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3013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第一安装部与固定支架连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一安装部的右表面连接,第三安装部与第一连接部的右表面连接;第五连接边的左端与第四连接边垂直连接,第六连接边的下端与第五连接边的右端垂直连接;第四连接边与第二安装部连接;墙板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第六连接边插入连接槽内,安装槽的左侧壁的下端面抵在第五连接边的上表面;踢脚线的左端设有第四安装部,第四安装部与第三安装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墙板与踢脚线安装在同一组件上,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A Kicking Lin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ith Buckle Typ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ip-on type kick-lin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in which the left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side is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building;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ing bracket; the second install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urface of the first installation part, the third install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fifth connection si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surface of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Four connecting edges are vertically connected, the lower end of the sixth connecting edg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fifth connecting edge; the fourth connecting edge is vert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installing part;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wallboard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sixth connecting edge is inserted into the connection groove,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left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is set agains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fth connecting edge;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kick There is a fourth installation part, and the fourth installation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installation part. The wallboard and the kick line of the invention are installed on the same component,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installation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装修中,通常需要使用踢脚线来作为墙面与地面的过渡,使室内装修看起来更加美观自然,现有的踢脚通常与墙板分开安装,需要分别在建筑物的表面分别安装墙板安装组件和踢脚线组件,然后再把墙板安装到墙板安装组件上,将踢脚线安装到踢脚线安装组件上,由于部件较多,使得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导致生产和施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包括墙板、固定支架、干挂支架、安装挂件和踢脚线;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与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所述干挂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边或所述第三连接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挂件包括第四连接边、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连接边的右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右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墙板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六连接边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壁的下端面抵在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上表面;所述踢脚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七连接边、第八连接边、第九连接边和第十连接边,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八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九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九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连接;第一安装部包括第十一连接边和第十二连接边,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十三连接边、第十四连接边和第十五连接边,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左表面、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右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右表面、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下表面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左表面围成一个T型槽;所述第四连接边插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第四连接边可在所述T型槽内滑动,所述第五连接边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下端之间伸出;所述第十二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连接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边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十六连接边、第十七连接边、第十八连接边和第十九连接边,所述第十六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七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七连接边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九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九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一卡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二卡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板的下方,所述第二卡板的左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卡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卡齿;所述第四安装部包括第三卡板和第四卡板,所述第三卡板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卡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卡板的下方,所述第四卡板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八连接边的左表面连接,所述三卡板的下表面设有第三卡齿,所述第四卡板的上表面设有第四卡齿;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成一体,所述第七连接边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卡板和所述第二卡板插入所述第三卡板和所述第四卡板之间,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第三卡齿扣合,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第四卡齿扣合,所述第三卡板的左端抵在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的右表面,所述第四卡板的左端抵在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下端在右表面。所述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卡齿、所述第三卡齿和所述第四卡齿均为倒齿。所述第二连接部还包括第二十连接边,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右端向上折弯,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连接,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十六连接边的下端平齐;所述第二十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四卡板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墙板的下端面与所述第三卡板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还包括长螺钉,所述长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十二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所述第三连接边、所述第十连接边和所述第八连接边,将所述干挂支架固定在所述固定支架上。还包括敲击式膨胀螺栓,所述敲击式膨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边并插入建筑物内,使第一连接边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所述墙板为陶瓷板、石材板、玻璃板、铝蜂窝板和复合墙板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固定支架、所述干挂支架和所述安装挂件为铝型材,所述踢脚线为铝合金材质或塑料材质。附图说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安装挂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干挂支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踢脚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墙板1、固定支架2、干挂支架3、安装挂件4、踢脚线5、长螺钉6、敲击式膨胀螺栓7、安装槽11、第一连接边21、第二连接边22、第三连接边23、第一连接部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第三安装部34、第四连接边41、第五连接边42、第六连接边43、第二连接部51、第四安装部52、第七连接边311、第八连接边312、第九连接边313、第十连接边314、第十一连接边321、第十二连接边322、第十三连接边331、第十四连接边332、第十五连接边333、T型槽334、第一卡板341、第二卡板342、第一卡齿343、第二卡齿344、第十六连接边511、第十七连接边512、第十八连接边513、第十九连接边514、第二十连接边515、第三卡板521、第四卡板522、第三卡齿523、第四卡齿52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如图1-5所示,包括墙板1、固定支架2、干挂支架3、安装挂件4和踢脚线5;所述固定支架2包括第一连接边21、第二连接边22与第三连接边23,所述第二连接边22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23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21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21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所述干挂支架3包括第一连接部31、第一安装部32、第二安装部33和第三安装部34,所述第一安装部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32与所述第二连接边22或所述第三连接边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固定支架、干挂支架、安装挂件和踢脚线;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与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所述干挂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边或所述第三连接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挂件包括第四连接边、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连接边的右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右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墙板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六连接边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壁的下端面抵在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上表面;所述踢脚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板、固定支架、干挂支架、安装挂件和踢脚线;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连接边、第二连接边与第三连接边,所述第二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边的左表面固定在建筑物的表面上;所述干挂支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和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边或所述第三连接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右表面连接;所述安装挂件包括第四连接边、第五连接边和第六连接边,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四连接边的右表面垂直连接,所述第六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边的右端垂直连接;所述第四连接边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所述墙板的下端面设有安装槽,所述第六连接边插入所述连接槽内,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壁的下端面抵在所述第五连接边的上表面;所述踢脚线包括第二连接部和第四安装部,所述第四安装部的右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表面连接,所述第四安装部与所述第三安装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七连接边、第八连接边、第九连接边和第十连接边,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八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八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九连接边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九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左端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连接;第一安装部包括第十一连接边和第十二连接边,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二连接边的右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十三连接边、第十四连接边和第十五连接边,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左端与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右表面连接,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上端与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右端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下端与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五连接边的左表面、所述第十连接边的右端的上表面、所述第十一连接边的右表面、所述第十三连接边的下表面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左表面围成一个T型槽;所述第四连接边插在所述T型槽内,所述第四连接边可在所述T型槽内滑动,所述第五连接边从所述第七连接边的上端和所述第十四连接边的下端之间伸出;所述第十二连接边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连接连接的上表面连接,所述第十连接边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三连接边的下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的踢脚线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十六连接边、第十七连接边、第十八连接边和第十九连接边,所述第十六连接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政强杨仟厦万璐潘绍祥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绿屋建筑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