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340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包括多个踢脚线组件单元,每个踢脚线组件单元包括一个踢脚线本体和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安装固定座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截面为匚型槽结构,第二部截面为U型插槽结构。第一部包括多个弧形卡座,多个弧形卡座分别设置于第一部两端的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和内侧壁上。匚型槽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第二部包括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踢脚线本体包括插榫,插榫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接条和凹槽。踢脚线本体通过插榫插接于U型插槽结构内与安装固定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室内后期走线问题,安装简单,拆卸方便,不易损坏,布线整洁有序,便于建筑装修领域大范围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踢脚线是装修时用的专用词语。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它们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可以起到较好的美化装饰效果。踢脚线的另一个作用是它的保护功能。踢脚线,顾名思义就是脚踢得着的墙面区域,所以较易受到冲击,做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另外,踢脚线也比较容易擦洗,如果拖地溅上脏水,擦洗非常方便。踢脚线除了它本身的保护墙面的功能之外,在家居美观的比重上也占有相当比例。它是地面的轮廓线,视线经常会很自然地落在上面。在现代室内装修中,为了保护墙面,同时也为了预留地板的伸缩缝,门地板受热膨胀,如果不预留伸缩缝,当地板膨胀时就会鼓起来。所以一般都会在地板和墙面之间设置踢脚线。如图1所示,目前安装在地面或地板01周边的踢脚线为长条状的板材,其装饰面朝外,装饰面的反面为与墙面00贴合的表面,装修时在踢脚线的长度方向间隔地用小钉子将踢脚线固定于墙面00上,或者采用胶粘的方式与墙面00粘接。通过以上方式固定在墙面上的踢脚线,一是不能拆卸,二是不环保。除此之外,在现代装修中,对于室内走线,建筑商都会预埋在墙体内,但业主根据自己的房间布局需要加装插座,这时通常会采取在墙上开槽的方式布线,工程量比较大,而且噪音会给左邻右舍带来不便。因此,提供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既安拆方便,又能达到后期业主布线走线的目的,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包括:多个踢脚线组件单元,每个踢脚线组件单元包括一个踢脚线本体和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安装固定座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第一部截面为匚型槽结构,第二部截面为U型插槽结构,匚型槽结构的顶部与U型插槽结构的底部一体成型构成安装固定座;第一部包括多个弧形卡座,多个弧形卡座分别设置于第一部两端的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和内侧壁上;匚型槽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第二部包括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分别间隔设置于U型插槽结构的内侧壁上;踢脚线本体包括插榫,插榫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接条和凹槽,插接条与条状凹陷部相匹配,凹槽与条状凸出部相匹配;踢脚线本体通过插榫插接于U型插槽结构内与安装固定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三个安装固定座分别位于一个踢脚线本体的两端及中间位置。进一步优选的,在一个踢脚线组件单元内,一个踢脚线本体的两端端部和中间位置分别与一个安装固定座的中间位置重合。进一步的,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的截面为半圆状。进一步的,位于匚型槽结构的底部的弧形卡座的开口朝向匚型槽结构上端。进一步的,位于匚型槽结构的内侧壁上的弧形卡座的开口与匚型槽结构的开口朝向相同。进一步的,插榫上方的踢脚线本体一侧开有镂空部。进一步优选的,镂空部下方的踢脚线本体与第一部匚型槽结构的开口端部和第二部U型插槽结构的外侧壁贴合。进一步的,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开口位置处设有条形阻挡部。进一步的,弧形卡座、条状凹陷部、条状凸出部三者与安装固定座一体成型,插榫与踢脚线本体一体成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通过插榫与U型插槽结构的匹配连接,将踢脚线本体安装在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上,根据踢脚线本体的长度,用螺钉将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通过螺栓孔间隔固定在墙面上,U型插槽结构的内侧壁上分别间隔设置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使插榫的多个插接条和凹槽与其卡嵌插接,即可将踢脚线本体通过安装固定座固定于墙面上,这种安装方式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拆卸方便,拆卸时,只需将插榫从U型插槽结构中拔出,然后卸下螺钉,即可拆除。将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的截面设计为半圆状,更加便于踢脚线本体插榫的插入与拔出。安装固定座还包括第一部的匚型槽结构,用于放置走线,第一部两端的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和内侧壁上分别设置多个弧形卡座,用于限定走线放置的位置,使布线更有秩序。本技术通过改变安装结构和踢脚线端面的形状结构,彻底解决了室内后期走线问题,并且具有可拆卸功能,安装简单,拆卸方便,布线整洁有序,便于建筑装修领域大范围推广使用。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踢脚线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未放置走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安装固定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其他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新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更新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栓孔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00-墙面,01-地面或地板,10-踢脚线组件单元,1-踢脚线本体,11-插榫,111-插接条,112-凹槽,12-镂空部,2-安装固定座,21-第一部,211-弧形卡座,212-螺栓孔,213-条形阻挡部,22-第二部,221-条状凹陷部,222-条状凸出部,3-走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未放置走线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图2的安装固定座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包括:多个踢脚线组件单元10,每个踢脚线组件单元10包括一个踢脚线本体1和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2;安装固定座2包括第一部21和第二部22,第一部21截面为匚型槽结构,第二部22截面为U型插槽结构,匚型槽结构的顶部与U型插槽结构的底部一体成型构成安装固定座2;第一部21包括多个弧形卡座211,多个弧形卡座211分别设置于第一部21两端的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和内侧壁上;匚型槽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踢脚线组件单元,每个所述踢脚线组件单元包括一个踢脚线本体和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所述安装固定座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截面为匚型槽结构,所述第二部截面为U型插槽结构,所述匚型槽结构的顶部与所述U型插槽结构的底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安装固定座;所述第一部包括多个弧形卡座,所述多个弧形卡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两端的所述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和内侧壁上;所述匚型槽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所述第二部包括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所述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U型插槽结构的内侧壁上;所述踢脚线本体包括插榫,所述插榫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接条和凹槽,所述插接条与所述条状凹陷部相匹配,所述凹槽与所述条状凸出部相匹配;所述踢脚线本体通过所述插榫插接于所述U型插槽结构内与所述安装固定座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踢脚线组件单元,每个所述踢脚线组件单元包括一个踢脚线本体和至少三个安装固定座;所述安装固定座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截面为匚型槽结构,所述第二部截面为U型插槽结构,所述匚型槽结构的顶部与所述U型插槽结构的底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安装固定座;所述第一部包括多个弧形卡座,所述多个弧形卡座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部两端的所述匚型槽结构的底部和内侧壁上;所述匚型槽结构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螺栓孔;所述第二部包括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所述多个条状凹陷部和条状凸出部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U型插槽结构的内侧壁上;所述踢脚线本体包括插榫,所述插榫表面设置有多个插接条和凹槽,所述插接条与所述条状凹陷部相匹配,所述凹槽与所述条状凸出部相匹配;所述踢脚线本体通过所述插榫插接于所述U型插槽结构内与所述安装固定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安装固定座分别位于所述一个踢脚线本体的两端及中间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踢脚线及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一个所述踢脚线组件单元内,所述一个踢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陶齐平王庆彦曹米太
申请(专利权)人:博洛尼智能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