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永彝专利>正文

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62269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用轻质材料注成上下面都是平面的板状(1),主要特征在于中间间隔地有上下通孔(2),相邻通孔(2)间的上方有凹槽(3),各侧面为平面与另一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造型简单,容易制做加工和推广使用。制做成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好,价廉,能承重,不易损坏,施工简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在建筑工程中,为了创造宜人的环境,在建筑顶面需要制造隔热层。制造隔热层的办法有多种,如专利94212496.0泡沫塑料混凝土隔热层构件和专利96301594.X隔热层泡沫塑料板,利用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泡沫塑料做为隔热构件,取得了较好的隔热效果,但其顶面为弧形表面,模具制造有一定的难度,也容易损环,损环了也不太好修理;其中间通孔的距离因受到面层拱形水泥砂浆拱跨的限制,使通孔布得较密,通孔多,热桥效应大,隔热效果也会受到影响,这些影响了加工生产和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其结构造型简单,易制造,用这种构件做成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好,价廉,能承重,不易损环,施工简便。本技术用轻质材料注成上下面都是平面的板状(1),中间间隔地有上下通孔(2),相邻通孔(2)间的上方有凹槽(3),各侧面为平面与另一块连接。本技术设计合理,用它做成隔热层后,其上面的水泥砂浆形成肋形板,有较好的承载能力,通孔的间距可以适当加大,减少了通孔,缩小了热桥效应,提高了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A_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B_B剖视图。本技术如图1、2、3所示,用硬质泡沫塑料聚苯乙烯制成,用其制造建筑顶面隔热层的施工工艺如下将板状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满铺在需要做隔热层的建筑顶面,在其上抖制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满通孔(2)、凹槽(3)和面层至适当的厚度,抹光后即告完成。制成这种构件的模具简单耐用,用它做成隔热层后,其上部灌注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填充在通孔(2)中形成承重支点,在各相邻通孔(2)的凹槽(3)中形成肋形,使整个面层形成肋形板,有较好的承载能力,通孔(2)的间距也可以适当加大,减少了通孔(2),缩小了热桥效应,提高了隔热性能,这样做成的隔热层,其隔热性能好,能承重,不易损坏,对材料和施工工艺无特殊要求,有利于实施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用轻质材料注成上下面都是平面的板状(1),其特征在于中间间隔地有上下通孔(2),相邻通孔(2)间的上方有凹槽(3),各侧面为平面与另一块连接。专利摘要一种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用轻质材料注成上下面都是平面的板状(1),主要特征在于中间间隔地有上下通孔(2),相邻通孔(2)间的上方有凹槽(3),各侧面为平面与另一块连接。本技术的结构造型简单,容易制做加工和推广使用。制做成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好,价廉,能承重,不易损坏,施工简便。文档编号E04B1/78GK2473242SQ0122371公开日2002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永彝 申请人:陈永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顶面隔热层泡沫塑料构件,用轻质材料注成上下面都是平面的板状(1),其特征在于:中间间隔地有上下通孔(2),相邻通孔(2)间的上方有凹槽(3),各侧面为平面与另一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彝
申请(专利权)人:陈永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