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90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导电基体进行预处理,然后通过水热法在预处理过的导电基体上自生长上Ni‑S纳米片中间层,然后在Ni‑S纳米片中间层上电沉积上Co‑OH纳米颗粒。由于该种多等级纳米结构的协同效应,在两种材料界面上发生电荷的重新分布,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和更小的电子传递阻力,形成的电极材料具有优秀的析氢性能,且在超过48h的电解时间内保持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采用该方法所制备成的析氢催化活性电极,可广泛应用于碱性水电解工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氢气制备领域,涉及一种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在人类的生产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量将伴随着生产活动的增加而越来越大,由此伴随的能源短缺的问题也会随着需求量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如何高效地提供能源将会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氢能因其具有资源丰富、燃烧热值大、燃烧的产物无害、具有可再生性的特点,被人们视为新型的、理想的能源载体。目前生产氢能的方法主要包括化石燃料转化制氢、热分解制氢、光催化制氢、生物制氢以及水电解制氢。而采用水电解制氢方法制备出的氢气纯度高,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灵活、生产能力可调性大、原料易取等优点,从而成为实现大规模生产氢气的重要手段。碱性水电解所需要改进的方向主要是降低能耗、降低启动和维护所需的费用,增强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其中降低能耗是改进碱性水电解技术的重中之重,阻抗主要是:电子电阻、电化学反应阻抗和传递阻抗。析氢反应是碱性水电解技术的重要一环,是一个高度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较高的过电位导致能耗较大,因此改善阳极的催化性能对于提高整个水电解系统的电流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水电解过程中较低的过电位能够减小槽电压、降低能耗、提高电流效率。因此制备出高活性的电极是改进碱性水电解工艺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实际的工业应用中,电极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水电解能耗是评价电极性能是否优良的关键,通常一个优良性能的电极需要具备以下几点要求:(1)较高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2)高导电性;(3)高表面积;(4)高催化活性;(5)经济易得。通过对公开专利文献的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同的公开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活性高、稳定性强的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以及制备该电极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采用硫脲作为硫元素来源,泡沫镍作为镍元素来源,六水合硝酸钴作为钴元素来源,通过水热法,结合后续的电沉积,使基底表面自生长的镍的硫化物纳米片上沉积上钴的氢氧化物纳米颗粒,从而制备出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而且,所述纳米片的厚度在20~30nm,纳米颗粒直径在5~10nm。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导电基底的预处理:当以泡沫镍作为基底时,需要对其用丙酮进行除油处理,超声浸泡30min;然后用3mol/L的盐酸进行去除氧化层处理,超声浸泡15min;将处理后的电极取出,分别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pH值为中性,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在60℃下保存6h;(2)水热制备Ni-S纳米片中间层:采用水热法,用1.5mmol/L的硫脲配置前驱体溶液,与处理好的泡沫镍作为基底一起置于25ml的聚四氟水热反应釜中,在150℃的温度下水热反应5h,待自然冷却后将电极取出,反复冲洗其表面的残留物,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在60℃下保存6h的得到Ni-S纳米片中间层;(3)电沉积制备Co-OH纳米颗粒:采用电沉积法,将0.1mmol的六水合硝酸钴配置前驱体溶液,将0.1摩尔每升的六水合硝酸钴前驱体溶液,以步骤(2)得到的Ni-S纳米片中间层为电极材料,在电化学工作站下采用恒电流电沉积,在阴极电流为10mAcm-2下电沉积500秒,然后将其表面残留物冲洗干净,在真空干燥箱60℃下保温6小时后即得到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而且,所述步骤(1)、(2)、(3)中,所用到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级,且使用前不经任何处理。而且,所述的电化学工作站选用型号为辰华CHI-660E的电化学工作站。而且,所述泡沫镍中镍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Ni——32.26%~54.67%;所述硫脲中硫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S——22.56%~34.78%;所述六水合硝酸钴中钴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Co——27.68%~34.92%。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电极比表面积大,催化析氢活性高。此方法通过二次水热,形成复合结构,在中间层纳米片的基础上引入了尺寸非常小的纳米颗粒,有效地增加了电极的比表面积,为析氢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此外,钴、钼元素由于电子结构的原因会发生d电子协同效应,这使得Ni元素会与Co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协同催化效应,进一步提高了电极的催化析氢活性。2、本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电极稳定性较好。中间层的引入,会使Ni-S纳米片与基体有较强的结合力,增强了电极催化材料的附着能力。同时在本专利技术中,引入了Co-OH纳米颗粒进行包覆,从而防止了催化层在析氢反应过程中的脱落现象,极大的提高了电极的稳定性。3、本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电极导电性好。本专利技术中多等级复合结构的引入,使电子在电极材料中的传导速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其导电性能。4、本专利技术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催化析氢活性高、稳定性强、导电性能佳的优点,是一种具有较高创新性的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及其制备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电极Ni-S中间层的扫描电镜图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负载有Co-OH的Ni-S电极外层的扫描电镜图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电极和裸泡沫镍的电极的极化曲线;测试方法为线性电势扫描法,测试条件:三电极体系,所制备电极为工作电极,Hg/HgO为参比电极,铂片为辅助电极,电解液采用质量浓度1mol/L的KOH溶液,扫描速率为1mV·s-1,扫描范围为0.05V至-0.45V(相对于标准氢电极);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制备电极的计时电位曲线图;测试条件:保持过电位-200mVvs.RHE,持续电解时间为48h;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EIS),采用三电极体系在1mol/L的KOH溶液中测量,测量范围为100KHz到0.01Hz。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制备电极的极化曲线图,仍采用三电极体系在1mol/L的KOH溶液中测量,扫描速率为1mV·s-1,扫描范围为0.05V至-0.45V(相对应标准氢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其创新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导电基底的预处理:选取剪裁好的1×4cm大小的泡沫镍;用100ml的丙酮将其完全浸泡,超声振荡30min以除去泡沫镍表面加工过程中残留的油渍;将浸泡后的泡沫镍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干净后置于配制好的150ml,3mol/L的HCl中,超声振荡15min,以除去泡沫镍表面氧化层;最后,将泡沫镍从溶液中取出,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反复清洗直至PH=7,再将其置于真空干燥箱中进行真空干燥保存,以防止其被二次氧化,留作后续使用;(2)水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采用硫脲作为硫元素来源,泡沫镍作为镍元素来源,六水合硝酸钴作为钴元素来源,通过水热法,结合后续的电沉积,使基底表面自生长的镍的硫化物纳米片上沉积上钴的氢氧化物纳米颗粒,从而制备出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采用硫脲作为硫元素来源,泡沫镍作为镍元素来源,六水合硝酸钴作为钴元素来源,通过水热法,结合后续的电沉积,使基底表面自生长的镍的硫化物纳米片上沉积上钴的氢氧化物纳米颗粒,从而制备出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导电基底的预处理;(2)水热制备Ni-S纳米片中间层;(3)电沉积制备Co-OH纳米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操作为:当以泡沫镍作为基底时,需要对其用丙酮进行除油处理,超声浸泡30min;然后用盐酸进行去除氧化层处理,超声浸泡15min;将处理后的电极取出,分别依次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至pH值为中性,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在60℃下保存6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盐酸为用水和浓盐酸配置成的3mol/L的稀盐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载有Co-OH的Ni-S高效析氢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操作为:采用水热法,用1.5mmol/L的硫脲配置前驱体溶液,与处理好的泡沫镍作为基底一起置于25ml的聚四氟水热反应釜中,在150℃的温度下水热反应5h,待自然冷却后将电极取出,反复冲洗其表面的残留物,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卫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大陆制氢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