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章嘉华专利>正文

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627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1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该系统包括包括吸收区域、回收区域、磁化区域、净化区域、缓冲区域、反冲洗区域。本系统多重除铜反应池为独创设计,完全采用物理工艺,硅藻土无毒,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体重轻软,孔隙度大,吸附性能强,能够将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以及铜离子吸收,独特的吸收板设计又让硅藻土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大了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
本专利技术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属于环境保护中的废水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硅藻土,是被称之为硅藻的单细胞植物死亡后经过1至2万年左右的堆积期,形成的一种化石性的硅藻堆积土矿床。硅藻是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的原生生物之一,生存在海水或者湖水中。这种硅藻土是由单细胞水生植物硅藻的遗骸沉积所形成,这种硅藻的独特性能在于能吸收水中的游离硅形成其骨骸,当其生命结束后沉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形成硅藻土矿床。它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能,如:多孔性、较低的密度、较大的比表面积、相对的不可压缩性及化学稳定性,在通过对原土的粉碎、分选、煅烧、气流分级、去杂等加工工序改变其粒度的分布状态及表面性质后,可适用于涂料油漆添加剂等多种工业要求。应用硅藻土:pH值中性、无毒,悬浮性能好,吸附性能强,容重轻,吸油率115%,细度在325目---500目,混合均匀性好,使用时不会堵塞农机管路,在土壤中能起到保湿、疏松土质、延长药效肥效时间,助长农作物生长效果。复合肥料业:果木、蔬菜、花草等各种农作物的复合肥。应用硅藻土优点:吸附性能强、容重轻,细度均匀,pH值中性无毒,混合均匀性好。硅藻土可成为高效肥料,促使农作物生长、改良土壤等方面作用。橡胶业:车辆轮胎、橡胶管、三角皮带、橡胶滚动、输送带、汽车脚垫等各种橡胶制品中的填料。应用硅藻土优点:能明显增强产品的刚性和强度,沉降体积达95%,并可提高产品的耐热、耐磨、保温、抗老化等化学作用的性能。建筑保温业:屋顶隔热层、保温砖、硅酸钙保温材料、多孔性煤饼炉、隔音保温防火装饰板等保温、隔热、隔音建筑材料、墙体隔音装饰板、地砖、陶瓷制品等。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包括吸收区域、回收区域、磁化区域、净化区域、缓冲区域、反冲洗区域等;吸收区域内墙壁两侧布满吸收板,吸收板之间间隔5cm,吸收板有5种角度,位于吸收区域底部至五分之一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面平行,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30°,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45°,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60°,五分之四至区域顶端吸收板与水平垂直,吸收板上装有硅藻土;回收区域内安装一组斜体槽,斜体槽的斜面与地面夹角为60°,斜体槽上均匀设有阻泥板,间隔10cm,阻泥板高度5cm,与地面垂直,每组阻泥板下都设有漏渣口,漏渣口直径0.3cm,斜体槽最下端设有收渣槽,收渣槽通过排渣管道连接出渣口,出渣口位于在池体底部;磁化区域居中位置设有电磁系统,在磁化区域与净化区域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门;净化区域内填充磁性填料,填料与区域入水处等高,填料为高分子磁性橡胶球体,粒径分别为0.5cm,0.25cm,0.1cm,0.5cm粒径填料在区域底部,占区域体积的50%,0.25cm粒径填料在区域中部,占区域体积的35%,0.1cm粒径填料在区域的上部,占区域体积的15%,区域顶部设有反冲洗出水口,在净化区域与缓冲区域间设有连接门;缓冲区域内设有强力磁铁组;反冲洗区域设置在设备的底部,左侧留有反冲洗入水口。其中,多重除铜反应池的吸收板为竹制材料,厚度为2cm,吸收板正反两侧开有存放槽,槽深0.5cm,槽内均匀铺设硅藻土,高度为0.4cm,用纱布与金属滤网将硅藻土固定在槽内。其中,多重除铜反应池的阻泥板的漏渣口都设有开关装置,可同时开启与关闭,漏渣口下均有软管连接至收渣槽。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系统完全适应于各种类型的工业含铜废水的处理,能够达到国家的废水排放标准,符合环保要求。(2)废水中的铜以及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处理效率高,水中铜的处理效率达到99.9%,化学需氧量处理效率可达99.3%以上,氨氮的处理效率可达99.3%以上,悬浮物的处理效率可达99.6%以上,出水水质不带有明显色度,具体数据可见说明书表1、表2。(3)本系统多重除铜反应池为独创设计,完全采用物理工艺,硅藻土无毒,具有独特的孔隙结构,体重轻软,孔隙度大,吸附性能强,能够将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质以及铜离子吸收,独特的吸收板设计又让硅藻土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加大了处理效率。(4)全系统自动化设计,一键处理,无需等待,使用材料天然环保,节能低耗,物理处理,减少化学物质的添加,避免二次污染。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示意图。图中:1-沉砂池、2-调节池、3-多重除铜反应池、4-过滤池、5-MBR系统、6-残渣池、7-储水池图2是多重除铜反应池的示意图。图中:31-吸收区域、32-回收区域、33-磁化区域、34-净化区域、35-缓冲区域、36-反冲洗区域、37-吸收板、38-斜体槽、39-阻泥板、310-漏渣口、311-收渣槽、312-连接门、313-磁性填料、314-强力磁铁、315-出水口、316-入水口、317-反冲洗入水口、318-反冲洗出水口、319-电磁系统、320-出渣口。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一种重除铜反应池的示意图,多重除铜反应池3的反冲洗出水口318通过管道连接沉砂池的反冲洗水入口,沉砂池1的出渣口通过管道连接残渣池6的第一入渣口,多重除铜反应池3的出渣口通过管道连接残渣池6的第二入渣口,过滤池4的出渣口通过管道连接残渣池6的第三入渣口,储水池7的回用口通过管道连接多重除铜反应池3的反冲洗入水口317。其中,吸收区域31内墙壁两侧布满吸收板37,吸收板37之间间隔5cm,吸收板37有5种角度,位于吸收区域31底部至五分之一高度的吸收板37与水平面平行,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高度的吸收板37与水平夹角为30°,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高度的吸收板37与水平夹角为45°,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高度的吸收板37与水平夹角为60°,五分之四至区域顶端吸收板37与水平垂直,吸收板37上装有硅藻土;多重除铜反应池3的吸收板37为竹制材料,厚度为2cm,吸收板37正反两侧开有存放槽,槽深0.5cm,槽内均匀铺设硅藻土,高度为0.4cm,用纱布与金属滤网将硅藻土固定在槽内,废水由入水口316进入此区域内,由于此时废水在吸收板37的引流下一层层的绕过吸收板37上升,在其表面,水中的有机物、铜离子及污染物质通过金属网与纱布被板槽内的硅藻土吸附,同时极少部分的硅藻土会被水流的冲击力冲出槽外,由于吸收板37有阻力的存在,越到上方,吸收板37的角度开合越大,以此来减少对水的阻力,让水能够上升流入下一个区域。回收区域32内安装一组斜体槽38,斜体槽38的斜面与地面夹角为60°,斜体槽38上均匀设有阻泥板39,间隔10cm,阻泥板39高度5cm,与地面垂直,每组阻泥板39下都设有漏渣口310,漏渣口310直径0.3cm,斜体槽38最下端设有收渣槽311;废水进入此区域内,水中携带出部分的硅藻土在流经斜体槽38时被阻泥板39所拦截,此时漏渣口310属于关闭状态,当废水整体从区域内流出时,打开全部漏渣口310,硅藻土受到重力作用直接经过软管连接进入收渣槽312中,收渣槽312通过排渣管道连接出渣口320,出渣口320位于在池体底部。磁化区域33居中位置设有电磁系统319,系统与区域出水处等高,在磁化区33域与净化区域31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门312,此时连接门312处于关闭状态,电磁系统开启,给水中剩余的大部分有机物质与铜离子进行静电处理,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区域、回收区域、磁化区域、净化区域、缓冲区域、反冲洗区域等;吸收区域内墙壁两侧布满吸收板,吸收板之间间隔5cm,吸收板有5种角度,位于吸收区域底部至五分之一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面平行,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30°,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45°,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60°,五分之四至区域顶端吸收板与水平垂直,吸收板上装有硅藻土;回收区域内安装一组斜体槽,斜体槽的斜面与地面夹角为60°,斜体槽上均匀设有阻泥板,间隔10cm,阻泥板高度5cm,与地面垂直,每组阻泥板下都设有漏渣口,漏渣口直径0.3cm,斜体槽最下端设有收渣槽,收渣槽通过排渣管道连接出渣口,出渣口位于在池体底部;磁化区域居中位置设有电磁系统,在磁化区域与净化区域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门;净化区域内填充磁性填料,填料与区域入水处等高,填料为高分子磁性橡胶球体,粒径分别为0.5cm,0.25cm,0.1cm,0.5cm粒径填料在区域底部,占区域体积的50%,0.25cm粒径填料在区域中部,占区域体积的35%,0.1cm粒径填料在区域的上部,占区域体积的15%,区域顶部设有反冲洗出水口,在净化区域与缓冲区域间设有连接门;缓冲区域内设有强力磁铁组;反冲洗区域设置在设备的底部,左侧留有反冲洗入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重除铜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区域、回收区域、磁化区域、净化区域、缓冲区域、反冲洗区域等;吸收区域内墙壁两侧布满吸收板,吸收板之间间隔5cm,吸收板有5种角度,位于吸收区域底部至五分之一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面平行,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二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30°,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45°,五分之三至五分之四高度的吸收板与水平夹角为60°,五分之四至区域顶端吸收板与水平垂直,吸收板上装有硅藻土;回收区域内安装一组斜体槽,斜体槽的斜面与地面夹角为60°,斜体槽上均匀设有阻泥板,间隔10cm,阻泥板高度5cm,与地面垂直,每组阻泥板下都设有漏渣口,漏渣口直径0.3cm,斜体槽最下端设有收渣槽,收渣槽通过排渣管道连接出渣口,出渣口位于在池体底部;磁化区域居中位置设有电磁系统,在磁化区域与净化区域的连接处设有连接门;净化区域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嘉华
申请(专利权)人:章嘉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