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79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1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由导电碳材料、聚合物微粉、助剂、水性粘结树脂及水组成,其中所述聚合物微粉为结晶型热塑性聚合物粉末。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聚合物微粉经过亲水化处理,通过高速剪切在粘结树脂体系中形成均匀稳定的树脂分散浆料,接着将经过研磨分散的纳米碳导电浆料及各种助剂与其混合、消泡后获得成品涂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结晶型热塑性聚合物热循环中的结晶‑软化转变,带动纳米碳导电网络的变化,从而改变涂层内部的电阻,获得正温度电阻(PTC)效应,实现对电加热涂料功率的调控,获得安全高效的电加热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全水性PTC电热涂料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性电热油墨,特别涉及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效应,即正温度系数效应,是指此材料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TC效应在电加热原件中可以有效保护发热体,随着温度升高,电阻增大,功率下降,可实现对温度的自适应调控,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过热保护手段。随着近年来电加热产品的不断涌现,采用涂布印刷工艺的面状发热膜由于具有发热均匀、热能利用率高、辐射面积大、电流密度低、电磁辐射低等特点,成为新一代的高效电加热技术。该类产品的核心技术是印刷油墨,其中以碳材料为主要导电填料的碳系电热油墨成为主流产品。但是碳材料本身是一种NTC(负温度系数)材料,随着温度上升,电阻下降,功率不断上升将给使用安全带来巨大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410059559.1公开了一种正温度系数电热地膜及其制作方法,其通过外接PTC元器件对加热膜实施调控以实现发热膜的安全使用,并未从油墨本身的配方结构上解决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410217613.0公开了一种双控温PTC导电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两种树脂:结晶型树脂和非结晶型树脂,通过互配调整油墨的PTC效应。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310504189.3公开了一种调节功率的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直接采用聚烯烃类树脂为粘结剂,借鉴PTC电阻的原理,通过聚烯烃材料升温降温循环的结晶融化实现PTC功能。但迄今为止水性PTC尚鲜有报道,尤其是随着油墨水性化的大趋势发展,具有PTC功能的水性电热油墨成为迫切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由导电碳材料、聚合物微粉、助剂、水性粘结树脂及水组成,其基本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导电碳材料1-20%聚合物微粉2-15%助剂1-10%水性粘结树脂10-30%水余量。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是至少含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碳纤维等一种或任意组合,且可同时添加导电炭黑、石墨粉等导电碳材料。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微粉是结晶型的热塑性聚合物粉末,粒径200纳米-5微米,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甲醛等的任意一种及组合。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流平剂、防沉剂、防霉剂等。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用于纳米碳材料在水相中的分散剂,可以是各种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定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曲拉通、商业炭黑分散浸润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任意。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粘结树脂可以是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树脂、水性酚醛树脂、水性环氧树脂、水性醇酸树脂、水性聚酯树脂的任意一种及组合。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制备方法是:(1)聚合物微粉的亲水处理:首先将聚合物微粉加入亲水处理剂的无水溶剂溶液中,亲水偶联剂浓度0.05-5%,200-500rpm下搅拌30分钟-5小时,随后将其干燥,将无水溶剂挥发除去,获得亲水处理的聚合物微粉;(2)纳米碳水性分散液的制备,按配比将导电碳材料、分散剂、润湿剂在搅拌下混合均匀,超声、研磨、高速剪切、高压均质等工艺制备得到分散均匀的分散液,静置消泡后备用;(3)将亲水处理后的聚合物微粉和水性粘结树脂在高速分散机1000-3500rpm高速搅拌30分钟-5小时,随后按配比将纳米碳水性分散液与其混合,加入流平剂、防霉剂、防沉剂和水,最后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至设定范围,而后静置消泡,获得最终产品。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无水溶剂为无水乙醇、无水异丙醇、无水甲醇;所述亲水处理剂是化纤纺织品亲水整理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1)采用结晶型聚合物微粉为填充料,经亲水处理之后能稳定分散与涂层基体中,发挥其PTC效应,从而实现对整体涂层PTC功能的调控;(2)聚合物微粉亲水处理后能获得稳定的表面亲水性,从而与基体树脂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较直接添加微粉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涂层具有更优异的均一性和稳定性;(3)水性PTC电热油墨可实现功率自适应调控,具有安全可靠,发热均匀,高效节能的优势;(4)全水性电热油墨具有安全环保的特点,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利用结晶型热塑性聚合物热循环中的结晶-软化转变,带动纳米碳导电网络的变化,从而改变涂层内部的电阻,获得正温度电阻(PTC)效应,实现对电加热涂料功率的调控,获得安全高效的电加热涂层。本专利技术的全水性PTC电热涂料具有绿色环保、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加热面状发热膜,在家具采暖、红外理疗、工业加热保温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碳纳米管5%聚乙烯微粉(粒径1微米)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剂2%BYK333流平剂0.5%BYK191润湿剂0.5%其他助剂1%水性聚氨酯树脂20%水余量。首先将聚乙烯微粉加入亲水整理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亲水整理剂浓度1%,200rpm下搅拌2小时,随后将其干燥,将无水乙醇挥发除去,获得亲水处理的聚合物微粉。与此同时,按配比将碳纳米管、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散剂、BYK191润湿剂在搅拌下混合均匀,研磨工艺制备得到分散均匀的分散液,静置消泡后获得碳纳米管分散液备用。接着,将亲水处理后的聚乙烯微粉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在高速分散机1500rpm高速搅拌2小时,随后按配比将碳纳米管分散液与其混合,加入流平剂、防霉剂、防沉剂和水,最后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至设定范围,而后静置消泡,获得最终产品。通过刮涂工艺将成品涂布成5厘米×15厘米样条,测试表面电阻为500Ω,采用精密热敏电阻测试仪测试其PTC强度可达5。实施例2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石墨烯10%聚丙烯微粉(粒径0.5微米)5%曲拉通X100分散剂2%BYK331流平剂0.5%BYK190润湿剂0.5%其他助剂1%水性丙烯酸树脂20%水余量。首先将聚丙烯微粉加入亲水整理剂的无水乙醇溶液中,亲水整理剂浓度1%,200rpm下搅拌2小时,随后将其干燥,将无水乙醇挥发除去,获得亲水处理的聚合物微粉。与此同时,按配比将石墨烯、曲拉通X100分散剂、BYK190润湿剂在搅拌下混合均匀,研磨工艺制备得到分散均匀的分散液,静置消泡后获得石墨烯分散液备用。接着,将亲水处理后的聚丙烯微粉和水性丙烯酸树脂在高速分散机1500rpm高速搅拌2小时,随后按配比将石墨烯分散液与其混合,加入流平剂、防霉剂、防沉剂和水,最后加入增稠剂调整粘度至设定范围,而后静置消泡,获得最终产品。通过刮涂工艺将成品涂布成5厘米×15厘米样条,测试表面电阻为600Ω,采用精密热敏电阻测试仪测试其PTC强度可达4。实施例3。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碳纳米管5%导电炭黑5%尼龙微粉(粒径1微米)5%聚乙烯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特征在于:由导电碳材料、聚合物微粉、助剂、水性粘结树脂及水组成,其基本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导电碳材料    1‑20%;聚合物微粉    2‑15%;助剂          1‑10%;水性粘结树脂  10‑30%;水            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特征在于:由导电碳材料、聚合物微粉、助剂、水性粘结树脂及水组成,其基本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导电碳材料1-20%;聚合物微粉2-15%;助剂1-10%;水性粘结树脂10-30%;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碳材料是至少含碳纳米管、石墨烯、纳米碳纤维一种或任意组合,且能够同时添加导电炭黑、石墨粉导电碳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微粉是结晶型的热塑性聚合物粉末,粒径200纳米-5微米,或是聚乙烯、聚丙烯、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酯、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甲醛的任意一种及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助剂包括分散剂、润湿剂、增稠剂、流平剂、防沉剂、防霉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性PTC纳米碳电热涂料,其特征在于:其中分散剂为用于纳米碳材料在水相中的分散剂,可以是各种表面活性剂,包括但不限定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羟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曲拉通、商业炭黑分散浸润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名海张永毅李清文张亦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南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