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2653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将氢氧化钠、改性生石灰混合均匀,加入温水混合搅拌制成碱液;将预处理过的煤矸石和铁尾矿与粉煤灰、漂珠、膨胀珍珠岩、水泥、脱硫石膏、萘系减水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温水混合搅拌,得到水泥浆;将制得的碱液倒入水泥浆中混合搅拌,得到均匀混凝土浆,再加入铝粉膏搅拌,将混合料浇注后,发气、静停养护,脱模后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饱和蒸汽压力蒸压养护,得到加气混凝土制品。通过添加硅油对生石灰进行改性,添加硅油,生石灰的消解速度变慢,起到了抑制生石灰消解的效果,可有效延长消解速度,且不降低释放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混凝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发展新型建材并用它来代替粘土实心砖是中国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加气混凝土是迄今为止能够同时满足墙材革新和节能50%要求的唯一单材料墙体。在节能、保温、环境保护、加工及使用等方面远优于当前广泛使用的空心砖及空心砌块,其发展前途十分广阔。加气混凝土又名发气混凝土。它是用含钙材料(水泥、石灰等)、含硅材料(粉煤灰、石英砂、尾矿粉、粒化高炉矿渣、页岩等)和发气剂作为原材料,加水和其他附加剂,经过磨细、配料、搅拌、浇注、发气、切割和蒸压养护等工序生产而成。加气混凝土具有低导热系数、低表观密度、较高的抗冻性及易加工使用等优良性能,在中国北方地区应用广泛。特别是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的生产,有效地利用了电厂废料粉煤灰,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保温节能建筑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依照该方法制备的加气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折抗压强度、吸水率低,具有低导热系数、低表观密度。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2-3份氢氧化钠、改性生石灰混合均匀,加入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2min,制成碱液;(2)将预处理过的煤矸石和铁尾矿与10-14份粉煤灰、6-8份漂珠、5-7份膨胀珍珠岩、6-10份水泥、3-5份脱硫石膏、0.1-0.2份萘系减水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剩余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2min,得到水泥浆;(3)将制得的碱液倒入水泥浆中混合搅拌1-2min,得到均匀混凝土浆,再加入0.04-0.06份铝粉膏搅拌40-60s,将混合料浇注后,在53-57℃下发气、静停养护2-3h,脱模后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饱和蒸汽压力蒸压养护,得到加气混凝土制品。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20-25份高钙快速生石灰用粉磨机进行粉磨,粉磨时添加0.006-0.008份甲基含氢硅油,得到改性生石灰。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15-20份煤矸石破碎至<2mm后,进行烘干处理至含水率<1%,用球磨机粉磨,过170-200目筛,在590-610℃马弗炉中进行煅烧活化3-4h,水淬冷却至常温,得到预处理煤矸石;将30-40份铁尾矿烘干后用球磨机粉磨,过170-200目筛,得预处理铁尾矿。进一步的,步骤(1)(2)中水加入量为干料总用量的0.4-0.5。进一步的,步骤(3)中蒸压养护条件为:升温1-2h、恒温183-187℃恒压1-2MPa保持7-8h,降温1-2h。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添加硅油对生石灰进行改性,添加硅油,生石灰的消解速度变慢,起到了抑制生石灰消解的效果,可有效延长消解速度,且不降低释放热量;硅油在球磨时部分包裹生石灰表面,在其表面形成憎水膜,憎水层阻隔生石灰与水反应,但随着时间延长,部分未被包裹的生石灰水化生成OH-后,憎水层就逐步分解,释放出生石灰,不影响其钙质与放热。(2)将煤矸石经过高温煅烧活化预处理,经过煅烧的煤矸石由于从外界获取能量而使其化学键Si-O、Al-O打开,晶格发生畸变,晶体结构发生破坏,从而激发产生较强的胶凝活性;将铁尾矿进行球磨预处理,通过机械粉磨使铁尾矿原料颗粒粒度减小、比表面积增大,表面自由能增加,反应活性随之增强;采用膨胀珍珠岩及漂珠为轻质填料代替部分粉煤灰,进行加气混凝土的制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2份氢氧化钠、改性生石灰混合均匀,加入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min,制成碱液;(2)将预处理过的煤矸石和铁尾矿与10份粉煤灰、6份漂珠、5份膨胀珍珠岩、6份水泥、3份脱硫石膏、0.1份萘系减水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剩余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min,得到水泥浆;(3)将制得的碱液倒入水泥浆中混合搅拌1min,得到均匀混凝土浆,再加入0.04份铝粉膏搅拌40s,将混合料浇注后,在53-57℃下发气、静停养护2h,脱模后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饱和蒸汽压力蒸压养护,得到加气混凝土制品。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20份高钙快速生石灰用粉磨机进行粉磨,粉磨时添加0.006份甲基含氢硅油,得到改性生石灰。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15份煤矸石破碎至<2mm后,进行烘干处理至含水率<1%,用球磨机粉磨,过170目筛,在590-610℃马弗炉中进行煅烧活化3h,水淬冷却至常温,得到预处理煤矸石;将30份铁尾矿烘干后用球磨机粉磨,过170目筛,得预处理铁尾矿。进一步的,步骤(1)(2)中水加入量为干料总用量的0.4。进一步的,步骤(3)中蒸压养护条件为:升温1h、恒温183-187℃恒压1MPa保持7h,降温1h。实施例2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3份氢氧化钠、改性生石灰混合均匀,加入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2min,制成碱液;(2)将预处理过的煤矸石和铁尾矿与14份粉煤灰、8份漂珠、7份膨胀珍珠岩、10份水泥、5份脱硫石膏、0.2份萘系减水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剩余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2min,得到水泥浆;(3)将制得的碱液倒入水泥浆中混合搅拌2min,得到均匀混凝土浆,再加入0.06份铝粉膏搅拌60s,将混合料浇注后,在53-57℃下发气、静停养护3h,脱模后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饱和蒸汽压力蒸压养护,得到加气混凝土制品。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25份高钙快速生石灰用粉磨机进行粉磨,粉磨时添加0.008份甲基含氢硅油,得到改性生石灰。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20份煤矸石破碎至<2mm后,进行烘干处理至含水率<1%,用球磨机粉磨,过200目筛,在590-610℃马弗炉中进行煅烧活化4h,水淬冷却至常温,得到预处理煤矸石;将40份铁尾矿烘干后用球磨机粉磨,过200目筛,得预处理铁尾矿。进一步的,步骤(1)(2)中水加入量为干料总用量的0.5。进一步的,步骤(3)中蒸压养护条件为:升温2h、恒温183-187℃恒压2MPa保持8h,降温2h。对比实施例1本对比实施例1与实施例1相比,在步骤(1)中未用甲基含氢硅油对生石灰进行粉末改性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比实施例2本对比实施例2与实施例2相比,在步骤(2)中未对煤矸石、铁尾矿进行预处理,除此外的方法步骤均相同。对照组申请号为:201711459424公开的一种公路用水泥沥青混凝土。为了对比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加气混凝土的性能,对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制备的加气混凝土,以及对照组的沥青混凝土,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方法依照标准进行: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对比实施例1中未用甲基含氢硅油对生石灰进行粉末改性处理,在对比实施例2中未对煤矸石、铁尾矿进行预处理,导致加气混凝土的性能变差;按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加气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折抗压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2‑3份氢氧化钠、改性生石灰混合均匀,加入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2min,制成碱液;(2)将预处理过的煤矸石和铁尾矿与10‑14份粉煤灰、6‑8份漂珠、5‑7份膨胀珍珠岩、6‑10份水泥、3‑5份脱硫石膏、0.1‑0.2份萘系减水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剩余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2min,得到水泥浆;(3)将制得的碱液倒入水泥浆中混合搅拌1‑2min,得到均匀混凝土浆,再加入0.04‑0.06份铝粉膏搅拌40‑60s,将混合料浇注后,在53‑57℃下发气、静停养护2‑3h,脱模后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饱和蒸汽压力蒸压养护,得到加气混凝土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2-3份氢氧化钠、改性生石灰混合均匀,加入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2min,制成碱液;(2)将预处理过的煤矸石和铁尾矿与10-14份粉煤灰、6-8份漂珠、5-7份膨胀珍珠岩、6-10份水泥、3-5份脱硫石膏、0.1-0.2份萘系减水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剩余一半的50-60℃的温水混合搅拌1-2min,得到水泥浆;(3)将制得的碱液倒入水泥浆中混合搅拌1-2min,得到均匀混凝土浆,再加入0.04-0.06份铝粉膏搅拌40-60s,将混合料浇注后,在53-57℃下发气、静停养护2-3h,脱模后放入蒸压釜中进行饱和蒸汽压力蒸压养护,得到加气混凝土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改性生石灰-煤矸石与铁尾矿制备加气混凝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20-25份高钙快速生石灰用粉磨机进行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胡健孙连军胡万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万帮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