种植阶段防治灰霉病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草莓的花果期防治草莓灰霉病中的应用。由于草莓灰霉病病原菌通常在草莓开花结果期大范围的侵染草莓花朵和果实,使得草莓果实呈软腐状,导致草莓产量骤减,品质下降,影响草莓种植的经济价值。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述杀菌剂可在草莓开花前期进行使用,起到预防作用,然后在花果期依据发病情况定期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将苯醚甲环唑、植物提取物伞形花内酯和氧化石墨烯进行混配,在特定比例范围内,三者之间相互发挥增效作用,在降低苯醚甲环唑使用量的同时还保证组合物对于草莓灰霉病的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与单剂苯醚甲环唑的抑制作用相当。所述混配组合物制成杀菌剂后进行使用,可有效的防治草莓灰霉病,同时还能降低苯醚甲环唑的使用量,减缓和/或预防草莓灰霉病病原菌对苯醚甲环唑产生抗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实施例1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包括的组分有:苯醚甲环唑、伞形花内酯和氧化石墨烯,其中3种组分混配的质量百分比如表1所示。表13种组分混配的质量百分比实施例2表1中所述组合物的室内毒力测定,测试的过程如下:测试对象:草莓灰霉病野生菌株(Botrytiscinerea)。照表1中的组合物1~8的制备方法如下:按照表1中的质量占比称取3种组分,然后分别将3种组分溶于乙醇溶液中,再将3种乙醇溶液边搅拌边缓慢混合,混合后再搅拌3h以上,即可制备得到母液,备用。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组合物1~8对草莓灰霉病野生菌株的抑制率,并设置一组空白对照组CK,分别以单剂苯醚甲环唑、伞形花内酯、氧化石墨烯为对比例,结果见表2所示。表2组合物1~8对草莓灰霉病野生菌株的抑制率结果从表2中可看出,在相同浓度条件下,组合物1~8对草莓灰霉病野生菌株的抑制效果与单剂苯醚甲环唑箱单,而浓度为8μg/mL时,单剂伞形花内酯和单剂氧化石墨烯对草莓灰霉病野生菌株的抑制作用很弱,需要在高浓度条件下,才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样采用上述方法测试组合物1~8和3中单剂对草莓灰霉病野生菌株的EC50值。并采用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来评价混用效果。毒力指数TI(B)=(标准剂A的EC50/B剂的EC50)*100混剂的实际毒力指数ATI(AB)=(A的EC50/混剂的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B)=TI(A)*A在混剂中的百分数+TI(B)*B在混剂中的百分数评价标准为:共毒系数≥120时,表现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时,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共毒系数<120,表现为相加作用。测得的EC50值和共毒系数见表3所示。表3分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EC50/μg/mL共毒系数1Y=4.8921+1.3445X0.99751.2112.03052Y=4.9440+1.3835X0.99441.1113.06023Y=5.0277+1.3988X0.99530.96120.22524Y=5.1638+1.5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60%~90%、伞形花内酯10%~40%、氧化石墨烯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60%~90%、伞形花内酯10%~40%、氧化石墨烯0.1%~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70%~80%、伞形花内酯20%~30%、氧化石墨烯0.1%~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治草莓灰霉病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苯醚甲环唑72%、伞形花内酯20%、氧化石墨烯8%。4.一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组合物。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铨
申请(专利权)人:林荣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