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静电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物体通常所具有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也就是说是电中性的。两个不同物体经摩擦、接触等机械作用,电荷就会通过接触界面移动,在一个物体上造成正电荷过剩,在另一个物体上则负电荷过剩,并在界面上形成双电荷层,而两物体之外的空间并不呈现静电现象。当在此接触界面上施加任何机械作用而使两个物体分离,则在各个物体上分别产生静电,并在外部形成静电场。因此,静电是经过接触、电荷迁移、双电荷层形成和电荷分离等过程而产生的。当物体所带电荷在空间所产生的电场强度超过介质的击穿强度时,就会发生静电放电。静电放电可成为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的点火源而引起爆炸和火灾。静电现象在聚合物的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是非常普遍的。由于一般高聚物的电阻率高,一旦带上静电,便很难消除。这些电荷的积聚将可能造成很大的危害,如在医药上引尘、引菌;医疗手术上引起电颤事故;矿山、石油化工上引起火灾、爆炸;在电子工业上引起集成电路破坏;在纺织上引起纤维聚集;在埋于地下输送各种燃料的管道内,由于燃料的流动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复合纤维8‑12份、纳米导电填料8‑13份、聚氯乙烯13‑17份、醇分散液5‑9份、有机硅树脂18‑23份、粘合树脂20‑25份、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13‑18份、树脂醇液7‑11份、硅烷偶联剂3‑7份、电气石粉4‑8份、氧化剂3‑7份和掺杂剂4‑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复合纤维8-12份、纳米导电填料8-13份、聚氯乙烯13-17份、醇分散液5-9份、有机硅树脂18-23份、粘合树脂20-25份、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13-18份、树脂醇液7-11份、硅烷偶联剂3-7份、电气石粉4-8份、氧化剂3-7份和掺杂剂4-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复合纤维10-12份、纳米导电填料11-13份、聚氯乙烯13-16份、醇分散液5-8份、有机硅树脂19-23份、粘合树脂20-24份、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13-17份、树脂醇液9-11份、硅烷偶联剂3-6份、电气石粉5-8份、氧化剂3-6份和掺杂剂4-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性复合纤维11份、纳米导电填料12份、聚氯乙烯15份、醇分散液7份、有机硅树脂22份、粘合树脂23份、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16份、树脂醇液10份、硅烷偶联剂5份、电气石粉7份、氧化剂5份和掺杂剂6份。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计算机用防静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a、将改性复合纤维、纳米导电填料、聚氯乙烯和醇分散液混合,导入混料机中,在65-68℃下,以500-600r/min的转速搅拌反应22-24min,再采用超声分散6-8min,得到混合物一;b、将有机硅树脂、粘合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二乙酯、树脂醇液和硅烷偶联剂混合置于反应釜内混炼,保持反应釜内的压强在5-8MPa,温度为135-145℃,混炼1.5-2.2h后,再利用超声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慧,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东恒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