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88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发声器件,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以及磁路系统,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设于第一振膜的面向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第二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补强部,磁路系统上对应音圈的部位设有避让部,补强部上设有向靠近音圈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可穿过避让部并固定至音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声器件设置两套振动系统,但只采用一套音圈及磁路系统以实现双向同步发声的结构占用的体积小,便于广泛应用于便携终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声
,特别涉及一种发声器件及便携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发声器件作为具有音频播放功能的终端的重要部件,已得到广泛应用。一些终端,尤其是便携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耳机能够为发声器件提供的安装空间非常有限,因此,现有的能够应用于狭小安装空间的发声器件,通常采用单个振膜正面发声的结构。为了实现双向发声,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用两套音圈及磁路系统的发声器件,但这种发声器件通常体积较大,难以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声器件,旨在解决现有的实现双向发声的发声器件因体积较大而难以广泛应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发声器件,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以及磁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设于所述第一振膜的面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补强部;所述磁路系统上对应所述音圈的部位设有避让部,所述补强部上设有向靠近所述音圈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穿过所述避让部并固定至所述音圈。可选地,所述第二振膜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中心部、位于中心部外侧的折环部以及与折环部一体设置的固定部;所述补强部包括补强部本体,所述补强部本体贴合所述中心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补强部本体的外缘延伸形成。可选地,所述补强部结合于所述中心部的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延伸部可活动穿置在所述避让部内延伸固定至所述音圈;或所述补强部结合于所述中心部的背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二振膜上还设有供所述延伸部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延伸部可活动穿置在所述避让部内延伸固定至所述音圈。可选地,所述补强部本体和所述延伸部为一体结构。可选地,所述补强部本体设有由至少一个凸起和至少一个凹陷构成的波浪形加强筋结构。可选地,所述中心部为平面片状结构,所述中心部开设有去料孔,所述波浪形加强筋结构的凸起容置于所述去料孔处。可选地,所述第二振膜为矩形,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第二振膜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在所述补强部本体周向上的两相对侧部中至少一个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与所述补强部本体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振膜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连接槽,所述音圈连接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包括自所述补强部本体向上延伸的主体部、第一翻折部及第二翻折部;其中,所述第一翻折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第二翻折部自所述第一翻折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边缘向上翻折形成;所述第一翻折部与第二翻折部围合形成所述连接槽,所述第二翻折部位于所述音圈的外围。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筋。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向外凸设形成所述加强筋。可选地,所述延伸部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延伸部关于所述音圈的中心对称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振膜的折环部包括多个折环结构,且任意相邻的两个折环结构的凹陷方向相反。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导磁轭上的中心磁路部分和边磁路部分;所述中心磁路部分包括长条状的中心磁钢;所述边磁路部分包括两个边磁钢,两所述边磁钢分别设于所述中心磁钢的两侧,且所述中心磁钢和两边磁钢之间分别形成所述磁间隙;所述延伸部设置有两个,两所述延伸部分别对应于所述中心磁钢的两端的外侧设置。可选地,所述导磁轭为矩形的平板状结构,所述两个边磁钢设置于所述导磁轭的两长边侧,所述避让部为设置于所述导磁轭的短边侧的避让缺口,所述延伸部由所述避让缺口处穿出;或者,所述导磁轭为矩形的平板状结构,所述两个边磁钢设置于所述导磁轭的两短边侧,所述避让部为设置于所述导磁轭的长边侧的避让缺口,所述延伸部由所述避让缺口处穿出。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设置为圆环形。可选地,所述磁路系统设于所述第一振膜及第二振膜之间,所述音圈收容于所述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第一振膜之间形成第一声腔,所述磁路系统与所述第二振膜之间形成第二声腔。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便携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还包括如上所述发声器件,所述发声器件安装在所述容置腔,所述壳体开设有对应所述第一振膜的第一声孔,以及对应所述第二振膜的第二声孔。可选地,所述壳体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第一声孔设置于正面,并且所述第二声孔设置于反面。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通过采用设置两套振动系统,但只采用一套音圈及磁路系统以实现双向发声的结构占用的体积小,便于广泛应用于便携终端。本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工作时,先由磁路系统直接驱动音圈,通过音圈带动第一振动系统的第一振膜振动而发声,同时,与音圈连接的补强部被带动,进一步带动第二振膜振动而发声,由此形成一个音圈同时驱动第一振膜和第二振膜振动而双向发声,如此第一振动系统和第二振动系统同时被音圈连接形成一联动系统,实现双向辐射发声的功能。应用于便携终端时,本专利技术的发声器件通过第一振动系统及第二振动系统可以分别向便携终端正反两个方向同步发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发声器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发声器件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了第二振膜的第一实施例;图4为图3中结构的右端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1中发声器件的另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了第二振膜的第一实施例;图6为图5中结构的右端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二振膜的第一实施例被替换为第二振膜的第二实施例;图7为图1中发声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其中示意了磁路系统的第一实施例;图8为图2中发声器件的后盖和第二振动系统的连接背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发声器件的后盖和第二振动系统的连接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补强部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补强部本体的一剖面示意图,其中示意了补强部本体的第一实施例;图12为图10中补强部本体的另一剖面示意图,其中补强部本体的第一实施例被替换为补强部本体的第二实施例;图13为图10中补强部本体的又一剖面示意图,其中补强部本体的第一实施例被替换为补强部本体的第三实施例;图14为图10中补强部本体的再一剖面示意图,其中补强部本体的第一实施例被替换为补强部本体的第四实施例;图15为图10中补强部本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中补强部的第二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中补强部的第三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8为图1中磁路系统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中磁路系统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3中发声器件的音圈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其补强部的第五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发声器件其补强部的第五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便携终端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便携终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3中B处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以及磁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设于所述第一振膜的面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补强部;所述磁路系统上对应所述音圈的部位设有避让部,所述补强部上设有向靠近所述音圈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穿过所述避让部并固定至所述音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振动系统、第二振动系统以及磁路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振动系统包括第一振膜及设于所述第一振膜的面向所述磁路系统一侧的音圈;所述第二振动系统包括与所述第一振膜相对设置的第二振膜,所述第二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补强部;所述磁路系统上对应所述音圈的部位设有避让部,所述补强部上设有向靠近所述音圈的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可穿过所述避让部并固定至所述音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膜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中心部、位于中心部外侧的折环部以及与折环部一体设置的固定部;所述补强部包括补强部本体,所述补强部本体贴合所述中心部,所述延伸部自所述补强部本体的外缘延伸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结合于所述中心部的面向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延伸部可活动穿置在所述避让部内延伸固定至所述音圈;或所述补强部结合于所述中心部的背离所述磁路系统的一侧,所述第二振膜上还设有供所述延伸部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延伸部可活动穿置在所述避让部内延伸固定至所述音圈。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本体和所述延伸部为一体结构。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部本体设有由至少一个凸起和至少一个凹陷构成的波浪形加强筋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部为平面片状结构,所述中心部开设有去料孔,所述波浪形加强筋结构的凸起容置于所述去料孔处。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振膜为矩形,所述加强筋结构沿所述第二振膜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在所述补强部本体周向上的两相对侧部中至少一个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与所述补强部本体固定连接。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第一振膜的一端弯折延伸形成连接槽,所述音圈连接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声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包括自所述补强部本体向上延伸的主体部、第一翻折部及第二翻折部;其中,所述第一翻折部自所述主体部的上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第二翻折部自所述第一翻折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龙赵国栋蔡晓东刘春发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