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03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包括固定于墙体内的第一装置主体、固定于玻璃上的第二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锁定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解锁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出门而窗户忘关的现象,或是关闭而忘记进行上锁的现象,同时现如今市面上的窗户锁扣结构简单,容易从外面进行破坏开启,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设计一种在关闭窗户时,窗户可自动进行锁紧并只能通过窗户内侧进行解锁的装置。

A Safe and Effective Semi-automatic Window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afe and effective semi-automatic window, including a first device body fixed in the wall body, a second device body fixed on the glass, a lock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evice body and the second device body, and an unlocking device in the second device body, the locking device package. Including the first cavity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device and the opening to the right, the first sliding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slider, and the first slider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n our life, the phenomenon of leaving the door without closing the window, or closing and forgetting to lock the window often occurs. At the same time, the window lock on the marke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be destroyed and opened from the outside. The invention aims to design a device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lock the window and unlock it only through the inside of the window when the window is clo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锁紧
,具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
技术介绍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出门而窗户忘关的现象,或是关闭而忘记进行上锁的现象,如此在雨天时可能会出现窗户被风刮开而打湿室内物品的现象,更有甚者会由于门窗未上锁而造成被入室偷盗的后果,同时现如今市面上的窗户锁扣结构简单,容易从外面进行破坏开启,因此设计一种在关闭窗户时,窗户可自动进行锁紧并只能通过窗户内侧进行解锁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实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包括固定于墙体内的第一装置主体、固定于玻璃上的第二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锁定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解锁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侧内壁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面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侧端面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空腔内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右侧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四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上侧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其中,所述第五空腔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三滑块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配合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五空腔,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设置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相配合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远离所述第六空腔一侧的内壁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解锁装置包括可滑动的设置与所述第六空腔内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右侧的所述第六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开腔,所述第一开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六空腔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开腔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滑动块远离所述第六空腔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开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其中,所述第三滑动块位于所述第三弹簧的右侧,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第三滑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一开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开腔,所述第二开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且与所述第三滑动块的右端固定连接的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六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开腔,所述第三开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四滑动块,其中,所述第七空腔的右端向右延伸且与所述第三开腔及所述第二开腔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四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上上下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七空腔内的第五滑动块,其中,所述第五滑动块内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第六空腔一侧且可与所述第四滑动块相配合的凹口。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块的下侧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五滑动块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设置与所述第四滑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所述第二滑动块靠近所述第六空腔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斜面结构,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右侧端面上上下对称设置有可与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块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的斜面结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六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分别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上下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导滑槽内的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的右侧端面与所述第一导滑槽的右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回位弹簧,所述第七空腔远离所述第三开腔一侧的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五滑动块远离所述第三开腔一侧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二导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导滑槽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回位弹簧。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四滑动块的右侧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出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右侧端面外的解锁按块,通过按压所述解锁按块可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向左侧移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右侧端面上的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二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与所述第二缓冲块可用以减缓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接触时的缓冲。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装置的使用过程,首先使用人员将第一装置主体固定与窗台的墙壁内,将第二装置主体固定于窗户玻璃上,当关闭窗户时,使用人员拉动第二装置主体向左侧一端,进而带动第二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与第一装置主体的右侧端面相抵接,在此过程中,设置于第二装置主体左侧端面上的延伸块逐渐被推送入第一空腔内,进而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空腔内逐渐向左侧一端,此时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滑块相对第一滑块向右侧移动而相对于第一装置主体处于静止状态,并在延伸块逐渐推送入第一空腔内时逐渐延伸入第五空腔内,同时在第一滑块向左侧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滑块的端面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进而通过第一转动轴带动第一绕线轮转动,进而拉动第三滑块朝向第一空腔一侧移动进而压紧第二弹簧,当第七空腔与第五空腔相连通时,第四滑块受到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卡入第七空腔内并继续延伸入到第三通孔内,此时窗台玻璃处于锁紧状态,同时第一固定块向右侧推动第一滑动块进而将第二滑动块推挤入第一开腔内并压缩第四弹簧,当需要进行解锁时,使用人员向左推压解锁按块,进而推动第四滑动块向左侧移动,进而带动第五滑动块向左侧移动,此时通过设置于第五滑动块左侧端面上的斜面结构推动第四滑块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缩回入到第五空腔内并脱离出第三通孔与第七空腔,同时当第二开腔与凹口相连通时第四滑动块受到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卡入凹口内,此时本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包括固定于墙体内的第一装置主体、固定于玻璃上的第二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锁定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解锁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侧内壁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面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侧端面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空腔内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右侧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四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上侧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其中,所述第五空腔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三滑块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配合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五空腔,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设置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相配合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远离所述第六空腔一侧的内壁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包括固定于墙体内的第一装置主体、固定于玻璃上的第二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锁定装置以及于所述第二装置主体内的解锁装置,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与所述第一装置主体内且开口向右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一通孔,其中,所述第一空腔的右侧端面内固定设置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一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左侧端面与所述第一空腔的左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通孔的上下侧内壁内左右贯穿的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之间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端面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靠近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的端面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空腔的上下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三空腔,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三空腔的前后侧内壁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上下侧端面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啮合配合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的后侧且位于所述第三空腔内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右侧相啮合的设置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右侧端面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三空腔的右侧内壁内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空腔内并固定连接有第一绕线轮,所述第一绕线轮上绕设有第一拉线,所述第四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绕线轮的上侧可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一拉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上,所述第四空腔的右侧内壁内相连通的设置有第五空腔,其中,所述第五空腔靠近所述第一空腔一端的开口与所述第一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五空腔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第四滑块,所述第四滑块内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三滑块的右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空腔内并与所述第六空腔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块的下侧端面与所述第六空腔的下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装置主体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空腔相配合的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内上下对称的设置有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五空腔,上下对称设置的所述第五空腔之间设置开口向左且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相配合的第六空腔,所述第五空腔远离所述第六空腔一侧的内壁内上下贯穿的设置有第七空腔,所述第一装置主体以及所述第二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半自动窗,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盛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