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环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403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四光纤机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反射镜和爬行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所述的反射镜与爬行棱镜上下并列设置且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所述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射出的光被反射镜或爬行棱镜接收,本发明专利技术光环行器能够实现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光信号可以输送到对应输出端口,对应输出端口反向输入的信号光不会到达对应输入端口,而从其他端口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信号光的抑制隔离,使得光信号能够按照环行器传输的功能进行传播。

An optical circula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ptical circulat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a four-fiber mechanism arranged sequentially along the optical path, a first PBS prism, a rotator mechanism, a second PBS prism, a mirror and a crawling prism, and polarization is provided in both the first PBS prism and the second PBS prism to separate the incident surface and the output surface into upper and lower parts.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first PBS prism and the second PBS prism are also provided with a high reflective film; the reflector and the crawling prism are arranged up and down side by side and opposite to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second PBS prism, and the light emitted from the exit surface of the second PBS prism is received by the mirror or the crawling prism, and the optical circulator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be used. The optical signal input from the input port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output port. The signal light input from the corresponding output port will not reach the corresponding input port, but output from other ports, so as to realize the suppression and isolation of the signal light, so that the optical signal can be propagated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circulato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环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讯系统中的光无源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光环行器。
技术介绍
光学环行器是利用光线在磁光晶体中传播的非互易特性,完成多端口输入输出的定向传播,它的作用是使光信号只能沿规定的端口顺序传输。当光信号从指定的端口输入时,在器件中只能沿规定的端口输出。当光信号的传输顺序变更时,即不按指定的端口传输时,其损耗很大,可实现信号的隔离。由于光学环行器的这种顺序传输特性,它可用于将同一根光纤中正向传输和反向传输的光信号分开,可应用于光纤通信、光纤传感以及光纤测试系统之中,使系统结构简化,性能提高。光环行器还可用于光学时域反射仪,波分复用(WDM),色散补偿和光信号上载/下载等。在光环行器发展中,追求紧凑型、低成本的结构是近年来主要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廉,隔离度高且能够兼顾结构紧凑特点的光环行器。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环行器,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四光纤机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反射镜和爬行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所述的反射镜与爬行棱镜上下并列设置且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所述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射出的光被反射镜或爬行棱镜接收。进一步,所述的反射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上部相对时,爬行棱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下部相对;所述的反射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下部相对时,爬行棱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上部相对;所述的爬行棱镜为直角棱镜且其斜面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优选的,所述的反射镜为胶合或光胶或深化光胶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优选的,所述的反射镜为镀设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高反射膜。作为四光纤机构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四光纤机构包括一四光纤准直器和一四面屋脊棱镜,所述的四面屋脊棱镜设于四光纤准直器和第一PBS棱镜之间。作为四光纤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四光纤机构由四个单光纤准直器构成,所述四个单光纤准直器的其中一端均与第一PBS棱镜相对。进一步,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设于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之间的法拉第旋转片和波片。优选的,所述的法拉第旋转片和波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波片和法拉第旋转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入射面朝向相同。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四光纤机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反射镜和爬行棱镜进行配对组合,形成具有紧密结构的光环行器,该光环行器能够实现从输入端口输入的光信号可以输送到对应输出端口,对应输出端口反向输入的信号光不会到达对应输入端口,而从其他端口进行输出,从而实现信号光的抑制隔离,使得光信号能够按照环行器传输的功能进行传播。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简要实施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结构中,四光纤准直器的Port1、Port2、Port3、Port4端口的准直出射光的分布简要示意;图3为图1所示结构中的爬行棱镜的简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1端传播到反射镜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1端传播到反射镜,再由反射镜传播到Port2端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2端传播到爬行棱镜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2端输入到爬行棱镜中的俯视视角光路传播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爬行棱镜传播到Port3端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9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3端传播到反射镜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图10为图1所示结构中,光从Port3端传播到反射镜,再由反射镜传播到Port4端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光环行器,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四光纤机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反射镜和爬行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所述的反射镜与爬行棱镜上下并列设置且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所述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射出的光被反射镜或爬行棱镜接收。进一步,所述的反射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上部相对时,爬行棱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下部相对;所述的反射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下部相对时,爬行棱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上部相对;所述的爬行棱镜为直角棱镜且其斜面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优选的,所述的反射镜为胶合或光胶或深化光胶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优选的,所述的反射镜为镀设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高反射膜。作为四光纤机构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四光纤机构包括一四光纤准直器和一四面屋脊棱镜,所述的四面屋脊棱镜设于四光纤准直器和第一PBS棱镜之间。作为四光纤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四光纤机构由四个单光纤准直器构成,所述四个单光纤准直器的其中一端均与第一PBS棱镜相对。进一步,所述的旋光机构包括设于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之间的法拉第旋转片和波片。优选的,所述的法拉第旋转片和波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波片和法拉第旋转片沿第一PBS棱镜至第二PBS棱镜方向依序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入射面朝向相同。实施例1如图1至10之一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四光纤准直器101,四面屋脊棱镜102、第一PBS棱镜103、法拉第旋转片104、波片105、第二PBS棱镜106、反射镜107和爬行棱镜108;所述第一PBS棱镜103和第二PBS棱镜106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1031、1061,所述第一PBS棱镜103和第二PBS棱镜10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所述的反射镜107与第二PBS棱镜106出射面下部相对,爬行棱镜108与第二PBS棱镜106出射面的上部相对,所述第一PBS棱镜103和第二PBS棱镜106的入射面朝向相同。所述的四光纤准直器101具有用于光传播的端口Port1、Port2、Port3、Port4。如图4所示,其示出了光从Port1端传播到反射镜的光线传播示意图;四光纤准直器101的Port1端输出向下倾斜的平行光经过四面屋脊棱镜102后偏折成为水平光,水平光先入射到第一PBS棱镜103下端面的高反膜后,被反射到第一PBS棱镜103的偏振分光膜1031上,经过偏振分光膜1031后入射光分为偏振态相互垂直的P光与S光,其中,S光经偏振分光膜1031发生反射从第一PBS棱镜103的出射面水平输出,P光经偏振分光膜1031后透射到第一PBS棱镜103上端面的高反膜,然后被高反膜反射且从第一PBS棱镜103的出射面水平输出;水平输出的P光与S光经过法拉第旋转片104和波片105后其偏振态保持不变,然后入射到第二PBS棱镜106,其中,S光入射到第二PBS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四光纤机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反射镜和爬行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所述的反射镜与爬行棱镜上下并列设置且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所述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射出的光被反射镜或爬行棱镜接收;所述的爬行棱镜为直角棱镜且其斜面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沿光路依序设置的四光纤机构,第一PBS棱镜、旋光机构、第二PBS棱镜、反射镜和爬行棱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中均设有将其入射面和出射面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偏振分光膜,所述第一PBS棱镜和第二PBS棱镜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还设有高反膜;所述的反射镜与爬行棱镜上下并列设置且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所述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射出的光被反射镜或爬行棱镜接收;所述的爬行棱镜为直角棱镜且其斜面与第二PBS棱镜的出射面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上部相对时,爬行棱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下部相对;所述的反射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下部相对时,爬行棱镜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的上部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环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射镜为胶合或光胶或深化光胶于第二PBS棱镜出射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环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吉武张哨峰黄兴瑞胡豪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创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